第431节
是的,现在还看不见杀戮与死亡,似乎这个时代还很安详。
但是,灭亡刺客、秦汉之战、两晋分裂是怎样发生的?背后到底有什么势力在推动?
谁知道?知道了又能如何?
有些杀戮,从来都是明面上进行,偏偏你看不出来。
“照顾好他们。”李镜天留下最后一句话,破解了对于琮的禁锢。
然后,琮第一眼看见了欣喜的萍儿,但他欣喜不起来。
果然,无知是福。
他抬头,看见远去的李镜天。
当与萍儿相拥的时候,他说:“萍儿,不要哭。”
她说:“我不会哭。”
可是第二天,她食言了。
她看着他,问道:“你知道的,对吗?”
他点点头。
唐皇刀剑斩百臣。
终究还是发生了,那么,他的庙号会是什么呢?
琮想,如果可以,他会给他上庙号为圣宗。
再见……
“为什么会这样?”萍儿旧泪未逝,新泪已生,紧紧的抱着琮,“真的……我父皇真的……是传闻中说的那样吗?”
琮轻轻拍着她的背,试图安抚她的情绪:“不,你的父皇是最伟大的皇帝,他为了未来牺牲了自己。”
“那……我们……”她抬起头,泪眼婆娑的看着他,想要说些什么。
尽管她没有说完,他怎么可能不明白她的意思,他只是轻轻的摇摇头,说道:“不可以,我们不能让他的努力付之一炬。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护你的兄长李青汶。”
“为什么?不……不应该让他继承皇位吗?”虽然在他的怀里她已经安心不少,可说起话来依然有些哽咽。
“不行啊,虽然现在大多数百姓还是想要让青汶继承皇位,但在如今的局势中,如果是他继承了,那么绝对会有人挑起对唐国的大战。我们必须在唐国的纯粹与唐国的完整中间选一个。”他说道,却给出了两个没有好结果的选择。
生于皇室的她哪里不懂这些,于是她的脸色变得苍白,然后用疑问的语气却用肯定的语调说道:“所以,父皇是为了保全我们才做出的那样的举动?”
他没有回答,只是抬起头,默默的想着。
如果不是李镜天做出的这番举动使得那些人必须把目光转向洛阳,并且需要快速的控制洛阳的局势,恐怕萍儿和青汶早已经暴露,连自己也不一定能活下来。
“萍儿,走吧。”他拍拍她的背,沉稳地说道。
“去哪里?”她看着他。
“去洛阳。”他说道,不给她辩驳的时间,走下楼去,离开客栈。
他知道,不必去找李青汶,因为李青汶就在这里。
他挥挥手,她摸摸他的额头,他笑了,但并没有解释。
城里可以看见头戴白巾的百姓与穿红戴绿之人怒目而视,分庭抗礼,一方坚持先皇应该叫做圣宗,一方坚持先皇不配拥有庙号。
她是愤怒的,可他早已料到了,李镜天也早已料到了,现在哪怕是把他叫做从来没有过、宗法上亦没有出现过的厉宗,未来还是要改回来的。
他们不再看了。
他是对此无所谓,所以不必看;她是对此耿耿,不忍看、不愿看、不敢看。
不多时就到了城外,然后见到了便装打扮的李青汶。
萍儿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兄长,所以竟是惊讶又悲伤到说不出话来,直到李青汶说出第一句话:“我老子不愧是我老子。”
他从来都叫自己的父亲老子,因为他从来都不是什么迂腐之人,他长于军中,多些粗犷,少些儒雅。
“走吧。”琮对李青汶说出了同样的话。
“去哪里?”李青汶问出了与萍儿同样的问题。
“你出生的地方。”琮却给出了听似不同实则相同的答案。
太子生于汶水之上,故名李青汶。
如果那条他的母后是游于洛水之上,他就要叫李青洛了。
他对于琮向来信服,所以从来不问为什么,只是跟着,看有哪里用得上自己。
从麟德到洛阳要跨过大半个麟德道,中间足有三千万里,以他们的脚程,到达洛阳就要是秋天了。
萍儿已经是通灵境界,而李青汶更是上善境界,只有琮还只是炼体境界圆满。
一路上,琮不断地寻找突破的契机,但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武者炼体与练气士炼体之间的共通之处。
“一个由外而内,一个由内而外;一个由外部创造内部,一个由内部创造外部;一个是外部产生精力,一个是内部产生灵力。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他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这个问题,却怎么也想不透。
“武者炼体之后是开始练气,就是把炼体时蕴含在身体中的精力练入身体内部;而练气士炼体之后却开始御气,这似乎有些不对。难道不应该在炼体之后用修炼出来的气力反补自身吗?”
想到这里,他仿佛豁然开朗,明白了什么,在一棵树下盘膝而坐,开始验证他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