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7节
因为此次是薛绍自己主动请命而来,女皇也难得如此大方的给予了放行。如果自己寸功未建一事无成的就回去了,无疑会让自己的威望和形象大打折扣。再要重新找到这样的机会,那一定是难上加难了。
薛绍因此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窘之中,苦思不得良策。
月奴时常在薛绍身边服侍,见他整日困惑闷闷不乐,却又不敢多问。憋得难受了她就向玄云子请教,问她该要怎样开解公子呢?
因为行军在外两人又没有夫妻名份,因此玄云子会很少出现在薛绍身边。但听月奴说了这些之后,玄云子马上就亲自来找到了薛绍。
薛绍见到了玄云子也是眼前一亮,有道是旁观者清,玄云子一向聪明睿智,何不问一问她的意见呢?
于是薛绍就把京城的情况和自己心中的困惑,对玄云子讲了。
玄云子深思熟虑了一番之后,说道:“既然你当初果然的选择了离开京城专来处理突厥之事,就该在事发之后充分的信任太平公主和狄仁杰、郭安等人。他们都不是无能之辈,他们都可以独挡一面。”
听了这话,薛绍突然有点醍醐灌顶之感——是啊,就算历史上没有我薛绍出力,二张也一样被摆平了!眼下虽然情形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朝堂之上并不缺少能人志士。
“我看你,是关心则乱。”玄云子说道,“其实你反过来想一想,就算你现在回到了京城,又能起到什么大的作用呢?”
薛绍双眉微拧的点了点头,“你说得对。与其窝在京城与二张厮斗,我还不如在率领军队保持震摄。”
“对。”玄云子说道,“如今这样一个风云动荡的时期里,唯有兵权在手,才最为实在。我劝你,尽早想办法将洛水大军拉出京城留在身边。如此,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薛绍表情严峻的摇了摇头,“如果有那么容易,离开京城的时候我就已经带上洛水大军了。其实,在给我三千跳荡的时候,女皇就已经是百般警惕了。”
“我早该想到的……”玄云子的表情也严峻了起来,沉默了片刻之后,她说道,“那你打算怎样凭借这三千人马,彻底解决突厥问题?”
薛绍微自一笑,说道:“如果当真要和突厥打起来,薛某人撒豆成兵,一夜之间就能变出二十万大军来!”
“那还犹豫什么?”玄云子正色道,“为了你曾经许给艾颜的承诺,为了你的儿子薛神鹰,为了你自己,也为了你的家和你的国!——打吧!”
第1062章 危机萌芽
转眼已是夏季,薛绍来了河陇这么久一直没有去丰州,早把回鹘人给急坏了。他们的大首领药罗葛·独解支几次想要南下,亲自求见薛绍,都被丰州都督独孤讳之给拦住了。
独孤讳之告诫独解支说,你要跟我们这位薛帅打交道,先要学会耐住性子。他办事最讲究轻重缓急次第有序,一切方略和步骤他都成竹在胸。你这样上蹿下跳急冲冲的跑去找他,只会让他觉得心烦,简直没有半点好处。
独解支只好忍了下来,耐心的等着薛绍北上丰州。
这一等,又是三个月。
这都秋天了。
独解支实在忍不住,独孤讳之也不好再勉力相劝,于是让他带着十几名亲卫准备南下到银川军屯求见薛绍。
就在这时,薛绍带着三千跳荡到了丰州。独孤讳之和独解支既惊且喜,连忙前来拜会。
薛绍在丰州旧城的城外军营里,接见了这一位回鹘部的大首领,药罗葛·独解支。
早在隋朝时期“袁纥部”联合仆固、同罗、拔野古等部众一同反抗突厥,成立了一个部落联盟,总称为“回鹘”。回鹘一共有九姓,而药罗葛则是回鹘贵族的大姓,就像是突厥族的阿史那姓一样。
独解支的父亲药罗葛·比利,是大唐王朝钦封的瀚海都督,后来突厥崛起他们举族投降归附了突厥汗国。这些年来九姓回鹘既屈从于突厥又与突厥不断的抗争,早前被薛绍派用“釜底抽薪”之计投靠大周的同罗部与仆骨部,就是回鹘九姓当中的部族。
当时那一事件直接引发了诺真水之战,阿史德元珍在薛绍手上大败了一场,这不仅导致了整个突厥汗国元气大伤,还导致了回鹘部与突厥之间的矛盾空前巨大。后来回鹘趁突厥内部不宁发起反叛,却被薛绍的学生王昱以少胜多打了个一溃千里。于是他们被迫南逃至丰州,便有了眼前之局面。
独解支见到薛绍就开始大吐苦水,说你的学生王昱怎么狠毒刁钻,怎么杀人如麻。我九姓回鹘联合薛延陀等十五部族,将近二十万大军几乎被他砍杀过半。那尸骨堆积起来,几乎都快要和轧荦山一样高了。
薛绍就冷笑,说战场无父子。仗打成这样,只能证明你们自己无能。你还好意思抱怨别人太狠?
独解支顿时无语以对,羞愧难当。
“事已至此,抱怨与悔恨皆是无用,大首领也不必过于忧愤。”薛绍又来劝他,说道:“回鹘向来与中原友好,薛某此次北上,就是来为你们讨说法的。”
独解支总算听到了一句他想听到的话,于是大喜,忙道:“薛帅带来多少兵马?打算何时出征北伐?”
薛绍对他竖起了三个指头。
独解支大喜,“三十万?”
“三千。”
独解支顿时就懵了,“这……”
“大首领不必惊慌。战争还没有开始呢!”薛绍从容的微笑道,“知道我为什么等到秋天方才北上丰州吗?”
“在下不知,还请薛帅赐教。”
薛绍说了两个字,“秋收。”
独解支仍是有些不明白,一旁的独孤讳之连忙替他解答疑惑,他说银川军屯每年秋收的粮食都是相当丰厚。每到秋收,那里就会有接近两万军丁陷入农忙。再者,我朝一般不会在秋天征兵扩武,因为这也是百姓农夫收获田粮的日子。待秋收一过农闲时分,我们就会拥有足够的粮草和足够的兵员。
独解支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薛绍迟迟不肯北上,是因为他一直在忙于军需筹措粮草。他连忙问道:“薛帅,如今一切都已准备充分了吗?”
“这不是你该问的。”薛绍淡然道,“你应该问,我们应该寻找一个怎样的契机去为你们回鹘部复仇,收复失地?”
这是要师出有名——独解支不难理解这样的道理。他思索了片刻,说道:“薛帅,想要出兵的话,理由就真的太多了。突厥杀了我们那么多人,光是报仇雪恨这四个字,就已经足矣。”
“对你们而言,报仇雪恨确实足矣。”薛绍摇了摇头,“但是对我大周而言,这条理由却是不成立的。因为你们回鹘本就是属于突厥汗国的一部分,你们之间的战争是内战。无论谁输谁羸死了多少人,那都是突厥汗国的内部家务事。大周身为宗主国,只能从旁劝解居中调停,不宜武力干涉。报仇雪恨的理由,更是站不住脚。你再想一想,有什么充足的理由让我为你出兵?”
独解支寻思了一阵,说道:“他们屠杀汉人,这算不算?”
“你说什么?”薛绍一惊,追问。
独解支有些激动起来,说道:“在我们的联军里面,至少有一万五千名汉人。他们或是曾经定居于草原的汉人牧民,或是隶属于各部酋长的汉奴。”
“你把话说清楚。”薛绍道,“这些汉人究竟是在战场上战死,还是死于单方面的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