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节
秦逸当场嘱咐两个姐姐,让她们以后,给黄书记和王县长送些应季蔬菜和肥美肉食。
这下子,让两人更是满意,自觉关系近了不少,直接“秦老弟、老哥我”地称呼起来!
那勾肩搭背的场面,让两个姐姐拉着苏萨和科洛,躲在楼上笑,还顺道给秦逸媳妇解释起了“狐朋狗友”这个词!
送走了两人,秦逸也松了口气,这俩人都以为自己背景深厚,肯定会用心办事。
以后在家门口,是不用担心有问题了。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虽然遇到事,叶放都能轻松摆平,但县官不如现管,自家门口,有这俩人帮忙看着,能省很多小麻烦。
走亲戚、拜年之类的事情,自然不是秦逸带着女人孩子回家的主要目的。
这些只是交际应酬而已,生活中免不了,但也只是小插曲。
他回来的主要目的之一,自然是陪着父母开开心心过大年,然后接父母去牧场居住。
这些天来,秦逸一直做着说服工作,想让父母跟自己一块去牧场生活。
不过秦妈妈和秦爸爸,尽管对牧场挺好奇,也想跟儿子一起生活,但故土难离,一下要走,也舍不下这许多人和事!
同时,老两口心里,也稍稍有些失落。
因为他们忙活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给儿子盖了新房,却一下子就要搬去国外居住,不免让他们产生一种错觉:忙碌了一辈子,结果到头来,却什么都没给儿子留下!
这个想法,让他们因为盖了新房而升腾起的成就感,一下子消失无踪!
这些也就算了,秦逸带着女人孩子稍稍一劝,老人的心思就能安下来。
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老两口到了国外,人生地不熟的,语言不通,也不能跟人交流,难道就整天呆在屋子里?
那得多无聊!
想想都让人觉得害怕!
特别是秦爸爸,现在不用工作了,他还想跟村里的老伙计,打打牌、喝喝酒呢,最不想去牧场!
最后说来说去,秦逸的工作还是白做了!
父母不想去,他总不能绑着去啊!
正愁得不得了,二姐给出了个主意:让苏萨和科洛去劝,再加上一家人的宝贝安琪儿,应该能劝动!
对啊,老家这边的老辈人都这样,儿子的话可以不听,但儿媳妇和孙辈的话,那自然是要听的!
于是,苏萨和科洛齐上阵,安琪儿也摇着爷爷奶奶的胳膊,小嘴里一直嘀咕:“去嘛,去嘛!”
再加上两个姐姐敲边鼓,这下子,终于在大年初六那天,说动了父母,让他们答应过去住两个星期!
好嘛,两星期就两星期,真要是住不惯,不用二老说,秦逸自己就把二老送回来了。
让二老跟自己一块住,是想让他们享福的,但如果他们反而觉得整天无聊,那不遭罪呢嘛!
秦逸可不乐意!
现在去两星期也好,体验下那里的生活,能适应,就住下去,适应不了,也不再强求。
如此一来,这个事情也就定下了。
目的之二,是帮姐姐规划好蔬菜基地规模的扩大,以及搭建起鱼塘、养鸡场的事情。
这个事情,自然要在回牧场之前搞定。
其实,在家的这些天里,秦逸也一直在着手做。
养鸡场比较好办,包十来亩地,弄好围栏,就可以放养鸡苗,而且还能种植一些藤式,或者植株较高的蔬菜,合理利用空间和土地。
鱼塘则稍微麻烦些,毕竟不可能现挖个鱼塘出来,那样工程量大不说,也耽搁时间。
不过他既然起了心思,自然早已规划得差不多。
村子西北几里地外,之前有一处砖瓦厂,制砖都是直接在附近挖土,挖来挖去,就挖出一个占地几百亩的大水塘。
近几年因为政策方面的原因,砖瓦厂已经废弃,而大水塘也一直处于荒废状态,正好能用来养鱼。
于是,凭借他的名望,自然是轻而易举拿下。
跟村委会一番商量后,双方立下合同,承包费一年一万,秦逸直接承包了二十年!
这个价钱,自然是低廉的,不过哪里都有人情在,见怪不怪了。
就这样,鱼塘的选址算是定了下来,随后,秦逸把用空间带回来的改良鱼苗以及水草,偷偷洒进鱼塘。
这些水草,都是戴维德教授他们捣鼓出来的东西,其中含有的灵气,能缓慢挥发入水中,起到把普通鱼转变成改良鱼的作用。
虽然水草还是不会遗传,但却能维持一年多的时间,足够鱼儿生长所需。
接下来,他又嘱咐了鱼儿喂养、鱼塘安保等一些事情,就没再多管了。
反正两个姐姐这半年来管理蔬菜基地,也积累了很多经验,管理鱼塘不在话下。
至于养鱼技术员,那更是小事,高薪聘请就好了,再抓好巡逻防护工作,鱼塘顺利生产运营没什么问题。
顺手的,他也给关系比较近的三户人家提供了一些蔬菜种子,每家五亩地,多了没有了。
不过就算这样,也能让他们一年轻松挣个二三十万,惹的很多人嫉妒又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