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毒清> 第20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3节

“没用的玩意儿!”
对此杨猛也只能骂一句了事儿,强迫两人上去,可别把自己的事情给弄砸了。
“葛师傅,你怎么带着女眷来了,西山这边不是很方便啊!”
“领主大人,蒂凡尼精通账务,现在是我的得力帮手,而波琳和温蒂,也熟悉多国语言,可以做我的助手,怎么?您不欢迎吗?蒂凡尼可是……”
葛仕扬这货也学会耍弯弯绕了,明里暗里的在打着机锋。
“怎么咱们也要联姻吗?”
蒂凡尼不错,波琳和温蒂也很青春,只是杨猛的事情太多,做这事儿现在没什么精力。
“当然最好了,我们一家远渡重洋来到清国,家已经回不去了,我们要在清国活的好,就得有领主大人的支持。
蒂凡尼三人对领主大人的印象也不错,异国的婚姻也是件美好的事情。”
杨猛算是看错葛仕扬,这位保媒拉纤也是把好手,这传教士出身,倒是给了他一副好口才。
“你们不是提倡一夫一妻吗?这个好像与神的戒律相抵触。”
对于葛仕扬的教派,杨猛还是清楚的,做这事儿,神好像不怎么提倡。
“这里是大清!”
好嘛!这位还真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事儿是明着说的吗?
“算了!这事儿以后再说,现在有个要紧事,就是筹建铁厂和铸炮。这些事就是你最近要忙活的,三磅炮、六磅炮我不要,我要的是可以击毁炮舰的巨炮、重炮。
攻克了这些技术难关,你就要在云南的四大水域,建造隐蔽的炮台,我要封锁云南的水道。这些事儿,我会安排一个熟悉云南地里的人来帮你,对于建造炮台什么的,你有问题吗?”
正事儿要紧,看了西山的情况之后,杨猛决定先去滇西,将西山的事情交给葛仕扬,云南的基础太差,自己呆在这里,也帮不上大忙。
“没问题,建造铁厂、铸炮,时间会很长,而要塞马的建设上就能进行,三个事情一起办吧!这样整体的速度会快一些。”
“好!就按你说的来,最近我要去滇西一趟,时间也不确定,那三个女人,可以在西山附近游玩,但绝对不能进城,这个你要控制好了。”
“那真是遗憾,我们就在这里等着领主大人回归。”
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督驾到
西山的事情,杨猛除了指挥也帮不上别的忙,将具体的事情交代给了葛仕扬和江树先,他当天就带着自己的人手,往滇西赶去。
与西山相比,现在滇西的事情才更为紧要,孙伯青不通机变,自己的大哥没有狠辣的手段,坐拥数万山民预备役,他俩想完全控制滇西,并没有多大的希望。
自己过去之后,整顿一下各个武庄招来的山民,替换孙伯青下来,让他与秦子祺合力监控云南,现在这个局势,自己也该布局控制云南了。
至于大哥杨勇,就让他以粮换地,在滇西各地再建一批田庄,召集一些汉人的庄农佃户,用来平衡一下,滇西各农庄的山民。
再者说了,汉人百姓精于耕作,在各个农庄,掺上大半的汉人百姓,也不是坏事儿,起码能提高各个农庄的粮食产量。再选出一部分汉人青壮,组成一支新的练勇,也能让各族山民有所忌惮。
一旦杂居之后,通婚就是各族融合的手段,三五年下去,谁是山民谁是汉人,怕是难以分的清楚了。汉人和儒学的同化能力就在这里,二十年一代人,那时的云南,就如徐子渭说的一样,全是杨家人。
通婚这一手段,只有遇上回回不起作用,这事儿自己以后也要想个法子,都在大清住着,就该尊炎黄为先祖,其他的嘛!靠边站!
自广州归来,许多事情都触动了杨猛,现在看来自己的步子迈的太快了,这才两年不到的功夫,就有些步履蹒跚、后继无力了。
最先筹备的铁厂,至今没有结果,后期筹划的商帮,先是在四川遇阻,现下又在云南被挡住,发展是个好主意,可走的太快了只会拔苗助长,最终满盘皆输。
人是基础,这次安定了滇西之后,人手的问题,三两年是不愁了,抓紧发展云南才是正理。
一行人用的是朝廷的驿站,快马加鞭十天的时间,才赶到了滇西,交通问题又涌到了杨猛的心头。火车、铁轨,现在就是最快的交通工具,自己把这事儿给疏忽了。
火车是个大物件,自己制造现在还没有条件,但是自己可以进口啊!云烟要是用机器制造的话,产量太大,洋鬼子的日用货物,怕是难以抵消,云烟庞大的吸金能力,正好用洋鬼子的大宗工业产品来抵消,火车、铁轨,这些东西洋鬼子不会禁运吧!
到了大哥和孙伯青坐镇的庄子,杨猛先是把孙伯青发回了宜良,然后才与大哥做到了一起。
“大哥,滇西这边的事情,你有什么章程没有?”
“嗨!老三,你这不是难为我吗?我能有什么章程,滇西这边的事情,都是老爷子和岑毓英安排的,我只是个打杂的而已。”
说起这些杨家老大杨勇,也是一脸晦气,开云南商号被云南的商家抵制,商战很不容易,自己刚刚布下了局,就被滇西的事情给搅了。
坐镇滇西,还真是难为人,自己没有老三那么霸道,也没他那份心性,镇住滇西自己也没那个能力,现在老三赶来了,这挠头的营生还是交给老三吧!
“嗯!最近也是难为大哥了,尽弄些你不擅长的东西,这个是我做的不对。
大哥你对云南商号的扩展有什么章程没有?”
自己这大哥可不是一无是处,在经商方面他可是有几把刷子的,单论经商杨猛知道自己比不过大哥。
“简单!各地经营百货的商号,用洋货冲击他们,一年半载他们就得乖乖的投到杨家,这样做咱们不仅能收服他们,还能稳稳的赚上一笔。
铜商更好办,老爷子那里位高权重,整他们小菜一碟。至于茶商嘛!我有个主意,那就是截胡。调四川和湖广的茶叶,走盐津铜道溯河而上,抄近路进藏边。
藏边需要的多是粗茶,在湖广那边便宜的很,水路运量巨大,在运费上咱们只承担进藏的那一块,而且还是近路。
我算了一下,用湖广的粗茶,咱们的价钱降两成,赚头还要高过原来的,三年时间,我保证藏边的茶市,就咱们家说了算。”
杨勇的法子,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三年的时间,建成云南商号,这也算是一个壮举了。
“大哥,我插一句,你的法子不错,光明正大、气势恢宏,但速度太慢,我这里最多给你一年的时间,必须要建成云南商号。”
“这个我做不到,除非用强,可经商不能这么来啊!”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