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节
置办好了行装,杨猛一行人就准备离开京师了,刚刚上了轮船,一个本不该出现的人出现了。
“三哥,怎么要走了,也不说一声啊!”
便装的四色棍,竟然出现在船舱里,这是杨猛没想到的。
“不是不想说,而是不能说,我二哥说了,现在这段时间,对你很关键,作为三哥,我不能扯你的后腿儿。”
想到便宜三哥杨猛即将离京,四色棍的心里,多少的也有些不好受,自从得了三哥的法子,他的身子骨,明显比以前强了,这些东西,可都是三哥给的啊!
“三哥,此去云南山高路远,也不知何时能再见?”
“说人话,别他妈拽文!两艘铜船是给朝廷的,还有一艘留在京师,那是三哥专门给你的,说是云南留在京师的,但你要用的话,他们随叫随到。
记住!云南还有个三哥,玩的时候不要太放肆,受了欺负,记得找三哥帮忙!”
杨猛不说这事儿倒好,一说这事儿也勾起了四色棍的兴致。
“三哥、三哥,这可是你说的,以后我要是有事儿的话,你要随叫随到啊!”
杨猛与僧格林沁的一战,四色棍全程目睹,以前四色棍以为自己这个便宜三哥只是会玩,单打独斗是个好手,没想到一场秋狩,完全改变了他对自己这个三哥的看法。
他的老师杜受田也评价了杨猛,当世之悍将,这个评价可是高的可以,自己这个三哥虽说不是个帅才,但悍将对四色棍来说,才是最好用的。
四色棍这次来,也是受了杜受田的指使,大清将乱未乱,文臣需要拉拢,而武将同样也需要拉拢。一场秋狩,僧格林沁一败涂地,道光帝意识到满蒙诸将的衰落,而杜受田却是看到了,汉将的崛起。
杨猛在杜府所说的凭永昌之乱的经过,也给杜受田开了一扇平乱的大门,文臣统军武将打仗,这个路子虽说一直在用,但朝廷对武将的猜忌一日不曾放松过。
杨老三这么一个让人放心的武将,会练兵会打仗,让他统领一支兵马,镇守数省之地,还是可以做到的,只要配上个合适的文臣,这杨老三可以大用。
要说清流们不识国情,那也是不尽不实的,不少人对以后的局势都有一个预判,但这些东西说出来招灾惹祸,心里明白就好,做官靠的就是四个字,难得糊涂!
秋狩,杨老三表现了一把,可谓是博得了满堂彩,熟悉骑射的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无论是武艺还是领兵上,都不如杨老三,若是这杨老三不是有些痴傻的话,定当是个武状元之才。
现在在杜夫子的眼里,杨老三与滇铜复起的地位不相上下,领一支军马镇守西南,才是杜夫子为四色棍这个三哥,安排的路子。
“嗯!我知道了,为了你老四,回去之后我也要帮着林老虎带出一支可用的兵马,如今云南能打的,只有督标的三千八百人,滇西三镇的人马,还差了一些。
到时候,你有了麻烦,只要知会一声,你让我打谁,我就打谁!”
四色棍话里话外透着玄机,按说自己和他的关系,还不算太亲密,冒着风险到铜船上等着自己,不是四色棍的作风,看来杜受田那老东西,在里面使劲了。
借机拿下滇东三镇的兵权,让杜夫子在道光帝面前吹吹风,也不是什么坏事儿。
“成!三哥一路顺风!”
“你也走吧!小心着些,我教你的东西,别忘了!”
送走了四色棍,杨猛、杨毅两兄弟也踏上了返滇的水路。
“老三,四阿哥很有可能登顶,为何你要教他那些法子呢?”
自家老三,教给未来的皇帝养生的法子,难道是想走官场造反的路子?可朝廷对武将和疆臣的防备很是森严,这条路恐怕是走不通的。
“那不是什么养生的法子,那是透支的法子,虽说那些法子,短期内有效,可过不几年,一旦发难,那就是要命的玩意儿,四色棍身边,也全是些溜须拍马的玩意儿,这事儿刘一贴都能想得出来,我就不信太医们看不出来。”
杨猛教四色棍的那些法子,虽说是进补的法子,可对身体的危害更大,有了这些东西,在外面撑着,身体被掏空的速度,就会大大的加快。
四色棍不是个有毅力的主儿,越沉迷声色,那位死的越快。
“哼!以朝政为儿戏,诸多臣工都是蝇营狗苟之辈,大清快完了。”
杨毅这话也是有感而发,见了几个军机,见了几个当朝一品,他们是些什么东西,杨毅也算看清楚了,与其在朝为官,还不如跟着自家老三做事儿呢!
“嗨!你管那些做什么,咱们只按着自己的法子来就成了,等回到家里,我这边还有差事的。这次进京,算是功德圆满,咱们大赚了一笔!”
第二百六十六章 票号不可取
杨家两兄弟回程的路很顺利,直隶的兵船被撞,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被白揍了一顿,在官场传的沸沸扬扬。
原本心里有气准备难为难为杨猛的讷尔经额也偃旗息鼓了,这么个受到圣上照拂的疯子、傻子,除非和杨老三一样的二愣子,否则没人会招惹他的。
“老三,你说这是谁在暗地里帮着我们开路呢?”
隶属讷尔经额的人马在归途之中给自己下绊子,也在杨猛的预料之中,这些事儿,他早就做好了安排只等着讷尔经额的人马上来找死了,可官场之中四通八达的消息渠道,毁了他再次立威的计划。
这些天,杨家老二杨毅,也成了自家三弟的学生,正跟着杨猛学习尔虞我诈呢!这一问也就成了,杨猛教学的案例。
“哼……少不了穆彰阿的份子,保不齐四色棍那里也出了力。
咱们现在是穆彰阿穆中堂的马前卒,他自然要给咱们保驾护航,秋狩一战,僧格林沁完败,他也大体摸到了我的路数,讷尔经额虽说是直隶总督,但对上他杨老子,也是有死无生的。
讷尔经额是朝廷重臣,他要是死在我的手里,事情就麻烦了,所以这穆中堂,不得不出头为咱们保驾护航,瞧这消息的传播速度,九成九是穆彰阿的手笔。
至于四色棍,他心里有没有咱们不好说,但杜夫子心中有咱们啊!散布消息,杜夫子不会干,但推波助澜,指定少不了他!
现在咱们家就是块香饽饽,穆彰阿指着滇铜往上爬,杜夫子指着咱们给朝廷开源、守土,所以啊!咱们现在行事,可以肆无忌惮一些。”
说出了这番话,杨猛心里也在感激着魏五和林老虎,没有他们俩的教导,对于大清的上层结构,他不可能分析的这么透彻。
“那潘世伯那边呢?怎么在京师的时候不见你提起他?”
推潘仕成上广东巡抚之位,也是杨家和林老虎的既定方略,杨猛只字不提,杨毅也有些困惑。
“这事儿啊?刚到京城的时候,我就给穆彰阿提过了,他那里自然知道如何去做。在大清当官,无论大小,无论满蒙回汉,多数人在意的不是百姓,而是权财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