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节
“好了!计策就说道这里,泰辰,对于修路,你有什么看法?”
有些时候,战略层面的东西,只是摆设而已,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却是最基础的玩意儿,修路,说的简单,但是这个东西,却是难住了十几个朝代的帝王,云南路险,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怎么解决,对杨家来说,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儿。
“以滇西为起点,逐步向滇东扩展,遇山开路遇水搭桥,三爷之前所说的土药爆破法和铁索桥,就能派上用场了!”
丁泰辰这个说法不错,但对杨猛来说还是太慢,开山铺桥,动辄数月几年,等路修好了,仗也打完了,万一败了,这不是巴巴的开门迎狗吗?
“不成!这个法子虽说稳妥,但时间太久,再想!”
有些事,杨猛也不能老是提点手下,那样一来,自己的事情就多了去了,累死也干不完,让他们有个思路之后,自己再点拨一下,这样的效果最好。
“那就两路并举,滇西一路,滇东一路,各自掘进,到时候在中途会师如何?”
一路走和两路走,里面的东西多了去了,兵分两路,可不止是成本增加这么简单,大批量的调集壮丁,对云南的其他事务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一句两头并举,丁泰辰也是承担着莫大的压力的。
“还是不成,遍地开花如何?一路自盐津开始,一路自富水开始,将两条路与长江珠江两大水域连接起来。
勘测可以慢慢进行,先开必经之路,一边修建必经之路,一边勘测最短的路线。
各地田庄、武庄出劳力壮丁,咱们家出物资与银钱,老爷子那边再与林老虎商议一下,咱们做事儿,朝廷那边也该意思意思的,给老爷子一个云南巡抚的职司,应该不为过吧?”
好嘛!一听这话,魏五和老爷子杨士勤都乐了,为自家做事儿,还让朝廷出钱出力,老三算是把事情算计到了骨子里。
“油滑!我这边没问题!”
杨士勤点了头,魏五却跑出来,拉后腿了。
“三爷,这一省巡抚可不是那么好做的,流官制,就是一个大问题,老爷子做了云南巡抚,下一任可不能在云南做官了。”
这就是满臣与汉员的区别,一个满官,在总督巡抚的位子上一坐十年二十年,有的甚至坐到死,而汉员能做三五年就顶天了。
“管那些做什么,先把官帽子抢到手再说,坐上去就不下来,朝廷又能如何?将老爷子撤职?那滇铜还要不要了?
朝廷撤了老爷子,咱们就停了云贵川三省的铜盐,看他有没有那个胆子?”
杨猛说这个就是要挟了,一旦杨士勤坐上了云南巡抚的位子,想下来,就不是朝廷的事情了,而是杨家自己的事情。
“此事可行,让穆彰阿使把力气,这云南的官位,未尝不能是世袭的。”
挟滇铜以自重,滇铜复起一开,朝廷对云南的威慑,就小了很多,而谋图地位的朝臣们,就是杨士勤上位的好帮手!
第三百一十七章 战争准备(中)
遍地开花,说的简单,从盐津到滇西,从富水到滇西,都是相隔千里,一路山峦密布、沟壑峡谷数不胜数,平地修路很简单,可开山搭桥,绝对是工程艰难、耗资巨大、用工无数。
即使两条路在昆明合二为一,遍地开花也是很难做到的,因为,云南不是只有修路一份活计,许多的项目,都需要人手,全部用来修路,根本实现不了。
“三爷,只怕人手不足啊!”
揉了揉眉头,丁泰辰无奈的做出了答复,这事儿也就是说说算完,真正要做起来,根本没什么可能!
“人手不足?那好办!道路在年底之前贯通,种地交租的免租,以银代粮的翻倍,完不成待遇依旧!”
丁泰辰诉苦了,可杨猛的手笔更大,半年的时间就要贯通云南,这绝对就是开玩笑了!
“星斗,怎可如此胡闹?一段山路修成,少说也得一年半载的时间,现在距年底不过六七个月,贯通?那不可能!”
魏五一听这个也是急了眼,就怕好大喜功啊!杨老三突然来这么一下子,刚刚那些英明睿智的形象,一下就灰飞烟灭了!
“老三,山多路险,岂是你想想就成的?饭要慢慢吃,路要慢慢走,哪有一步登天的说法?”
不止魏五急了,杨家的老爷子也急了,这话怎么说,好高骛远,也不为过!
“怎么不成?如今不是农忙,田里照不照顾,收成也不会差太多,现在云南大半的百姓都在闲着,借机让他们修路不是正好吗?
山多路险,那就多架铁索桥,铸炮厂的营生可以停一下,让他们帮着西山铁厂铸造铁索,西山铁厂,也要扩大规模,这段时间,就以铸造铁索。打造刀枪为主!
路从西山开始修,泰辰,让葛师傅研制的马车成了没有?能装载多少货物?”
分开标段,一段段的修路,云南数百万百姓,男女老少都能参与,只是开山搭桥,半年的时间也差不多够了!
有了铁索桥,许多开山的工程就可以越过去,只要西山铁厂的生产能跟得上,半年贯通云南,不是什么不可完成的奇迹!
“三爷,全部都去修路,那其他的事务呢?”
瞧杨猛的架势,这是要动员云南全省之力,丁泰辰对于南疆的事情也重视了起来,三爷如此兴师动众,必有原因呐!
“除了洋务,其他的事情,都可以缓一缓,南疆一战,事涉云南的兴亡,一旦大举溃败,咱们的基业也就完了!
虽说是试探,但其中的风险并不小,你们也不能等闲视之,南疆一战事涉大局,谁要是敢拿着南疆一战当儿戏,老子就拿着他的命当做儿戏!”
话说到这里,也算是杨猛交底了,刚刚的话说的有些轻松了,南疆之战,事涉英法,可不是什么小事儿,云烟巨大的利益,可以让任何人疯狂,一旦试探失败,那事态可就严重了。
在国外败了,倒不怎么关键,关键的就是国内能不能顶住压力,一旦滇西的三镇绿营,武庄所属也一并溃败,那就是最坏的结果,这也是杨猛一定要亲身去滇西的原因,坐镇大局,让滇西那边拧成一股绳。
战局莫测,什么结果都是有可能的,杨猛不清楚英军的战力,但对杨家新军的极限,他也不怎么了解,从土里山林里出来的云南新军,能不能打得过职业化的英吉利军队,杨猛也不敢打包票。
但有一条,杨猛是可以肯定的,自己要是坐镇滇西的话,起码在军心气势上,云南不会有弱点,其他就看战局如何了!
“知道了!”
杨猛这么一说,底下的人也无话可说了,局势紧张到了如此的程度,三爷还能不乱,众人也就有了主心骨!
“刚刚说的,也只是最坏的结果,你们也不用太过吃惊,这次南疆之战,我有五六分的胜算,毕竟咱们的人才是山林里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