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毒清> 第84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49节

说完之后,魏芷晴扫了一眼杨猛的面色,还好!没什么大的变化。
“嗯!折价也就三五十万银子,花三五十万银子守岳州,这耗费略大了一些,之前,守长沙的时候,也不过花了这么些钱,你这笔头子有些阔绰了,说说左骡子都干了些什么?”
三五十万两银子,对杨猛来说不算多也不算少,这些天,两湖这边大举动土,耗费的现银,一天也在三五万左右,两厢一比的话,三五十万,还真不算多。
但左骡子的身份不同,这位是个新丁,杨家新丁,入门之后就坑主家,这左骡子是第一个,不涉及军械,魏芷晴可以直接答复,这事儿魏芷晴厚道了,左骡子心黑了。
左骡子做的虽说不地道,但杨猛也有对不起左骡子的地方,这次中了石相公的奸计,让三千多太平军的战船,四万多太平军将士,从从容容穿过了自己的防线,对左骡子来说,这无疑是个天大的灾祸。
本该是岳州屏障的武汉三镇,一下就变成了筛子,不!说是漏斗更好一些,自己这边一漏就是四万兵马、三千战船,这对岳州来说,就有些不堪重负了。
好在这左骡子谨慎,提前黑了自己一把,十三万斤硝磺,怎么也能配置二十万斤左右的土药,加上那五万斤桐油,就算是五万太平军平分的话,一人也是四斤土药、一斤桐油,这么些引火的玩意儿,点天灯都足够足够了!
“左先生,用粮食招了不少岳州左近的壮丁,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将岳州城的护城河,重新掘了一遍,引湖水灌了护城河,防备太平军土攻之法,粮食大多被用在了这里。
左先生那边也不是没有收入,他用自配的两万斤土药,从湖南巡抚衙门,弄了十万两银子的,但这些银子并没有上缴。
除此之外,左先生还在岳州城中,囤积了大量的石块、竹木,怕都是用来守城用的。”
听了魏芷晴的解释之后,杨猛也松了一口气,别的什么都不重要,唯有一条护城河最为重要,左骡子是守过长沙的,太平军的土攻手段,也是败在了他的手里,护城河的深度,怕是足以让太平军的土营前功尽弃了,引湖水灌护城河,可是江南城防的一大好处,若在北方护城河可以被填死,但引了湖水之后,除非太平军想在泥泞之中攻城,不然唯有在护城河上架桥了。
只要城墙不倒,配上岳州营那一万练勇,左骡子立大功,那是肯定的。
“嗯!虽说这事儿做的不错,但你这心性未免软了一些,任由左骡子出刀宰老子,魏夫子,你这胳膊肘可是往外拐的。
这样吧!既然结果是好的,走个后门算完!”
保岳州不失,是杨猛的意思,这事儿虽说左骡子黑心了,但黑的也算恰到好处,若是单子到了自己这边,断然不会许给他这么多东西的,这也算是阴差阳错吧!
自己中了计,让石祥祯、韦俊二人的军马,顺利过了武汉三镇,而魏夫子,却帮着自己挽回了一局。
“你这人啊……”
听了惩罚的手段,魏夫子也是满脸的惨笑,这下要难受了。
第五百七十六章 厚与黑(十四)
杨猛在武昌谋划着大业,当然也没忘了将黄州和田家镇的战报,经总督府发给湖南,毕竟两湖同气连枝,左骡子、曾涤生也算是朋友,太平军两路夹击湖南,也是凶险异常的。
新任的湖广总督台涌,荆州将军出身,现在的荆州将军,也是两湖地区,唯一有些战斗力的军队了,不管八旗兵的战力如何,但荆州将军麾下,是有三千多匹战马的,这支军队,也是之前不曾参与过大战的。
荆州将军,按制该有五千七百多人马,如今这军马在策的数量怕是早就翻倍了,但真正的可战之兵,怕是也就两三千,战力如何也不好说,应该能比绿营兵强一些吧?
台涌是旗人,自然优越一些,荆州将军的八旗兵,也算是他的老下属,这位上台之后,就想将武昌城中的银钱粮草,拨发给荆州将军一批,若是数量少一些,杨猛也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
可这位,一拨就是一半的数量,如今湖北的绿营兵,基本被杨猛给弄散架了,这些粮草,就是他内定的东西,台涌想趁乱发财,自然触犯了杨猛的利益,驻军武汉三镇的杨猛,手里的人马可比现任的荆州将军官文多不少,台涌、官文想趁机发这个财,那就是找事儿呢!
台涌安排去押运粮饷的千余八旗兵,直接就被杨猛的人马给围住了,连人带战马,杨猛一遭就给扣下了,与凶悍的杨老三干仗,带队的副都统可是不敢,缴械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台涌、官文气不过,来找杨猛理论,杨猛的话也是伤人,想要粮饷简单,既然这荆州将军统管两湖的八旗军务,湖南如今遭了兵灾,你荆州将军的人马,要是去湖南协防,粮草要多少有多少,呆在湖北看戏,对不起啦!一分银子,一粒粮食也没有!
这局面自然是不欢而散,杨猛扣下了八旗兵的五百战马和一些军械之后,也没闲着,一道折子就把台涌、官文参到了朝廷,折子里的话也是硬气。
荆州将军寸功未立,致使前任总督吴文镕战死黄州,囤积在武昌的粮草,他这个暂署的武昌知府说了就算,错非荆州将军拔营去湖南参战,不然还是那句话,一分银子、一粒粮食也没有。
五省水师团练要扩军,如今武昌城中的粮草本就不多,荆州将军,一不打仗二不协防,想从水师团练的手里抢钱抢粮,若是朝廷不理会,他杨三就对荆州将军的人马开战。
对于旗人兵将,杨猛的处理方式,也极为谨慎,最多只是按着暴揍一顿,打死打残的事情,还真没有。
所谓恶人先告状,杨猛身有军功不说,扩军也是朝廷允诺的实情,湖广总督台涌和荆州将军官文,这次做的营生,也实在是不怎么地道,军机那边一看便知,这两人要趁机发财。
但这个时候,还真不是好时候,湖南那边被两路夹击,战局怎么样,谁也不好说,朝廷现今还是要倚仗杨老三的,这位也是个得理不饶人的货色,该怎么处理这事儿,军机上下心里都有了定计,恭王奕?,也是因为这俩混账,在军机众臣的面前丢了脸面。
这拨军机,依旧是满汉各半,人家各处的汉臣汉将都在为了大清的社稷,生死搏杀,这俩混账倒好,背地里挖墙脚,实在是惹人愤恨呐!
军机首辅祁寯藻,虽说打压汉员,但也不扶持满臣,台涌这么做事儿,一下就要抽去武汉三镇的半数粮饷,拱卫武汉三镇的大军没有粮饷,还做个屁事儿?
坏剿匪大计,就是乱臣贼子,祁寯藻也是不多得,支持了杨老三一下,照着他的意思,是要把台涌革职查办的。
战时,这粮草问题可不是小事儿,如今朝廷各处的银钱无一处不是捉襟见肘,祁寯藻的意思也是为了社稷着想,拿着台涌杀鸡儆猴,谁要是打算在这个时候,朝剿匪的钱粮伸手,管你是满蒙回汉还是督抚道台,一律革职查办。
按着祁寯藻平时的处世风格,这样的事情,他大多时候都会避嫌,但今时不同往日喽!江南江北两大营,京畿的南北大营,无一处不是销财的筒子,他这个军机首辅,不仅要处理政务,还要协调户部调拨大军的草粮,拿着台涌杀鸡儆猴,一是可以告诫一下那些贪官污吏,二是给前线的军士们吃上一颗定心丸,告诉他们朝廷为了筹饷,可是拿着总督来开刀的。
这事儿本该按着祁寯藻的意思来办的,但如今的朝廷,满臣凋敝、汉员崛起,遏制汉员崛起本就是恭王的任务之一,一下就处理两位满臣,对朝廷来说损失有些大了。
可为了这俩不争气的玩意儿出头,还真是有些掉脸面,但有些事儿不得不做,奕?也只能厚着脸皮,把祁宫保的议案拨驳回去,将革职改成斥责了。
这俩物件,也是不长眼的,杨老三这货,是个敢跟朝廷谈条件的夯货,这俩去他身上刮油,没被弄死,算是侥幸了,这事儿也不算是坏事儿,从侧面来看,这杨老三对朝廷还是有些忠心的。
你不见之前杨老三杀得那些绿营将官吗?不问情由不问后台,只要是溃散的,追到家里杀呐!对付荆州将军的人马,这杨老三算是很客气了,但奕?也没忘了发书信警告台涌,这次杨老三客气了,下次呢?万一两军真打起来,怕是荆州将军的人马要吃血亏的。
现在这个时候,正是剿匪的关键时期,南北的局势都极为紧张,万一练勇和八旗兵打了起来,死伤了人手,朝廷该偏袒哪一方?是八旗还是练勇?
为了争夺饷粮,这事儿近期可是没少发生,这样的苗头也该打压一下了,如今的大计就是剿匪,其他的事情,待朝局安定之后再算账吧!
杨猛得了朝廷安抚的谕令,台涌那边却是严饬的谕令,杨猛这厮也是打脸,好几天的功夫,就靠在总督府找茬,闹得台涌颜面尽失,不得不撤出武昌的总督府,到荆州落户,掌管两省的总督,被一个知府撵出了总督府,这下台涌的前程算是完了。
而杨猛的目的就在于此,立威而已!现在也正是仗势欺人的时候,等曾涤生和左骡子立了功,朝廷对他就不会过多的偏袒了,暂署的知府大过总督,也就这几个月的时间。
杨猛与台涌、官文之间的争斗,也被杨猛肆意的散播,台涌不敌而退避三舍,无论是满臣还是汉员,都瞧不起这样没火色的废物,要么你低三下四,要么你顶着硬上,一省总督怕了一个知府,还逃出官署,这样的物件,在朝廷眼中,也是扶不上墙的烂泥巴。
杨猛借着军功借着跋扈,威震武汉三镇,湖南上下的官员,却在瑟瑟发抖,原因无他,长毛贼的势头太大,这次湖南全境,怕是都守不住了!
石达开用兵轻巧为主,这次石达开坐镇安庆,却是选了不一样的法子,摧枯拉朽式的硬打,石祥祯、韦俊突破武汉三镇的江防之后,石达开下了严令,凡是挂着杨字血旗的城寨,一律退避三舍。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