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节
想想岳州再想想武汉三镇的杨三哥,石达开的心里也有了计较,武汉三镇自成一方,岳州又与武汉三镇互为犄角,怕是岳州难打,也有杨三哥的影子在里头。
既然杨三哥要守武汉三镇和岳州,那就让他守着,自己纠合大军,先取长沙,等抵定了湖南大部,再回首战岳州下武汉,自己在田家镇能瞒过杨三哥一把,杨三哥也在岳州回了一记,算是平手,现在就看长沙那边的局势了。
石达开可不是族兄石祥祯那样的,他的战功是实实在在的打出来的,石达开是个有真本事的,岳州难下,仔细一想,里面的东西也是藏不住的。
又给石祥祯、石凤魁加了一道命令,集结大军,全力下长沙,在湖南境内再度募兵,战场上扩天兵,之后再打岳州与武汉!
有了翼王的军令,石祥祯的心里也安稳了不少,围岳州还是他的营生,至于打长沙的事儿,就交给其他三人吧!
没了杨猛的手脚,太平军的攻势,又变的凌厉了,下湘阴、打宁乡、占靖港,太平军的攻势犀利,战果也不错,连战连捷并没有遇到什么抵抗。
因为曾国藩大规模剿匪的缘故,天地会和哥老会的一部分人员,也趁机加入了太平军,形势可谓是一片大好,只是……只是湘地无粮呐!
湘阴无粮!宁乡无粮!湖南四大米市之一的靖港也无粮,湖南是大清的米市,靖港是湖南的米市,靖港无粮,怕是整个湖南也缺粮啊!
这手笔,还是出自杨猛之手,目的也不只是为了让太平军无粮,他现在需要大量的人口,太平军的军机尚算不错,即使抢粮,也不会大批杀伤百姓,百姓手里无粮,他也就有了机会,至于更深的一层么,就是摧毁太平军那所谓的民心了。
秋毫无犯,那是给养充足的时候,大军无粮这太平军也不会枯守什么所谓的军规,纵兵为祸也是无奈之举,尽量不杀伤百姓就是了。
有了天地会和哥老会的加入,太平军也多了一批熟悉湖南的人手,抢粮的速度和效率也就快了许多,从岳州到长沙,半个月的时间,他们就弄出了几十万手里几乎无粮的难民。
但百姓手中的粮食,始终是有限的,他们手中的粮食终是比不上各州县的粮库,可各州县的粮库全是空的,为了夺清妖的军粮,太平军的几个带兵之将,就把矛头指向了湘潭,湘潭可谓是湖南绿营兵的一个集结之地,粮草军械城内都有,若是下了湘潭,那天兵的大势也就有了。
宁乡、靖港、湘潭,从三个方向钳住了长沙,一旦五万大军的粮草充足,攻陷长沙城,怕是也没多大问题。
岳州的左骡子依旧被困,长沙的曾涤生满心欢喜,安庆的石相公忧心忡忡,湖南的太平军野心勃勃,而驻军武昌的杨猛,却做起了善事,差君山的新军,利用缴获自太平军的江船,开始在洞庭湖畔收摄灾民、难民了。
虽说湖南的大量难民,与他杨猛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但这毕竟是战乱时节,加入太平军或是无粮饿死,是大多数人或早或晚都要面临的灾劫,他杨猛能站出来,起码能让湖南少死不少人的。
他做的不过是稍稍加快了一些节奏而已!在驳船的拖拽之下,一个船队,就能带走大几万人口,日夜不停的运输,半个月的时间,太平军抢到了面前维持大军的口粮,而杨猛却在湖南一地,抢了七八十万百姓。
从黄州到岳州,这一带的江防基本握在了杨猛的手里,做这些事儿的时候,不用刻意的避讳谁,如今的湖北除了几千八旗兵缩在荆州之外,基本就是无兵的局面。
大量的船队过境,当地的一些人或许知道,但朝廷是完全不知情的,依靠水路、陆路,杨猛不断的在安徽、江西、湖南收摄灾民,湖北有粮,去湖北得活命,也成了各地灾民口口相传的活命秘诀。
只要说是去湖北逃难,沿途总有些善人接济这些难民,各省向湖北逃亡的道路,也慢慢的变成了固定的道路,对于这些逃难的,官府也是睁一眼闭一眼,毕竟这个时候,哪也没有存粮,即使有,也不能给这些穷光蛋呐!
大量、很大量的难民涌入湖北,对杨家上下的考验也是不小,难民可不都是青壮,一天小十万的数量,近期也是难民涌入湖北的顶峰时期,来了就保你饿不死,至于吃饱喝足,就要另说另讲了。
即使是这样,杨猛在湖北,一天的消耗,也是以万两银子为单位来计算的,加上基建的一些投入,自打杨猛驻在了武汉三镇,这每日的花费,就没少过三五万两,有的时候或许更多。
自去年初到现在,所有东西都加上的话,一千几百万两的银子,砸出去之后,也基本看不到什么实质性的收获。
“爷,如今聚集在黄州、鄂州的百姓越来越多,那边已经不堪重负了,是不是往别处分流一些呢?”
粮食不缺,但州县的资源毕竟有限,已经过百万的难民,对黄州、鄂州的负担有些太大了,古雅月将下边的难处报给了杨猛,有些事儿可不是想一想就算完事儿的。
“嗯!看看湖北的州县,哪里缺人,哪里撂荒的土地多,就暂时分流一些,各处要建的厂房、该修的河道,不管时节如何,就趁现在拨派人手吧!
让云南的杨福泽、广州的丁泰辰,再拨配一批精锐的管事到湖北,各处的矿窑,差不多就开工吧!
如今这时节,没有那么多的后路可想,打到哪算哪!实在不成,再调整就是了!”
壮丁无论走到哪都能谋条活路,战乱时节最倒霉的就是老弱妇孺,孩童在湖北还成,直接发进学堂就是了,可那些老弱妇女,却需要给他们弄些谋生的营生,白养着,杨猛不是养不起,可吃白饭的那些,吃的都是粥铺那边清汤寡水的玩意儿,吃不饱饿不死,也是遭罪啊!
杨猛打造的畸形工业,现在还在起步之初,现在需要最多的就是壮劳力,多少有些劳力的老弱妇女,想在这个时候谋生可不容易。
织布、缫丝等等手工的活计,杨猛就没怎么在湖北发展,想要一下安置大几十万的老弱妇女,也不是件容易事儿。
“爷,您之前在云南弄得纺织,四川的猪鬃,江南也产生丝,咱们能不能在这些方面下手呢?”
与古雅月只负责汇报不同,魏芷晴还有提建议的任务,两湖如今没有兵工厂,老弱妇女的出路窄了一些,做这些说不定是条不错的生路。
“嗯!办一办也成!机器缫丝西山之前关注过,这样吧!让西山那边,弄一批机器,从缫丝到纺织,再到成衣,成衣近期在国内销售,其他的按照西洋流行的样式做成布匹销售,这样咱们的利润也能高一些,用的人也能多一些!
让西山的葛师傅,专门成立一个手工业学堂吧!只要是能消耗人力,能挣钱的买卖,最近都上一批,能挣钱的留下,不好经营的,论证一下,实在不成,就放弃吧!”
这个时候的市场需求,杨猛也不甚了了,只能漫天撒网让市场决定成败了。
第五百八十四章 厚与黑(二十二)
太平军在长沙周边频频得手,但大军的补给依旧有些捉襟见肘不甚富足,连战连捷攻城拔寨之后,太平军的战心也在慢慢的恢复,石祥祯也借机轮换了一下自己的部属,这样一来,大军上下又是战意澎湃了。
撤围岳州之后,一路顺风顺水,打湘潭合围长沙也就顺理成章了,石凤魁的大军分兵七千,由林绍章带领,直逼湘潭。
湘潭的地位重要,但为了拱卫长沙,骆秉章事情做的也有些惶急,把长沙周边的绿营兵,几乎都给调了个干净,湘潭这个长沙所属的军事重镇,只有区区五百兵丁把守。
五百对七千,别说守城了,跑都是个麻烦事儿,守城的绿营兵,一看势头不好,这湘潭连守都没守,直接弃城而走。
湘潭失守,林绍章的七千人马,就断了长沙城的后路,加上宁乡的石凤魁部,湘阴的韦俊部,这长沙已经成了一座无援的死城。
湘潭的失守有些出人意料,谁能想到,长毛贼不打长沙反攻湘潭呢?
湘潭的失守更是令人棘手,后路一断,长沙就成了死城,这道理大多数人都清楚,长沙有多少存粮?又能坚持多久?
长毛贼三路大军围困,打长沙,竟然摆出了前所未有的郑重,就是打江宁的时候,长毛贼也没有如此费尽心机吧?
先手已失,想要保住长沙,为今之计,只有重夺湘潭,不然死守,一两个月之后,长沙的粮食告罄,谁也找不到活路的。
出城、夺城,为保长沙只有一条路可走,若是降了长毛贼或许也是条路,但这条路长沙上下的官员,又有哪个敢走呢?
派谁出城也是个麻烦事儿,按说湖南提督鲍起豹是最高的军政长官,出城夺湘潭这事儿,理应鲍起豹带着绿营兵前去,可人家鲍起豹也不是傻子,带着绿营兵出去,找死吗?
曾国藩,这个时候,也不主动求战了,只是和骆秉章联手逼迫鲍起豹出城,如此做不是为别的,只是为了削去他曾涤生头上的紧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