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毒清> 第89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98节

虽说魏芷晴想让自家男人站在巅峰,但有些事儿,最好还是不要做为妙。
“没谁!这些不是你该掺和的事儿!
如今的局势不错,今年沿江大旱,长江水道也难得有个全流域的枯水期,西山那边的谋划,必须在十天之内拿出来,十五天之后,从云南到九江,必须全线开工!
先期的银子和粮食,咱们先垫上,正好这一场大旱,造就了过千万的难民,这长江水道,今年冬天,就是他们谋生的地方。
湖南的人工运河,也要拓宽加深,泰辰那边若是还能弄到粮食,管他是云烟还是现金银,只要有卖的有多少咱们就要多少!”
肆意杀戮对魏夫子来说已经足够的黑暗了,设计四色棍、设计石相公,以后或许更加的肮脏不堪,这些摒弃了人性的东西,后宅的女人还是不接触为妙,杨猛可不想让这些手段,在自己身上再演一遍。
裁兵组军办洋务、固河修渠兴商事,对杨猛来说也是一场豪赌,把粮食安全作为筹码的赌局,一旦败了,就会涉及过亿人的粮食安全,虽说不一定会大批的饿死人,但这场浩大的工程一开,就不能停下,不能停下,杨猛就要负担过千万劳力的粮食,云南的存粮,与这些人口一比,也并不算多!
第六百一十五章 赌天赌地赌人和
杨猛的这场豪赌,云南的老爷子支持,但高层之中,也只有老爷子支持他,剩下的魏五、丁保钧、丁泰辰、葛仕扬、岑毓英、徐子渭,都是不支持的。
两湖、川东、江西,这些地方的许多百姓,还有各地涌到湖北的难民,并不算是杨家的铁杆,不是治下之民,以魏五、丁保钧为首的幕僚、家臣,觉得没必要管他们的死活。
沿江大旱,粮食本就不够,一旦固河修渠的工程全线全段一起开工,可不是几十万、几百万劳力能应付的,四省之地过千万劳力,开挖长江航道,修造各省的灌溉渠、排水渠,开掘一些连通江河湖泊的运河,这样的工程,怕不是千万出头的劳力能够应付的,将一千大几百万,或是两三千万的男女老少的生计,全部拴在杨家的身上,这个担子太重!太重!
一旦劳而无功,就不仅仅是粮食问题了,这么多的劳力聚在一起,没了生存的口粮,会发生什么问题,太平天国就是前车之鉴呐!
对魏五、丁保钧两人来说人口、粮食是不容忽视的大问题,而广州的丁泰辰那边,压力也是绝大的,米利坚的粮食如今是主流,一旦没了米利坚的粮食,倭国、东南亚诸岛的稻米,别说对整个大清,就是对整个江南,也是杯水车薪的。
印度那边多少有些粮食,但海路被英吉利人封锁了,走陆路运进来的粮食,还不够路上的骡马吃的。
将藏边的粮食东运,让藏边吃印度的粮食,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杨猛修造灌溉渠、排水渠的工程,进展快的话,第二年就能建功,这是他敢下绝大赌注的原因和理由,但这个理由,也有站不住脚的地方,那就是天时、地利!
从道光朝末年到咸丰朝,最近十几年的时间,大清国也是不走好行市,灾劫连连,除了大旱就是大水,有些地方还有蝗灾、冰雹之类,比较罕见的天灾。
咸丰三年四月,江苏、浙江、山东地震,洪秀全那厮还好好的利用了一把。
就这么个世道,赌天时地利,未免有些儿戏了,万一沿江持续大旱怎么办?万一大旱之后大涝又怎么办?
连旱三年、连涝三年的事情,之前不是没有,杨猛就经历过云南的三年大旱,涉及到大几千万人、过万万人的生死,这些事儿就不去考虑了吗?
现今,杨猛唯一所占的天时地利,就是沿江大旱,整个长江流域进入了枯水期,可即使是枯水期,想要驯服大江也不是一件易事儿。
天时地利不是人为因素可以影响的,那就说说人和,在人和上,杨猛确实占了优势,怕是那几千万吃不饱穿不暖的百姓,巴不得有个谋生的好去处,管吃管住还有银子可拿,傻子才不去呢!
但这个人和优势,本就放在那里,无论什么时候,只要钱粮充足,振臂一呼,还是会有无数人响应的。
杨猛真正的人和,在西山和明湖这两大书院,固河修渠,可不是挖个坑、筑个坝那么简单,兴修水利也不比造枪造炮简单多少,甚至那难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四省之地的水域图,明湖和西山有现成的,如何开掘运河兴修水渠,各省的府道州县,大多也有明清两朝的计划,归纳好了这些,运河、灌溉渠、排水渠倒没有多大的难处。
真正的难处,实在防洪上,这也是个隐性的大工程,你想造灌溉渠与排水渠,这连接江河湖泊的水路河道,你首先就要保证江河湖泊的安全吧?
这个工程几乎涉及到了四省的所有河道,工程量以及工程难度之大,倍于开挖长江航道、巩固长江堤坝,十倍百倍于修造水渠、运河,说句不好听的,杨猛这就是闲着没事儿,往自己脑门上扣了一个好大的屎盆子。
在开挖运河、修造水渠上,杨猛是有西山和明湖的人和,这两样营生,说来也简单,只要依着前期绘图时留下的资料,加上各省的府道州县原有的水利资料,连接起来就好。
但涉及到维护、巩固,整个两湖、川东、江西的河道湖泊的堤防,这对西山和明湖,也是天大的难事儿。
虽说修河道湖泊堤防的资料,各省也有,但这些东西就有好有坏了,区分整理,重新制定统一的计划,虽说杨猛早有安排,但时间对明湖和西山,永远都是不够的。
筹划这样的大工程,一两年太少,三五年不多,筹划完了再建设,弄不好就是一代人的差事,杨三爷做事恢弘大气,一下就要抓全盘,抓还要在三五年之内抓起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西山、明湖,结合了几乎东西方所有的水利工程之后,也拿出了几套方案,但这些方案,都是草案,大体的路数有了,详细的施工步骤,可不是一两个月之内能够完善的,人和总的来算,杨猛也只占了三四成,这样的赌局,几乎就是在玩命呐!
还有一点,那就是人手不足,这么大的工程,想要一开始就全线全段开工,需要的人手数量,也是极为可观的,说实话,西山和明湖的人手虽多,但面对这样的大工程,工程师的人数,就有些杯水车薪了。
“爷,这是云南那边近期过来的第十七道劝解信了,是我父亲与葛师傅还有丁叔联名的!”
对于自家男人认定的事情,魏芷晴也不好劝解,但这次三位联名的信件,她家的老爷子,也是说了重话,天欲其亡必使其狂,这话说的有些过分了,但委实是自家男人现在的写照。
想用今年到明年雨季这段时间,驯服大江,这得是多狂妄的人,才能想的出来的事情?
“又说了什么重话?”
做这个,杨猛也不是没有根据的,他的根据也只有一个,沿江大旱、长江全流域进入枯水期,待罪的广西巡抚邹鸣鹤,如今就是杨猛手下的首席治水参谋,据邹鸣鹤所说,这样的沿江大旱,百年难得一遇,这对杨猛来说就是个天大的机遇。
而邹鸣鹤针对驯服大江,所出的主意也简单,趁沿江大旱,洞庭湖、鄱阳湖萎缩,将长江水灌入这两湖之中,只要上游没有大水,只要调配得当,三五个月的时间,还是能腾出来的。
对杨猛来说,三五个月就足够了,十万人掘不开河道、那就一百万、一百万不成、就一千万,三个月的时间,一千万人,让一般的河道加深三米应该足够了吧?
百年难得一遇的大好时机,错过了岂不是可惜?这次的赌博虽说风险绝大,但对杨猛来说,自己要搏取的赌注更大,比自己投入的也大的太多!太多!
深挖长江航道,一是便于通航,最主要的还是治理洪水的问题,一边开挖河道,一边筑造江堤,按邹鸣鹤的说法,若是两湖、四川、广西,全流域巩固一遍,起码三十年之内,可保长江高枕无忧。
虽说遇到那些五十年一遇或是一百年一遇的大水,依旧会有水灾出现,但一淹数省上千万人受灾的场面,不会再有了。
各地有了灌溉渠和排水渠之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洪水的威胁。
除此之外,杨猛最关注的还是粮食增产的问题,基本遏制了洪涝干旱,一年粮食增产三成,十年粮食增产五六成,也是有保证的。
有了两湖、四川、江西的鄱阳湖区,若是以后能将地域推到两江、闽浙,粮食问题,基本解决!这样的莠惑对杨猛来说,根本无从抵抗,疯狂一把以小博大,也就成了必然。
“天欲其亡必使其狂!”
魏五等人说服不了老爷子,只能一封封的往九江发电报了,前十几份,魏五的语气还算婉转,这两天,随着事情的推进越来越快,魏五那边也越来越没耐心了,过分的话说了不少,这次就有些咒骂的意味了。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