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毒清> 第95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57节

“尚算不错?大人,您这话就难听了,数数这周边,怕是县城也没咱们的营地好呐!”
见杨猛没说好话,这老汉也不是个吃亏的,带刺儿的话,直接就撂了出来。
对此杨猛只是微微一笑,顺着老汉指的方向,就奔医馆而去。
“三爷,这里的可都是难民?”
自打杨府被作践了一通之后,嫣如的心里也有气,这些天她一直没和杨猛说话,见了规整的营地之后,她的心里,也有许多话要问的。
“你去问问那老汉吧!看那老汉的样子,也是个不说假话的,咱们分作两路走,你与雅月一起吧!”
留下了三个睚眦和两女,杨猛自顾自的走进了营地之中,这营地之中,也为老弱妇女,留了许多能维持生计的营生,养鸡、养猪、种菜、纺纱,虽说收入有限,但也是个生计。
转了一圈之后,杨猛觉得这营地大抵是没什么问题的,有序,就是例证之一,若是面子活儿,这营地上下的运转就不会这么有序了。
看了看学堂的规模之后,杨猛就进了医馆,学堂是长久的营生,这营地的里的医馆,才是保证营地不乱的关键,人群聚集的地方,难免出现疫病,就如今的医疗水平来说,感冒都能死人的,疫病是这时代大工程最大的杀器之一。
走进了医馆,不想,却被认了出来,在医馆坐堂带徒弟的,是医学馆的一个名医,谁能想到,这里有认识自己的呢?
“三爷!”
见了杨猛,这位正在为人诊脉的老郎中,起身就给杨猛跪了一个,这下可好,满屋子跪了一地的人。
“起身吧!你是……”
说实话,杨猛还真不认识这位坐堂的郎中,医学馆的人太多,自己的体型又特殊,认识自己难免,自己不认识也算正常。
“谢三爷的救命大恩!大恩大德,草民永世难报!”
不等着那郎中回话,一个瘦弱的中年人就跪在了杨猛面前,这一喊可好,不大的功夫,能有个六七十平的竹屋里,就挤满了人。
“散了吧!些许小事不必挂怀,我有事与郎中商议!”
杨猛的话出奇的好使,挥手之后,人群很快就散去了,看来管事们的其他营生也做得不错,借着河道工程,笼络人心之事,怕是他们也没撒手。
“你找个安静些的地方,我有话问你。”
对着郎中吩咐了一句,杨猛也不想呆在医馆之中,人越聚越多,没什么好处的。
“三爷随我来。”
那郎中起身之后,带着杨猛就进了另外一个屋子,这屋子应该是存药的仓房,竹制的货架上许多玻璃罐里,装的指头大小的药片。
“医学馆的药物研制的如何了?下面的一些病症,可有药医?”
用活人试药,杨猛要找的就是中药之中的消炎药与抗生素,这两样药品虽说不是万能的,但在这个年代,有了这两样药品,就能活人无数的。
西药的种类很多,但大多难以生产,怕是之后的几十年,都难以生产的,中药消炎药与抗生素,也就成了必须要走的路子。
这选药不算太难,找批人割上几刀,轮着试药就好,大体的路子刘一贴这些郎中都有,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确定消炎药的品种,加强药效而已。
这条路不是一穷二白的,许多治伤的验方都在那里摆着,刘一贴的医学馆要做的,就是不断的拿着活人临床试药,通过西洋的化学法子,不断的提纯其中的有效成分而已。
虽说是而已,但这个过程,也是极为繁复的,要想做成这事儿,历代的药方不可缺,郎中对药性的理解不可缺,同样大量的临床试药者也不可或缺。
这时节确实是个试药的好时候,许多病入膏肓的,许多获罪之人,都是不错的选择,虽说残忍了一些,但时代如此,能救多数人,就算是好事儿一桩!
第六百五十八章 巡营(下)
“下面的病症基本有药可治,这段时间,医学馆出了无数的救命好药,三爷的恩惠泽布江南呐!”
对于这位杨三爷,作为郎中,这位是极端敬佩的,他在医学馆之中的位子,不高也不低,许多秘闻他也是有所耳闻的,话该这么说,没有杨家三爷,医学馆就不能在短短五六年之内活人无数。
“你这话不实在呐!只捡好听的说,不该是郎中所为,有病就要治嘛!”
建立医学馆,拿着活人试药,进行了起码七八年了,刘一贴那边要是没有什么斩获,就有些对不住人了,明湖的医学馆可是个赔钱的好买卖,一年的耗费也在百万上下,虽说刘一贴前些年建了一些厂子,补贴医学馆的耗费。
可是随着医学馆规模的不断扩大,与西医的结合不断加深,医学馆的耗费也是越来越大,加上在各地建立了许多近乎不收费的医馆,如今的医学馆,依旧是个入不敷出的所在。
当然这也与医学馆产品的销路有关,肥皂、香皂之类的玩意儿内需不足,化妆品也算是半奢侈品,国外的市场也没有进一步的拓展,杨家的许多事情,如今还是以军事为主的。
“三爷,那我就直说了,这些参照西法制造的成药,虽说效用不错,但药中的毒性也大,稀释了药量,这药性不佳,提高药量毒性太大,三爷还是要找个解决的法子。
再者就是医学馆拿人试药之事,也该停一停了,这几年为了试药,每年死的人成千上万,大范围的试药已经结束了,再以活人试药,未免有些草菅人命了。”
凡事都有利弊,这医学馆的大成就也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的,望着满屋子的药片,杨猛挠了挠头,也有些无奈。
七八年的时间虽长,但对一种药物来说,要想弄明白药性,要想生产出合适的药品种类,还是有些太短,许多硬件设施、设备不足,也不是如今的科技能够弥补的,药物的毒副作用,将伴随着药物的终生,这也是个很无奈的事情。
“你告诉刘一贴,这药剂可以分一下类别,专用的药剂提高一下浓度,让会用的人使用!
大众化的药剂,削减一下浓度,这样一来,就能大大的削减药物的毒副作用了。
这用人试药之事,也让刘一贴约束一下,有些药品的作用不大,就不要用人试药了,但处理外伤的药剂,还是要不断研发的。
刚刚我见你用了听诊器,那玩意儿是不错的,当大力发扬一下,将听诊器的用处,以及所能处理的病症整理一下,这样有些郎中,即使没有大量的经验,也能勉强的诊断一些病情。
听诊器上所用的乳胶管是个好东西,你告诉刘一贴,必须要建厂,大量的生产,这东西不仅能用于听诊器上,也是最好的止血带。
将我说的这些东西,整理一下,弄一份书面的东西,我要带回去。”
对于医学馆的事情,杨猛现在也只能在大方向上指引一下,具体到了细节,他也是无计可施的。
“知道了!我这就去办!”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