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节
除了这些,还有西北的骆驼群,养殖这些大牲口好处,丁泰辰也明明白白,这事儿他得给三爷竖个大拇指,就靠这些大牲口,杨家的地盘,即使遇上三两年的灾荒,也能扛得过去。
“扎眼?江南就是咱们的地盘,让老二打个招呼就好,到了山东,那边怕是高兴还来不及呢!这么多的大牲口,说白了就是口粮啊!
即使有人觉着不妥,一时半会儿的也传不到朝廷的耳中,即使传进去了,咱们不是有说法吗?山东阿胶、河间驴肉,朝廷又能说出什么来呢?
放胆去做,几个月的时间,咱们就要掌控大局了,保证大军的供给才是关键,至于其他的跋扈一些也无妨!”
这就是权力的好处了,说黑即黑说白即白,即使是朝廷有的时候,也都不过臣子的。
“三爷,叶名琛来了,说是英法美俄四国给咱们下了最后通牒。”
徐子渭的通禀,打断了杨猛的战争筹划,这额尔金的心思倒是急得很!
“子祺,港岛的英军,是几时到的?”
“昨天正午时分吧?”
“好犊子!最近他们是越来越嚣张了,有了本钱就要放肆,整军备战一两个月的时间,声东击西麻痹朝廷,又一两个月的时间。
诸位,抓紧一些吧!多则四五个月,少则两三个月,津口的战事必然打响。
朝廷和僧格林沁那边,咱们提醒一下,十天的时间他们总撑得住吧?
只要有十天的时间,咱们屯在江苏的人马,就可以到达京畿之地,稍事休整之后投入战场,虽说急促了一些,但咱们要做好这样的准备。
泰辰,让驼子那边赶一赶,他的人马是主力,之前给他的两个月时间作废,一个半月之后抵达江苏,这时节咱们也顾不得扎不扎眼了,大局为重!
你们散了吧!计长,让叶名琛进来吧!”
该做的事情,杨猛从大面上已经做完了,面面俱到,他不可能做得到,其他人也是做不到的,若是都能做到,还打个屁的仗?
“部堂大人,四国洋夷来势汹汹,这最后通牒都来了,咱们要如何应对啊?”
虽说入了杨老三的麾下,但叶名琛口中却怎么也喊不出三爷,这俩字儿,毕竟叶名琛也是多少有些节操的,低三下四腆着脸做狗的差事,叶名琛这个读书人还是做不出来的。
这次他匆匆而来,也是被四国洋夷吓着了,在最后通牒之中,四国洋夷,号称战舰两百、兵员十万,这样大军足以亡国灭种了。
前次虎门一役,打两千洋夷,民团死伤万余人,虎门炮战,虽说杨老三的折子弄得轻描淡写,可隆隆的炮声,自虎门传到了广州,经日不歇啊!到底死了多少人,叶名琛私下里也有所猜测,据他估计以及杨老三那些天的面色来看,虎门炮战的伤亡字数,恐怕绝不小于上次虎门一役的。
“你是中堂,可以称作相国的中堂大人,怎生如此毛躁?山崩于前海啸于后面不改色,才是一国宰执的器量,把通牒的文本拿来我看一下。”
叶名琛在想什么,杨猛不想知道,也没必要知道,如今杨家这局势,叶名琛想要反水,只是找死而已,他要看的是四国发来的最后通牒。
“哼!正理八百的东西没学会,这法力诈术倒是学了不少,两百战舰、十万大军,他们可真敢说啊!
另派全权大臣,这是要拆老子的台啊!叶名琛知道该怎么向朝廷回报此事吗?”
看了四国的最后通牒,杨猛轻蔑的笑了一下,这就叫做口实,四国这是被自己逼的没法子了,只能通过叶名琛来联系朝廷,看来闽浙的王懿德和新任的两江何桂清,这段时间也会接到四国的最后通牒。
“部堂的意思呢?”
“修约、赔款之事照实说,军力只说两成即可!知道为什么吗?”
“知道了!不可与洋夷求和!”
“照办吧!给王懿德与何桂清去一份信函,告诉他们你的处理之法,四国如此做事儿,是想排挤老子,想得美,洋鬼子还想掺和我大清的内政?”
“部堂所言不差,我这就去办!”
叶名琛来去匆匆,杨猛的眉头却皱了起来,此事蹊跷啊!难道这英吉利竟比朝廷先一步侦知了自己的野心?
“计长,让子祺回来,你那边再嘱咐一下何桂清,八成是他与洋夷交涉过,这小子莫不是找死?
念在同乡之谊,上门拜会之情,老子没有难为他这个两江,这时候想蹦出来捣乱,让岑毓英和马青虎警告他一下,若是何桂清不识相,让他直接死在两江的任上。”
看了最后通牒,杨猛就嗅到了阴谋的味道,给叶名琛发最后通牒,怕是巴夏礼那厮的阴招,这串联的味道很重呐!
就身份地位,与接触的机会,闽浙的王懿德,不会串联这样的事情,新任的两江何桂清,却脱不了嫌疑,这厮怕是不想被自己压着,与巴夏礼交涉的时候,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何桂清这厮,上任之时,还来拜会过自己,那姿态放的很低啊!又叙当年进京的一面之缘,又叙同乡之谊,这官场之中,看来都是些背后捅刀子的王八蛋呐!
“三爷,这最后通牒,来路诡异啊!”
秦子祺进来之后,也从徐子渭的手里接过了最后通牒,同是玩阴谋的老手,这里面的味道,秦子祺同样嗅得出。
“哼!何桂清那小子,想取而代之啊!好大的心思,今日让李海那边活动一下,封锁江南的言路,我已差岑毓英、马青虎警告何桂清了,你那边也动一动,给他点实质性的东西,莫要以为做了这文帅第二的两江,就能与老子唱对台戏了,这是个软骨头,近期老子还不想杀他,以后有些脏事儿难免要用官场中人,留着这厮以后堵枪眼儿吧!”
玩阴谋、耍心机,杨猛身边有的是人才,这何桂清和巴夏礼跟杨猛玩这个,怕是不够格的。
“计长,你那边也别闲着,直接给朝廷上折子吧!既然洋夷忌惮老子,咱们不妨夸大一下这一路走来,洋鬼子在老子手里吃了多少瘪,给朝廷一个洋鬼子惧怕老子的印象,加上老子这个杨三哥的名头,四色棍那边就不会起临阵换将的心思了,待上海道的会晤结束,就该是咱们准备动身进京的时候了!”
额尔金、葛罗、普提雅廷、列卫廉四人恐怕是真的忌惮自己了,这样明显示弱的招数都想的出来,可惜,他们忘了这大清一直是自诩天朝上国的,这样的最后通牒,只要隐去了兵力,就是适得其反的物件。
第七百三十章 翻脸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是何桂清许多年官场经验的精髓,他这一路走来,入过穆彰阿门下,与赛尚阿交厚,追捧过帝师杜受田,效力于现任首辅彭蕴章,以文帅第二的身份,屈尊拜会过南洋大臣小老乡杨老三。
当朝一品外放督抚,大多时间意味着贬谪,但两江总督就不同了,文帅第二、江南魁首,若是能由两江重返京师,那首辅之位、半相之权,他何桂清也能坐一坐、用一用了。
任职江南看杨三,这已是江南督抚心中的定例,君不见黄宗汉之流,仍在京师任闲职吗?这两江之位,若是论资排辈,黄宗汉当是首选,奈何这位在川督位上恶了杨老三,正值大好时光的黄宗汉也只能呆在京师生闷气了。
说起来,何桂清与杨家也算是世交,当年何桂清入京师,杨家老爷子在银钱上帮助过他,他任职两江,再加上与杨家的关系,本该做的安安稳稳的,可人心不足蛇吞象,刚刚上任的何桂清,得了洋夷的照会,与英使巴夏礼会面之后,这何桂清不知那根弦搭错了,竟想着扳倒杨猛趁机上位。
不过依着江南的局势,何桂清由此抉择,也在情理之中,若杨猛倒台,这江南之地,就空出了好大的权力,他这个两江之后一是不用受制于人,这第二还能扩大职权,有了这些他就有了重返京师的底牌,仅差一步,就是位极人臣的权力巅峰,由不得何桂清不奋力一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