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节
佃户们被宣布解放,重获自由。他们从高阳的手中重新分配到了那些豪强们的田地。豪强们积攒多年的财富和粮秣同样全都被收缴。粮秣和农用工具、种子以及大牲口几乎全都就地分配给了那些被解放了的佃户们。
至于缴获的财货什么的则是赏赐给了参与行动的军士。高阳的这种做法不但将数以百万计的百姓们弄成了自己最铁杆的支持者。更是牢牢的将大批军队给掌握在了手中。
……
“主公,这么多的粮秣发放下去,这洛阳城内的百姓们对主公的忠诚之心再也无人能够撼动。”看着眼前那密密麻麻,脸上全都带着满满笑意的洛阳城百姓们,在这寒冷的冬日里排着队列等候着领取按人头算的大批粮秣。心思灵动的贾诩不由得感慨出声。
洛阳城在解除围城之后,高阳为了安定军心民心便打开城内的粮仓开始大规模免费发放粮秣。
作为这个时代最为贵重的物资,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比得上粮秣更加吸引民心的了。
高阳手下的兵马大部分都是洛阳城本地人。他们的家人大多都是在这洛阳城内生活。在这洛阳城中,这些人家连小康之家都算不上。
之前在西凉军和关东联军围城的那些时日里。城内人心浮动,各大商家们囤积居奇,大肆抬高粮价盐价,赚取国难财。他们的这种做法在加深了洛阳城内百姓的生活成本和恐惧感之外,更是为自己的覆灭埋下了要命的祸根。
等到高阳打完了仗,重新腾出手来之后,第一个收拾的就是洛阳城内的这些大商家们。
能够为他们提供保护的大人物们几乎全都已经倒在了高阳的手里。至于他们自身的那些武装力量在军队的面前更是不够看的。
在这种完全无法应对的情况之下,整个洛阳城内的大商家们几乎被一扫而空。高阳也从这些人的家中和隐蔽的埋藏地点翻出了大量的财货粮秣以及各类物资。
高阳本人肯定是不需要这些东西的,而且因为这些大商家们被摧毁导致了城内正常的生活秩序被打乱。高阳简单思虑一番之后就决定将所有东西全都免费发放下去。
之后就有了今天眼前的这一幕。整个洛阳城内的百姓都可以按照户籍来领取物资。
看着眼前这热闹的场面,高阳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我相信枪杆子里面出一切,但是枪杆子的基础却是这些平日里不被所有人看重的普通百姓们。他们才是一切的基石。谁能够得到他们的拥护,谁就可以拥有一切。”
顿了顿,高阳表情怪异的接着说道“朝廷就像是一艘在水中航行的大船。而普天之下的百姓们则是支撑着大船的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贾诩听完高阳的话语微微动容,微微沉吟片刻之后,恭敬的向高阳行礼,满心敬佩的说道“主公洞察无双,诩敬佩之。”
高阳笑着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现在整个国家到处都是大规模的土地兼并,无数人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和赖以为生的土地。他们要么是被活活饿死,要么就是卖儿卖女卖自己,要么就是抛开一切,揭竿而起。黄巾之乱不就是这么来的吗?想要得到这些百姓们的支持很简单,那就是将土地从那些豪强们的手中重新发放给他们就行了。至于那些贪婪无度,拼了命都要抢夺一切的豪强与门阀世家门,全部清除掉就好。”
“可是。”贾诩有些犹豫的说道“治理天下什么的还需要这些人啊。”
“嘁。”高阳满脸不屑的撇了撇嘴,无所谓的说道“不就是会读书写字吗?这有什么了不起的?毕业就失业的大学生们海了去了。和他们相比算得了什么?”
“啊?”满头雾水的贾诩疑惑出声“什么是大学生?”
高阳微微一顿,笑了笑,说道“没什么。我的意思是就算是要治理国家也不缺他们。”转身看着密密麻麻的百姓们,深吸口气,沉声说道“依靠垄断知识来获取利益是绝对不可取的事情。我要普及教育彻底改变这种运行了千百年的规则。消灭文盲,从现在做起!”
第九百八十六章 教育
无论在任何一个时代之中,教育与知识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人生之中绝对的重中之重。教育兴国,绝对是一句至理名言。
既然想要好好经营这个时空,那高阳肯定不会为了统治顺利而继续采取上层精英,下层愚民的政策。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准备之后,高阳下令对所有统治范围之内所有十二岁以下的孩童们进行普及义务教育的事情刚刚流露出一丝的风声,就在整个天下都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轩然大波。
许多哪怕之前在高阳动手大肆清除豪强世家,架空朝廷,将小皇帝当做傀儡的时候都没有表态过的名士们。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反应异常激烈。纷纷撰写文章严厉斥责高阳。力度之凶狠,简直就是前所未见。
他们这么做和什么朝代更替,政权交接都没有任何关系。对于这些垄断着知识的精英们来说,他们看重的也不是这些。无论统治者是谁,无论统治者是哪个民族都需要他们这些精英们去帮助管理国家,去统治那些愚民们。
对于这些垄断着知识的精英们来说,无论是刘家继续做皇帝,还是高阳改天换地全都无所谓。因为他们有着别人所没有的资源。这种资源是独一无二,也是必须的。
但是,高阳意图打破知识的垄断。这就直接关系到了整个掌握知识阶级。这意味着他们很有可能失去他们享受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世世代代都是人上人的最大依仗!
这一小部分人为什么可以成为人上人,为什么可以轻松做官,为什么能够锦衣玉食?还不就是因为知识被掌握在了少数人的手中。所谓的百年世家就是这么来的。
高阳想要为所有人普及教育的做法,或者说现在只是一个想法都是对整个掌握了知识的阶层最大的挑战。他这是要断人家传承家业的饭碗啊。
高阳本人对此毫无感觉。那些传承多年的世家门阀都是什么样的嘴脸,他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自然也不会为了断去这些人的传承感到一丝的不安。
五胡乱华的时候,关东地区有多少世家豪门根本就不在乎什么血统传承。毫无廉耻的转身就拜倒在了那些屠刀上还沾染着同胞鲜血的异族们的脚下,用自己垄断的知识为那些异族们继续残酷统治自己的同胞。
这种做法传承了千年,却被这些人视为理所当然。
日后的唐末,宋末还有满清入关的时候。最先弯下自己膝盖的都是那些掌握了知识,传承多年的世家门阀。知识被垄断掌握在这些人的手中,那完全就是一种羞辱。
当年王莽的新朝堪称标新立异,什么样的事情都做过,唯独没有做过这种得罪全天下读书人的事情。
而高阳现在的这种表现,顿时就让他的‘名声’超过了一直被大黑特黑的王莽,成为了古往今来的天字第一号大奸臣。不知道有多少人准备或者是已经动笔为高阳‘著书立传’。
“历史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高阳对于群情汹涌的泼黑水行为完全不在意。
对他来说,只要自己手中拥有着强大到足以碾压一切反对声音的力量。那这些疯狂叫嚣的跳梁小丑们不过是一群可笑的失败者而已。这些人的表现反倒是更加激发了高阳要将这件事情进行下去的决心。
义务教育的试点就放在了洛阳城,这里也是整个大汉帝国识字率最高的地方。
华夏人对于教育异常上心,甚至到了一种让旁人难以理解的程度。
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去卖田卖房,卖血卖肉都没有任何问题。
更何况高阳这次还是免费?在几乎所有人的心目中,想要出人头地,想要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只有读书这一条出路。
当高阳下达了洛阳城内十二岁以下的孩童必须前往那些由豪门世家、大商大户手中收缴的宽大宅院里面学习的时候。根本就用不着动员,家中大人们早早的就将孩子们送到门外等候着。
时间一到,分片分区的里长亭长们就带着各自辖区的孩子们分别进入各个学堂报名,并且领取到了免费的书本。随即就在这些临时学堂之中开始了自己的学生生涯。
这一切都让百姓们激动的欣喜若狂。终于能够读书了。
至于十二岁以上的,那就要去扫盲班了。同样也是免费,不过主要教授的是识字认数。毕竟他们的世界观已经差不多成型,想要重新塑造太过麻烦。
由生化战士出任教师,将数以万计的孩童按照年龄分班。不过教授的东西都是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以识字和基础数字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