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节
,非要跟他爹娘种地,你说这种地能有什么用?不还是个庄稼汉吗?老哥哥你就好了,你那孙子,附近屯里都知道是个小天才啊!未来肯定能跃过龙门,成为相公,到时候改换门庭光宗耀祖啊!”
“呵呵哈哈哈,这小兔崽子,我还说他就知道读书,以后怕是会饿死呢,没想到皇天不负有心人,李丞相要开科取士,你说以后我这孙子能不能当个屯长?”
“别说屯长了,你那孙子,聪明伶俐,说不定就被李丞相相中了收为徒弟,到时候出将入相,公侯万代。”
东吴的风气也是为之一变,人人都敏而好学,文明礼貌,李吉祥走在路上,看着小腿高的胖娃娃捧着书一边走一边念念有词的就开心:“不错,如此下来,三代之后差不多就能有宋朝的文盛之世。”
只是接下来就不太好办了,“工业化,工业化,资本主义萌芽。”
最后还是老办法:“加大鼓励生育力度,使劲儿生,提高生产力,资本主义自然就萌芽了。”
生产力跟不上人口发展,自然就会加深物料加工的力度,为了养活更多人,工业化和资本主义萌芽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李吉祥只要引导就好了,完全的把所有的工作都抗自己肩膀上?他才不想把自己累死。
孙夫人还是病死了,华佗来的太晚了,人都死了三天了,从人才气喘吁吁的把华佗拉来,李吉祥了解了是因为华佗舍不得自己的老婆硬是耽搁了七八天的时间之后就下令:把他关起来,每天拿他升旗。
每天早上,华佗被人拎出来,然后绑旗杆上升旗,晚上再降下来,折腾了三天就受不了了,哭天抢地的求饶,因为他在旗杆上拉屎撒尿的让人受不了李吉祥就下令把他洗干净带过来,一见到李吉祥华佗就扑了:“侯爷饶命啊!我知道错了,我愿意为侯爷献上一宝物!”
看着眼前的灰黑色膏状物,李吉祥用指甲挑起来一点闻了闻:“一股酸臭味儿这是什么?”
“曼珠沙华膏。”
华佗老实回答:“可点燃以嗅其香,闻之可解烦忧,使人飘飘欲仙。”
眉毛一挑:“哦?有毒吗?”“五毒,只不过吸食之后一日不闻就会愈加难受。”
李吉祥大惊:“这是阿片啊!”
皱着眉:“这玩意儿你哪儿弄得的?”
华佗老老实实的说:”我之前在洛阳救治了一个吐火罗人,他送我一株药材,名曰曼珠沙华,我以曼珠沙华的饱满的时候的熟浆熬制而出此物,加入水中和一些药材混合可使人服之既昏死过去,伤之而不觉其痛。
我为其名曰《麻沸散》。”“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
“因为此物在吐火罗话里就叫麻沸。”
见到了阿片,李吉祥就不再用看医生的目光看华佗了,而是带着一丝的提防和戒备的看着这个毒品贩子:“你,这样吧,这玩意通通地用海水销毁,你去收几十个徒弟,把你的医术在江东传下来我就饶了你,不然,哼哼哼,知道我最恨毒品贩子吗?我把你扒皮充草了信不信?”
整治医生华佗李吉祥还有心里负担,如果是对一个毒品贩子,那就是一点心里负担都没有,人人得而诛之了解一下,如果华佗敢说我拒绝,李吉祥真的会把他扒皮充草的。
许是感觉到了李吉祥灼灼目光下的威胁,华佗马上跪倒:“到丞相抬爱,敢不从命?”
看到华佗认怂李吉祥微微一笑:这曼珠沙华以后也不准栽种了,给我一把火烧了他,还有,记住了,以后东吴不欢迎西域人,特别是吐火罗人,一律禁止入境!
不管是从哪个方面,李吉祥都不希望东吴出现,他的工作够多了。
连折腾华佗都是他抽空出来的:“本来你要是一开始就这么乖多好,治好了孙夫人,大家都高兴。
现在搞成这样,还让我落一个苛待人才的恶名。”
华佗不敢吭声,只能点头称是:”是是是,都是我的错,让您操劳了。”
第二百三十七章 海外纳贡
与此同时,李吉祥的海外步伐也没有停止,所有犯了罪的人都被漂流到了东南亚,现在已经有了四五个小国了,有的是纯汉人王国有点就是征服了当地土人的新王国:“虾夷国国王林动,请天朝上国赐下国玺。”
不知道什么时候,好像海外诸国有了必须得到李吉祥的亲手赐予印玺才能算是正统的习惯,这会儿的倭奴国已经完成了三王分立了,卑弥呼的臣服信函一封接一封的来到李吉祥的桌前:“看来还是人手不够,卑弥呼居然还能有空来写求援信函。”
这些人做的其实不错了,只不过区区三年的时间,都已经能够打得原本的倭奴国皇帝卑弥呼一众人开始四处写信求援,说明起码是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了:其实这样已经很让人惊喜了,毕竟一开始,我只是想要把一些犯罪的人丢出去的一个借口而已,对我们和东吴百姓来说,更值得关心的,是只要翻过一座山就能到达的南越国土地的归属。
面对张肱征询的目光,李吉祥如是说:“我们的人怎么样了?还没把南越解决吗?现在国内的压力很大,童屯里都已经出来十三岁的孩子了。”
李吉祥掰着手指头算:“第一批童屯的孩子可以都留下来作为工作人员使用,可接下来源源不断的那些,择优录取,至于差劲的那些,回家种地好了。”
李吉祥往前迈一步,负手而立:“可现在的问题是,土地不够了,如果不想办法安置多余的劳动力,他们就会闲下来,一旦人闲下来就会容易胡思乱想,一旦胡思乱想,就容易走偏了。”所以最后李吉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不想让百姓们造反,赶快想办法给他们找点事干。”
张肱低头:“李师,南越那边攻势平平,预计还得一年才能平定。”
李吉祥眉头皱成一团:“这徐庶应该到南越前线了吧?怎么搞的?牛皮吹的挺响,怎么雷声大雨点小?”
东吴已经开了一科科举了,说成功还算成功,毕竟没有经验,但是要说失败,但是多少也扒出来了两个人才,一个是十七岁的徐庶徐元直,一个就是这会儿低着头奋笔疾书的庞统庞士元,庞统今年十五岁,说起来还没成年,今年是回家探母,偶然间遇到了李吉祥开科取士,被李吉祥一眼就看中了,特意去把他调了出来,一看这尖嘴猴腮的家伙,李吉祥就乐了:“来来来,那丑鬼,这厢来。”
因为还没有长开,显得更丑了的庞统低眉臊眼的走了过去:“什么事?”
“呦呵,还挺冲,你知不知道从外貌上你就出局了?”
“以貌取人者岂是贤德?”
李吉祥噗嗤的乐了:“不知天高地厚,我现在就可以断言,你在此处会考,就算你高中榜首,最后的相品一关你也是过不去的。”
其实李吉祥对于人的外貌没有什么要求,这是挑同事,又不是挑老婆,对于李吉祥来说,能够派得上用场的就是好员工,不然长得帅又有什么用?可是架不住以貌取人是中华民族流几千年的优良传统,最后交到李吉祥手里的会考流程里还是多了一项相品,只不过是从开头挪到了最后而已。
不过李吉祥也不想再追究了,反正榜首的几个人自己肯定是要复查的,所以影响不大的这种小事他就不想再追究,然后开科取士的会考,头名就是庞统,第二名徐庶,但是因为庞统长得丑,就擅自的把他挪到了第二名,徐庶成了第一名,庞统自然不干,闹将起来,被李吉祥得知:“早跟你说了跟我走,你偏不信,好了,取消闹事人的资格,你现在连士人身份都没了,跟我来吧。”
这些负责会考的官员下手颇狠,不但取消了庞统的第二名资格,甚至还对庞统宣布永久禁考,这事一出,庞统都傻了,李吉祥也奇怪:“谁判的?”
量刑稍微有点过重了,对于人才李吉祥特别的宽仁,当然要杀的时候也绝对不会手软:“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只要杀掉发现问题的人,问题自然就不存在了”不管其他人怎么说不能滥杀无辜,杀人不能解决问题,但是李吉祥还是习惯了这种简单明了的处理方法,李吉祥一说要追查此事,所有人都吓坏了,李吉祥也成功的揪出来一个潜伏在寒门士子里的利益集团,这帮人打得主意就是渗透东吴的上上下下,争取让东吴的所有重要部门都是颍川的人,对于这种事,李吉祥的态度很明确:“送他们去东南亚。”
至于为什么要排挤庞统?原因非常的简单,甚至有点可笑:“庞统不是寒门,而是黔首。”
所谓的寒门士子不是大家想的老百姓,起码也得是小资富农一级的有钱无势才叫寒门,而所谓的黔首,就是死老百姓了,所以他们打心眼里瞧不起庞统,更别提庞统长得丑了,一场会考,基本上只收获了庞统和徐庶两个能用的人,反而搭进去几十个只能做事的庸才,一气之下,李吉祥把自夸天文地理无所不通,兵书战策烂熟于心的徐庶发到了南越的前线去支援孙坚和韩当去了,而徐庶也挺高兴的,毕竟在东吴之主的身边不管是立功还是展现才学都要方便的多。
而随着一批寒门士子流放到了东南亚,当地的时局又发生了变化,一口气的,五六十个王国建立了,而且随着琉球国王的纳贡,所有的小国都开始申请向东吴纳贡,所求者,李吉祥的一枚印章,现在李吉祥的几枚印章在东南亚一带掀起来滔天巨浪,每个人都像争夺什么宝物一样的抢夺金印:“得金印者为王!”
现在李吉祥陷入了一种纠结:“到底我是纳贡还是却贡?”
海外的持续混乱有好处,保持平静也有好处,如果海外的时局平静了,东吴就有了一个源源不断的对外商品倾销的地方,只不过现在的东吴仍然是农业为主,没有太多的多余商品可以倾销:“纳贡,发放印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