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这个消息传到‘别列涅夫斯基’手里后,他既愤怒,又担心增援部队会被打了埋伏,于是,下令增援部队派出一个营,沿途急行军到十点,再揽地宿营,要摸清敌人是否已经撤离战场。
负责探路的这个营抹黑在森林里急行军,留意着周围的光亮,赶到了第二处战场。
此时,接到消息的‘别列涅夫斯基’已经确认,四个增援的团全军覆灭,而‘斯克瓦纳诺维奇’的骑兵师也凶多吉少,到现在都联系不上。
他召开了紧急会议,在将这个消息汇报莫斯科之前,要拿出一个方案,看是否撤回援军。
会议中,所有将官一致认为,敌人既然能吃到以机动能力著称的骑兵,那,出境的部队要多于五万,且战斗力非常强悍,哟啊不,不可能围歼得了加起来将近四万人的骑兵。所以,增援部队人数和武器并不占优,应该撤回‘达列涅夫琴斯克’固守,等待上面决定如何应对。
‘别列涅夫斯基’何尝不知道对方的部队人数不在少数,但不救援,他会遭到处分的,甚至丢掉性命。
在商议中,见大家的意见统一,遂拍板援军就地驻扎,那个营在明天赶到‘斯克瓦纳诺维奇’的近卫骑兵师驻扎地探明情况后,直接返回。大军也在明天早晨动身,返回驻地,固守等待指令。
他的指令算是救了这支大军一命,否则,一旦跟孟昭成接上火,能回来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饶河,此时跟过年一般,到处飘着吗肉香,一口口的大锅咕嘟嘟的翻着花,就爱那个那些马肉煮熟,在烘烤成干。
马肉虽然发材,并不好吃,但作为行军用的肉干却极为合适。这些,也是董库为了远程奔袭的部队准备的粮食,压缩饼干已经不可能运回哈尔滨了,虽然龙翔已经照常营业,但日本人不会放一箱方便面进入哈尔滨。和双城接壤的位置已经军管,不会有任何物资流入的,所以,他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备下行军用的粮食。
此时,原计划的战斗算是圆满告捷,但激烈的战斗却不为外界所知。他不想给赵尚zhi带来压力,不说到是有理由,可老毛子居然也继续选择沉默。并没有声张。
这在董库看来,并不是老毛子怕丢人,而是在酝酿,等待战争有了一定的结果后,在将复仇的理由搬出,堵住所有国家的嘴,这样,地盘也占了,再吐出来的可能就不大了。
董库判断的到是没错,老毛子正是存在这个心思,在国际上,他们是大国,并曾经遭受过列强的干预,所以,在没有结果之前,他们不会像弱者一样哭喊受伤了,他们要站稳脚跟在中国土地上之后,在将先遣军的“劣行”公诸于世。
董库可不管大胡子是怎么想的,他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迎接大胡子的怒火。作为董库来说,此时,他不会跟大胡子坐在谈判桌上,一个他没有政权,一个是弱者在谈判桌上永远是被压迫欺凌的角色。所以,他势必要让大胡子感觉到痛,心存顾忌,暂缓进攻脚步,那时,要是谈判,他为了先驱逐日寇,会选择接受的
第242章火龙
董库成功完成既定目标,他也同时得到了‘达列涅夫琴斯克’的援军停在了那片漫长的屠宰场附近,兵派出了侦察营,连夜赶路的消息,他拿着电文看着韩杰和邢远说道:“敌人的速度还不错,可惜,看架势他们已经意识到要救援的目标消失了,天寒地冻,没办法持久在外作战,否则,继续围困那只精锐的骑兵师,才可以将这支援军调到附近,可惜我们的人手不够啊,只能这样了。”
董库的连续可惜,邢远二人听出了他的胃口,邢远接过董库的递来的电文,看到是秘密潜伏暗哨发来的消息,遂说道:“队长,敌人裹足不前,老孟那里或许不用惦记跟他们接触了,那我们是不是出境吃掉他们?”
董库摇摇头:“吃掉这支三万人的步兵并不困难,只是战斗的损耗太大,不符合我们目前成长中的利益获取标准,而且也会将老毛子直接逼到跟我们大战的地步,这对于现在目前的形势来说也不妥,既然他们不来送死,那就让他们缩回去吧。”
韩杰一直没有说话,这时,他接过话头说道:“如果说震慑,目前我们利索的吃掉了一个有营地驻守的骑兵师,四个运动中的骑兵团,这份战斗力应该会让老毛子谨慎,收起狂妄,收起看不起中国部队的念头,重新审视他们的对手,这样一来,再将边境防御都给他炸毁后,他们会意识到,自己的家门已经大开,那,他们不会选择进攻。而是先看家,毕竟西伯利亚的这个大动脉沿线太长,又是海参崴的唯一陆路补给线,所以,我认为。他们会等,等力量聚集,等方便大战,才会发动攻势。”
“嗯。大鼻子并不笨,第一次迅速洗劫‘达列涅夫琴斯克’他们意识不到对手并不弱,这次吃掉他们的骑兵。用时才几个小时,这足以让他们谨慎起来,再拔掉边境防御,让他们看到这边有随时进攻的意图和能力,会选择防守的。”
董库自信的说道。
的确,董库的判断和邢远、韩杰的看法都没错。此时,斯大林在那座宫殿里,正皱眉苦思,半响,他吐出一口浊气下令道:“全力向‘达列涅夫琴斯克’沿线增兵,重点防御贝加尔湖沿线,那里是通往西伯利亚的咽喉。也是蒙古防线过来的路径,我们的敌人很强,没有绝对把握之前不要轻举妄动。”顿了下,他接着说道,“记住,封锁消息,对民众也不要提。”
他没有责怪‘别列涅夫斯基’,一场战役,一面蓄谋,一面不了解对手。在刻意的袭击中,损失在所难免,也因此得知了敌人的战斗力,这才是他最需要的。
“通知‘特斯洛夫斯基’同志,让他再跟日本人接触。务必要得到当时日本人修建的所有防御图,代价是要付出的,看看有什么办法将代价降到最低。”
他的命令为苏俄军队指明了方向,这也是董库需要的,需要他按兵不动,在连续袭击边境后,董库相信,大胡子会更加谨慎,中规中矩的审视对手,等待开化后再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