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老赵深吸口气说道:“我知道你的担心,这点我向你保证,绝不会让心志不坚的人接触到这些,给你的队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这我相信。”
董库点头认同,接着说道:“既然你奉命驻守娘子关,如果你赶到那里,娘子关失守的话,通过密语电台,召集我的部队协助你夺回来。”
“好!”
老赵知道董库手底下兵的战斗力,他意气勃发,有了保驾护航的友军支援,他不再担心老蒋会出尔反尔,再包了他的饺子。
交接的工作极为顺利,董库将齐齐哈尔的所有便于运输的山炮和野炮都让老赵带走,他只留下了所有的大口径火炮,这些笨重,难以运输的火炮。
老赵要过穷日子了,自然没有拒绝,他的运输大军接到董库带来的一万匹充当运力的战马后,已经有能力将所有的物资携带。这些物资当然不是运到娘子关的,这些物资和车床一类的将会进入甘肃,进入根据地。
高炮,董库同样让老赵带走了大部分,但严令他,那些高炮的炮弹不得外流,一旦外流,对于今后的发展将起到莫大的阻力。
老赵自然知道,要不是董库说让他带走大部分高炮,他都不准备携带了,只带高射机枪和机关炮。不过,他也知道大军在路航刷那个难免会受到日机的袭扰,没有防空手段还真不行。
在董库跟老赵交接的时候,关东军那里已经平静。
连番损失了大量的飞机,终于让对方停止了进攻,对于关东军来说,成本是高了,但起码后院暂时没有了威胁,所以,他们在向大本营申请进驻飞机的同时,再次加大力度修缮防御,将火炮隐于坑道内。弄出了土木的要塞体系,针对之前的一些弊端。在坑道里重新添置了耳洞,便于士兵躲避炮击。
也正因为如此,十天半月,他们不会有任何动作。他们是不敢出击的,虽然这里云集了五个师团了,但对方的野战能力他们还是打怵,所以,按着防守计划。将自己缩在乌龟壳里,不再动弹。
就在董库和老赵交接的时候,日军除了跟阎老西大战外,已经快速突破了沧州,越过保定,打下了石家庄,一路向德州挺进。一路直扑娘子关,试图攻进山西,回头对阎老西两面包围。
在中国大地狼烟四起的时候,国际社会也对老蒋的呼吁惊到。日本人居然真的动手了。于是乎,世界的目光都转向了这个落后,但却物产丰富的肥羊上。
老美的观点极为简单。就是观望,适度的给老蒋一些援助,将他从红色政权的边上拉走,至于压迫日本,老美绝没那个想法。日本如果能够吞掉中国,他旁边的苏俄绝不会袖手旁观。毕竟中国境内还有一支红色政权的部队,似乎,苏俄也不会让日本人安睡榻前。所以,老美的意思就在于此,让两方潜在的敌人大战,至于战场是哪里,跟他们又没有半毛钱关系,只要从中能够渔利就好。
只是老美并不知道,苏俄到现在还着和先遣军大战,而蒙古的陷落,外界一点消息都没有,就连哈尔滨那里留下的观察员也并不知道苏俄在某种程度上暂时跟日本已经达成了协议,虽然不是攻守同盟,但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吃掉黑龙江的部队。
英国、法国等列强也赞同老美的决定,他们在声援老蒋的同时,不遗余力的兜售自己的淘汰设备和武器,说是援助,还不是发战争财?而且还雷声大,雨点小,谴责多与行动。
到是老希对这事不这么看,已经紧锣密鼓的张罗着扩张的他,似乎嗅到了机会来临的味道,有那家武器公司的承诺,他就要收到海量的物资,而根据情报,东北黑龙江的先遣军队伍装配的武器是目前世界一流,他们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除了在火烈鸟的改装仿造上下功夫外,坦克已经接近无敌,正在量产,连铁拳的改型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相信不久,铁拳的性能就会提高。而最关键的就是狙击枪和克里斯蒂安看到街道上先遣军背负的ak54,这款枪械的照片已经摆在了老希的办公桌上,让老希对于那款狙击步枪的性能非常的关注,对这款明显是轻机枪替代品的冲锋枪也是大感兴趣,他下令全力研制新的枪械,给部队换装。
苏俄大战先遣军他也同样没有消息,这事件在双方都封锁消息吗,闷头大战中,一直不被世界知道。如果老希知道苏俄在跟先遣军大战,他绝不会放过打垮苏俄的机会,干掉这个北极熊,或许,会提前对苏俄动手也未可知。
这些动作都预示着,其他国家在发展中观望,等待再一次分割世界蛋糕盛宴的来临,而老希,则在紧锣密鼓的狂敛钱财,大跨度的向扩张的目标迈进。
董库并不知道世界的具体变化,他在跟老赵交接的同时,已经下令坤甸集结部队,向海南进发,同时,下令在海南岛建立物资补给站,将足够大军食用的压缩饼干运往哪里囤积。
海岛也接到了命令,所有的机器全部运转,一批口径缩小成为的ak正走下生产线,进入检测车间。
跟日本人战斗,子弹的补给是大头,董库不会让战士背着两种子弹去跟日军战斗,那样,补给会出现压力,而子弹通用了,除了枪榴弹和压缩饼干是必须补给外,剩余的就是炮弹火炮之类的了。
而现在,董库在海岛上的火炮研制已经超过了哈尔滨,毕竟那里资源充足,还有不间断的购买物资流入,所以,他们自产的自紧技术的火炮已经批量,此时,已经装船,绕道吕宋,赶奔海南岛。
唯一的一艘实验型潜艇也出海了,跟着运输大军,暂作护航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