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铁血抗战918> 第1975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75章

而海岛上,天然气灶已经成功设计出来。并将那里油田产生的伴生气压缩,使用液化气罐灌装进行使用。而坤甸,就在努里湾不远的陆地上,勘探资源的地质小队找到了一个储量不详,但肯定不会少的纯气田,这也是董库为何将那里的燃料换成天然气管道的原因了,既节省储气罐的麻烦,又可以简便而绿色。
这个设计还是一般,毕竟是新生事物,是那些外国技术人员想不到的,也没有见过具体的实物,脑海里就没有个准确的概念。
可楼房里的可冲洗抽水马桶,那新颖漂亮的设计,体积的减小,配合那些洗手间的水龙头,淋浴喷头,热水系统,排污系统和整体的城市排污管道和净化池,这些,就连伦敦都没有,毕竟只是60年后才普及的的东西,虽然冲洗式码头是英国人发明的,但也只是局限在一部分上流社会的房间里才有,且不系统。
而这个整体设计为他们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城市建筑的方向,让他们耳目一新的同时,脑海里都能浮现出这座舒适便捷,卫生的城市居住会多么惬意画面。
交通,休闲,步行街,餐饮,这些的设计更是让他们闻所未闻,毕竟这是几十年后的东西,这会他们当然没有见过,也想不到了。
虽然这个年轻的设计师大多的时间是画一个平面图,说出一些构思,但这些有着扎实建筑设计知识的技术人员却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完善一个想法,或者是一个设计,然后在整体中协调,并让他们跟欧洲的建筑理念,下水道系统结合起来。
八天的忙碌,他们一点也不疲倦,反倒是一个个兴奋的跟打了鸡血一样,满脸的胡茬,但精神头十足。
如此拼命也是没办法,毕竟坤甸那里已经开始动土,开始修建大框,一些厂子已经选址。这些设计的大框已经随着那架还没起名的B-17轰炸机去了坤甸,他们要尽快的拿出整体设计,好让那里的工程不至于停下来,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这个设计是在哪实施,或者说已经开始实施。
董库的设计包括照明等很多都需要新的产品,很多都是各国都没有一的,但董库告诉他们,只要设计出来就行,产品不用他们关注。
左伯阳跟着董库熬了八天,都是简单的眯一会,他深深的被这些技术人员的疯狂折服,被董库那层出不穷的理念和方案折服。就连柳败城,也忙里偷闲,不时的进入这个会议室改成的设计室里,看着已经画出来的立体城市图和正在用制作沙盘的方式制作城市实景的那几个大沙盘。看着这些新颖的楼房和设施,憧憬的东问句西问句的,满是期待。
董库并非是只跟这帮人熬着,他还要设计防御体系。这个只能他自己**完成,那几个这方面的人才不过是完善他的设计而已。有些设计他们并不懂,也理解不了,但都不争辩,因为他们不是参与设计,而是辅助的。
到了第十天,整个城市的设计已经全部出炉,包括每一栋楼房的设计,都已经完善,总体的数量谁然不多,但一座座容纳五十万人的小城市已经成型,随后只是继续扩大而已,暂时来说,这个面积已经满足了鲜有的人口还用不了。
当这一卷卷的设计图被搬上轰炸机,并轰鸣起飞的时候,那些参与设计的虽然不知道飞机起飞,但都期待着什么时间能够见到这座全新的新城。
新城的设计成功也预示着先遣军的核心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安置在了坤甸。这里有着董库科技核心,有着董库生产核心,有着储量庞大的粮食和压缩饼干,有着已经开始建造的秘密潜艇基地。未来,还要有深水海港和造船厂。至于坦克飞机等武器生产,那自然少不了,这里,将会在短短的几年里成为一个高科技的核心,囊括生产和设计开发等。
这里虽然矿产并不多,但那也只是相对一些大矿而言,所以,一些厂子都可以直接在这开采,不过,董库并没有那个打算,这片未来如何先不说,他深知一些资源的不再生,所以,他除了开发这里的油气资源,就没有打算开采别的。
他相信,这里建成的一天,将会把坤甸,这个被誉为东方威尼斯的古老城市彻底比下去,以现代化的标志性城市取代坤甸。
董库忙碌的这些天里,先遣军有条不紊的训练,调动,让老兵里换上部分新兵,抽调部分老兵进入进攻序列。大家都非常的卖力,都非常的兴奋,他们就可以开始攻打吉林了。只要开战,吉林的日军将会被快速击溃,预计一个月的攻打不会持续那么久,他们相信,最多二十天,他们就能打到大连,打到鸭绿江畔!
第716章进攻倒计时
董库的设计送走后,他马不停蹄的在各部队之间穿梭,在寒风中乘坐直升机来回奔波,查看各部的准备情况,查看扎拉夫尚附近沙漠里油田钻探的情况,查看狗蛋换下部分的精锐,整体防御情况,为进攻日军,防御俄军反扑,两线作战做着最后准备。
这期间,大批的弹药和物资源源不断的运抵狗蛋整体防线,为这里守住苏俄进攻打下基础。
董库有理由相信,苏俄注定会反扑,大胡子绝对不会放任大片土地被自己占领,那样他的统治都是问题,不反扑,绝对说不过去。
这些天里,各国都极为安静,上海租界里,那些走了老板的厂子被接手后,已经照常开工,租界里的安定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上海的先遣军也极为安静,除了奔赴杭州,取道广州的火车日夜喷吐浓烟,运送着一批批的的学生和青壮奔赴海南岛,分流向坤甸和月牙岛外,再就是张家口进入蒙古那里,天天的链轨卡车轰鸣,一车车的人在寒风中奔赴蒙古,准备进入土地肥沃的贝加尔湖区域,和中亚区域。
海参崴那里,外兴安岭已经搬进了大批的鄂伦春族,连黑龙江流域外,也落户了很多的仙人柱。那里曾经就是他们的家园,只是被沙俄占领了而已。
苏俄,此时却出乎董库余款来哦,除了不打算的增兵,大炮以层层的构筑阵地,周围修建临时机场,坦克成片停放,做出的是防御态势,却并没有进攻的打算。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