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6章
董库在哈尔滨随着最后一批物资和人员离开后,直奔海参崴,查看那里的补给线路。助于安顿那些搬迁的,有柳败城手下的管理部门,不用他操心。
正在赶奔海参崴的直升机上,董库接到了虎牙的密报,他们发现了日军的驻扎痕迹,找到了大军行进的方向。
而现在虎牙所在的位置是直升机已经不能再飞的高寒地带,青海。
让董库不解的是日军为何没有在兰州停留,也没有在西宁停留,而是已经过了荒无人烟的地区,出现在玉树县附近。
玉树虽然还算不错,是澜沧江、黄河、长江的源头,但驻扎几十万日军,连带那些带走逇侨民和汉奸,还有民夫,加吧加吧百万都多的大部队,还是有点狭小,毕竟贫瘠。
难道日军准备顺着澜沧江走湄公河进入南海?
董库在飞机上看着地图,眉头紧锁。
那里虽然标注的不详细,但他知道那里的地理情况,那里平均海拔四千多米,高原反应是非常厉害的。
而且根据虎牙战士传回的信息,他们已经看到了大面积的坟墓,简易坟墓,显然都是那些受不了高原反应死掉的日本人或者跟随的。
日军到哪里绝对不会有退路,别说高原反应让他们会折损大批人员,单单物资这一块,就不足以让大军生存,毕竟那里太落后,他们跟进入原始社会区别不大,连供电都是问题。
左伯阳不知道那里的地理情况,看了电文也没发表意见,他只有一个想法,日军能够做到的,他们一样,别说四千米海拔高度,就算追到天上,也不会放过那些日军。
董库直到飞机降落在海参崴,也没有想明白日军这是为何。怎么会向那里进发,而且根据虎牙战士传回的消息,他们在那片区域就没有停留。路上的牛粪马粪遍地,却没有卡车的痕迹。显然是用牲口运送着携带的物资。
过了玉树县,董库知道,那里将是不毛之地,山高荒凉,日军连生存的可能都没,单靠自己携带的那点粮食,他们吃不过夏天。就算吃过夏天,那秋天怎么办?
再往前,就是**了,那里生存的问题倒是可以解决。可一路上没有道路,他们怎么行走那六七百,上千公里?
那可是修路都困难的地方,他们携带辎重,真难想象他们怎么走打拉萨。显然不太可能。
董库深知后世修筑拉萨公路的困难,那可是历经了数年,死了无数的战士才用鲜血铺就的天路。日军的技术虽然比那会的解放军强,但也强不了太多。
研究了半个多小时,董库终于放弃了。他得知日军已经进入高原。他没有下令进行空袭。那里的地势仙子阿的飞行员和飞机都不能胜任,那里的寒冷可是比黑龙江低得多,况且还有高原缺氧。
所以,他要确定日军的最后位置,然后用步兵进行绞杀。他相信,没有中心武器的日军,想挡住全是狙击枪的半自动,那是做梦。
此时,日军的行进队伍依旧前进着,绵延了数公里。队伍里,因为携带的侨民和一些非战斗人员,行进的速度在进入高原后,就已经非常缓慢了,一天才三四十公里。
这会,那些原本想着跟日军享福的汉奸们可倒霉了。他们在艰难的行进中已经被划为了劳工行列,在日本人眼里,他们是卑贱的,他们不应该享受跟皇军一样的待遇,浪费皇军珍贵的粮食。
起先,在兰州附近,日军对这些汉奸还算客气,到进入了刻高原后,他们露出了魔鬼的爪牙。
汉奸是携带家眷和财物的,并且自己也带着粮食。粮食,日军并没有动,他妈呢还可以自己在路上做吃的,并且不用干活。可到了高原上,那些憋了多日的日军再也忍受不住,将汉奸的家眷当成了泄.欲的工具,那些汉奸的困难就此来临了。
一个会日语的翻译官,满脸淤青的无神跟着行进的队伍,他背着两杆枪,两杆三八大覆盖,而他的三个老婆已经被蹂躏的只剩下一个了,还没有了人形,同样披头散发,衣衫不整的跟着他的身旁。至于那些跟班,早就被撵到后面劳工队伍里,跟着一起扛物资,推马屁股了。
他被两杆枪压得喘不过气来,但他不敢停。他知道,一旦被打伤了,在这高寒的荒凉之地,那是必死无疑。几天的折磨,此时,他再也没有跟着日本人享福的幻想了。
相同的情况在整个队伍里比比皆是。那些日军疯狂开始后,在无人顾忌。他们将汉奸的财物洗劫一空,甚至连钢笔都不放过,粮食洗劫一空,让他们跟着劳工吃着一阳台的杂粮窝头,干着一样的活计,当成了牛马来使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