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8章
冈村宁次虽然没有成为掌控这支精锐的指挥官。但他并没有什么抵触,他非常清楚,所谓压力大,那不是空话,一个弄不好,自己就要葬送这里。与其说出谋划策。不如说是自保。
于是,在东条英机话音落下后,他率先站起来说道:“我们的部队数量是够了,那些藏民,一个月的训练也可以上前线,利用山岭阻击敌人。可我们的武器生产因为这里条件实在落后,所有的都要建设,恐怕三两个月无法让弹药生产出来,我们要做好最坏的大蒜,迎接残酷的战斗。”
他话音落下。板垣征四郎接过话头说道:“恩,岗村中将说的没错,我们的处境堪忧,不知道岗村阁下有什么好办法熬过弹药不足的这段时间。”
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严峻的事实,他们的的弹药是用一些少一些,大不了多久。毕竟没有后勤补给。所以,在冈村宁次说话后,目光都转向了他,看看他有什么策略。
见目光聚焦,岗村宁次沉吟了下说道:“我认为,我们抵触险恶环境,我们的士兵体力上无法进行剧烈奔跑,这里氧气稀薄,既然我们的士兵无法承受,那先遣军也会同样。所以,我的方案是在那曲东面二百公里开始,设置层层阻击阵地,阵地的规模不用太大,用山体。抠出仅容十几人的山洞,隐蔽好,地形选择立于防守不利于进攻的位置,储存食物和水,还有取暖的物品,常驻里面,时间一个月。过了那曲,才是真正需要防守的阵地。这些地方利用藏民对于山地的熟悉,层层构筑阵地,没有重炮,先遣军的炮击优势起不到作用,对于我们防守,是相当有利的。”
“这样,坚守到武器弹药可以生产问题不大,而我们的火炮,就是先遣军的噩梦,毕竟他们的运送不会由我们细致,我们的山炮和野炮就足以构筑起无法逾越的防线。”
“那您的意思前方那些零散,互不相连的山洞即便敌人过去也不出击,只是在里面射击?”
一名师团长狐疑的问答道。
“是的。”
冈村宁次阴险的笑了笑:“这些钉子足以让敌人头疼,全部肃清就要时间,放过,他们还不敢将后背留给那些山洞,山高陡峭,清理肯定麻烦。”
在座的心里都冒起一丝凉气。他们都明白,冈村宁次这是用了敢死队,钉子一般的楔在沿途的山梁山峰上,让敌人耗费大量的精力来清剿。
不过这倒是个可行的方案,起码有效的延缓了敌人前进的速度,等他们肃清沿途几百公里,再来一个硬碰硬的阵地战,在这氧气稀薄的地方,战斗没有想象的那么快捷,会拖很久,拖到对方拖不起为止,那样,他们就站住脚了。
这个方案大家都觉得可行,在这个基础上,又将一些细节细化。但宗旨就是i这些的山洞各不相连,**作战,避免敌人顺着山洞将其他节点攻破。
会议很快通过了这个方案,日军在会议结束后,在先遣军越过包头向兰州挺进的时候,就开始了动作。
董库这会并不知道敌人的动作,虎牙战士也不可能听到这些会议内容。他在抵达西宁后,开始着手安排适应训练。
初次上高原的战士们这才知道他们的身体有多差,而且体力越好的,越容易气闷,个怪异的现象让所有人都不解,但还是严格的按着适应训练开始从北侧,慢慢向青海湖挺进。
沿途,走上十几公里就休息,取暖,喝热粥,严禁吸烟,严禁喝酒,不许跑动,一个个跟老头老太太逛公园一样,一天连二十公里都走不到。
在这里,那些管理者已经够不上了,空有政斧,却办不了政斧的事。这里民风彪悍,汉藏混居,还有蒙古,和哈萨克人,维吾尔族人。但在漫山遍野的大军面前,所有的不满和想法都被憋在了肚子里。
倒是有一点让这些人心里稍安,前段时间日军过境虽然没有来西宁,也到青海湖,但兰州以向玉树的方向却是尸横遍野,十室九空。那些不论是什么民族的,只要是那就年轻人,一律都被日军抓了劳工。岁数大的则全部在大军离境后,被处决。东西,自然一样不剩,都被大军带走。
而先遣军,一路秋毫无犯,虽然语言不通,可这些人都面善不说,最关键的都是汉人。
在董库大军向青海湖行进的时候,慢慢的接触了一些当地会汉语的,或者本来就是汉族的,充当了向导,为大军带路,解决一些先遣军无法出面,也不好解决的问题。
不过,即便没有向导,大军不进入村镇,就不太容易起摩擦,所以,他们快到青海湖了,也没有麻烦发生。
西宁,所有的机械给部队原地停留,在野外构筑了营地,在慢慢适应高原的同时,为直升机清理停机的位置,构筑简易的机场。
这里,不用什么平整土地,直升机在还冻着的地方降落,根本就不存在问题,至于要就爱你给杂草,树木,积雪清理出来就得。
成片的飞机降落在了这里,随之,短暂的适应后,那些运输机开始返航,分批的直飞蒙古,为这里准备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