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铁血抗战918> 第2506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06章

战役最关键的是航母的飞机作用不大,还因为航速被意大利的战舰追着打,导致最终连续损失快速战舰的情况下,被赶进了潜艇的伏击区域。遭到了重创。
这次海战让世界的阵营立时发生了变化,倾向于轴心国的一下偏多。原本保持中立,但暗中支持盟军的国家调转了风向,开始真正的保持中立,再度观望。
海战的大捷将英美优势的海军力量重创,虽然没有击溃,但在海上防御的力量立时减弱。连德国的舰队也感觉到了压力陡然一轻。
而意大利,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同样没捞到好处,近四十艘的战舰和潜艇的损失。让他们短时间没有力量离开地中海了,仅靠那些战列舰是不行的。
英美联合舰队吃亏的原因非常简单,他们错误的估计了意大利战舰的速度和防空力量。再加上火炮,人家能够抢占t字位不说,射程还远,远远大于他们的火炮射程。快速战舰出列,就会遭到对方优势火力的覆盖,不出咧,就要在炮击中忍受煎熬,一个不小心被穿甲弹击中要害,两万米外一样被击沉。
战舰的惨败让美国陷入了不得不收缩防御,加快生产战舰,以图再战。可国内的经济危机已经一发不可收拾,无数的财团遭遇袭击,总部被洗劫,人员被屠戮,让罗斯福不得不放弃所有,先行稳定局势。
部队进驻了各个城市,全国进行戒严。那些在私募和楼市倾家荡产的人们,在这些天里没有断了自杀。他们活不下去了。而没死的也沦为了乞丐一般,吃饭都要变卖随身物品。
跟董库预料的一样,唯一保存,但人却重伤住院的欧亚发展银行成了罗斯福的唯一救命稻草,经过连续三天在医院进行磋商,欧亚发展银行再度拿出二十亿美金来救市,并跟还有余力拿出十亿的盛通一起,掌控了美金管理委员会,掌控美联储。
老摩根也还有力量,在最后关头,他也加入了这个行列,拿出没有被洗劫到的五亿美金,加入了救市的行列。至于自身的损失,他们暂时没有地方要了。只能寄希望于能够盘活美国经济,再赚回来了。
但萧条是阻止不了的,如此多因为楼市而破产的行业就跟好多米诺骨牌一样,快速波及其他行业,在动乱的推动下,无数投资者离开的情况下,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商铺里的商品无人问津了,工厂满仓库的成品堆积着,没有人购买。矿上也停产了,冶炼,加工,所有的一环一环的企业都相继停产,更有无数因为债务直接破产,失业的人群到处都是,一堆堆的寻找工作,但却找不到开工的厂子。
连旅馆都受到了冲击,住宿的客人锐减,消费也瞬间低迷,让一个个老板望着门可罗雀的凄凉,长吁短叹。
焦头烂额之后,罗斯福终于知道了两个祸害坑了美国。一个是之前火爆的私人投资公司,骗走了几十亿的美金,让无数的人破产。另一个是楼市,不但用预付款的形势骗走了数亿美金,还坑了那些材料供货商,让他们血本无归,彻底破产。连锁反应下,更多的债务往来公司被波及,所有的资金链彻底断掉,导致出现了比30年还厉害的经济风暴。
但知道又如何?只能是一面维护治安,一面开始推行新政,刺激市场,希望尽快回复市场的低迷,走出萧条。
在美国陷入了经济危机,并波及全球的时候。数以百亿的美金凭空蒸发了,美金一再贬值,短时间难以恢复。
而这时,苏俄跟德国的大战已经陷入了胶着,大胡子也发狠了,在油料和物资充足的供应下。不断有连训练都没经过的新兵进入战场,向莫斯科,斯大林格勒等地填充兵力,跟德军在城市里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争夺,惨烈而血腥,让这些地方成了真正的绞肉机,每天都有成千的人死亡。
更因如此,无数的火炮和武器被德国缴获,填补了德军的大量消耗。德军的进攻也无法在不断的死亡交换中打破僵局。他们的锐气在被磨没,难以发挥快速的突击优势,陷入了胶着的添油战术里。
跟苏德大战相比,北非胜利的英法联军在战舰失利的情况下,开始着手开辟第三战场,计划在西班牙开辟新的战场。
佛朗哥在开战后一直摇摆不定,最终看到德国打进了苏俄,胜利在望。他出兵攻打了丹吉尔,试图收回被英国控制了两个多世纪的直布罗陀。
之后他出动了长枪党。组成了蓝色军团,穿着德军的制服,奔赴苏俄作战,但还留了条后路,说自己并不不等于站在德方参战。
这些让丘吉尔很是恼怒,他之前就为了避免西班牙倒向德意。对西班牙大力的支持,不论是经济还是物资,都相当大的力度,让其依旧保持中立。而现在居然秘密出兵进入了苏德战场,帮助德国打苏俄。所以,他要将战场放在西班牙,让西班牙做出抉择,是靠向盟军还是德军。
虽然西班牙出动的是志愿兵,但他不敢让直布罗陀变成德意控制的区域,那是进入地中海的唯一途径,一旦被控制,意大利等国就等同多了一道天然屏障,那对于盟军来说,是很大的障碍。
就算他理解西班牙打苏俄的原因,苏俄就是支持他们国内左翼力量的后台,但他不允许西班牙倒向德意,那太危险了。
这个计划能否实施,德国会不会从法国出兵进入西班牙,他现在也说不好,他一边继续封锁海路,一边开始着手准备,看看西班牙的反应。
此时唯一战局明朗的到成了印度,印度已经三分之二落入了先遣军的手里,而日军,在先遣军的驱赶下异常顺利的打进了巴基斯坦,并在短短的一个月里占领了巴基斯坦全境。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