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其实,想要跟自己的法宝达到天人合一,并非一件易事,有的人穷其一生也未必能达到这个境界,所以杨坤现在对自己法宝的熟悉程度还算是不错了。
不过,杨坤现在忽然有了一种感觉,那就是他跟自己法宝幽冥碎元梭的契合程度还可以提高。
于是,杨坤缓缓闭上了眼睛,用心去感受幽冥碎元梭的存在,渐渐的,杨坤感觉到了幽冥碎元梭的一些思想,现在的碎元梭在他的心中,不再是一件只会杀人的冷冰冰的兵器,而是一个具有喜怒哀乐,一个会撒娇的孩子,一个也需要杨坤用心去抚慰的婴儿。
此时此刻,如果是换做别人,恐怕早就急得跳了起来,哪里还有闲心去管一件法宝这样的死物,不过世上具有杨坤这样的定力的人确实没有几个,试想一下,如果火烧眉毛了,你还能稳坐泰山吗?
静下心的杨坤,渐渐的感觉自己已经融进到了幽冥碎元梭之中,此时此刻,幽冥碎元梭就是杨坤,杨坤就是碎元梭,不分彼此。
幽冥行者也察觉到了异样,只见杨坤闭目养神一动不动,但是杨坤身前的幽冥碎元梭竟然越来越亮。
忽然,杨坤大喝一声,猛然眼睛一睁,直接化作了一道光融进了幽冥碎元梭之中。
下一刻,原本只有九寸长的幽冥碎元梭忽然极光一闪,变成了九尺之长,嗖的一声朝幽冥使者爆射而去。
幽冥行者惊呼一声,道:“天人合一?怎么可能?”
第一百五十四章 吞噬剑气
下一刻,天人合一之后的杨坤如同一只飞剑已经逼到了幽冥行者的身前。
所谓天人合一,就是主人跟自己的法宝或者武器真正的融合在一起,心意百分之百的相通,随心所欲,如鱼得水,此时此刻,剑不再光是见,人不再光是人,剑即使人,人即使剑,不分彼此。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其实,天人合一的说法,杨坤在地球上的时候就有所而闻,天人合一不光是修炼者特有的一种东西,其实普通人只要方法正确,也能够做到,包括正在看小说的你。
天人合一没那么难,如何做到?
用地球上古人的说法给大家解释一下,古曰天人合一,用现代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有限的个体,去连通无限的整体。
其实天人合一没那么难,与其说是信的问题,不如说是做不做的问题,做自然就可以到。
有点罗嗦,不过还是先举下例子。
以内家传统武术为例,先要学会练功,整劲身法等上身了以后还要学会如何用所谓打法,就是在比武技击之前,要瞬间调一下意识,调这个意识说白了就是一种更稳定的脑波,古曰定力,这个是比较初级的算是会练会用了。
更高级的是,无时无刻都是这个精神状态,在较专业的清末民初时代,行坐卧都是这个状态,就很难被偷袭到了,祖师李洛能、董海川、杨露禅、孙禄堂、宋世荣、郭云深、车毅斋、王乡斋、尚云祥、孙存周等等高人前辈们总之那个时代杰出的基本都未离这个基础。
上面这个状态做久了会出现一个连接,这个连接可以让能力又有更上一层质的飞跃,就是天人合一,定的量变会引起质变,初级的是调意识,高级的无时无刻如此,两者的差距是基本是没练过的和练过的差距。而天人合一和后者的差距基本上比这个还大,因为面对天人合一的个体其实是在面对整个体的一部分。
又比如一般各个时代中社会上各自领域金子塔拔尖的人们,除了他们的自律、贡献、道德之外,共同点还是比较“无我”,这个就比较类似上面的“无时无刻”,如果暂时没有特别强力的因缘,下世很多会投生天道,因为他们的精神层面比较连通符合更深层次的世界法则。
上面的例子的方向上都是一致的,但是,效率上对于天人合一,不是很利,也不是完全符合佛门命自我立,道家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意识形态,故下面介绍下比较速成此生天人合一的具体方法。
第一,要心性上的静定稳固。就是说心性上对于纯粹的静、定,要有非常惯性的延续。
第二,速成的重点在这里,在一的基础上,静定的基础上,观想整个身体变淡且稳定,内家武术中的易骨是在静定的情况下支撑站桩来强化筋骨,但是这个纯粹是服务止戈的,其实最初达摩祖师的初衷显然是淡化,而不是更加执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