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常瑞青点点头。对廖仲恺笑道:“现在中日俄整个就是一部三国志,都想着让另外两国大打出手。自己好收渔翁之利。不过总的形势还是对咱们有利的,日本拿下了俄国远东两个省的几十万平方公里。现在又得陇望蜀,他们和苏俄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所以,这个渔翁咱们是坐定了的。”他扭头看着蒋介石:“J石兄,你说是不是啊?”
蒋介石点点头道:“大道理上是这么回事情,不过日本、俄国也不是傻子,他们都想拉咱们下水。在远东共和国的问题上,日本就是采取这样的政策……不停地怂恿我这个东北边防军总司令把手伸进那个什么远东共和国!而我这个东北边防军总司令也只好想办法应付他们一下,就在黑龙江北岸建立了两个很小的移民点,没有多少人的,如果苏俄打过来了,我就把他们撤回来。”
说着他好像想起了什么,突然将犹疑的目光投向了常瑞青:“对了,远东那里好像还有你一个的赤色旅衍生出来的武装!他们现在占据了黑龙江北岸的比罗比詹,这段时间还有不少原来间岛地区和滨海省的朝鲜人和中国人跑到他们那里去了……耀如老弟,你可别告诉我,你对此是一无所知。”
常瑞青皱眉想了一下,淡笑道:“这个我是知道的,不过是下面的人误打误撞走到这一步的。对他们,我也是鞭长莫及啊!不过嘛,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远东共和国的地盘上本来就有不少黄种人,现在不过多个十几二十万的,苏俄总不会为了这个事情和咱们翻脸吧?我们华人,还有朝鲜人,蒙古人都是苏俄国内的少数民族,他们那个主义可是要保护少数民族的。”
他的这个话其实也不都是瞎话,那支由胡卷帘、蒋春林,还有赵家两个女土匪,还有一些朝鲜志士和红俄地下党人领导的杂牌武装,居然能在远东共和国打下一块地盘,也的确让他大感意外。看来远东那里还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局面。
而且这支杂牌武装居然还自说自话搭上了日本人的线,日本人或许是想利用他们拉中国下水,或许是想给中日(朝鲜)边境上的那不怎么听话的朝鲜人找个出路,反正是没有在意他们同中G和赤色旅的关系。让他们在比罗比詹那里安顿下来了,还指示远东共和国的最高执政官谢苗诺夫封池大亨和胡卷帘当了比罗比詹州临时政府的正副执政官。而常瑞青之前忙于指挥北伐战争,似乎也放松了对这支成分复杂。又入了外国籍的军队的控制。
也许我们的常大革命家也想借助日本人的力量,增加远东共和国领土上黄色人种的数量!他可是很期待一个黄种人(主要是中国人)的远东苏维埃加盟共和国出现在未来苏联的大家庭中……
而这时在原来的俄属远东境内,现在被中国人称为远东共和国,被日本人叫做鲜卑利亚共和国的地方。其实早就乱成了一锅粥。这个国家从挂牌成立的那一天起,局势就混乱异常,他们的最高执政官谢苗诺夫和政府总理霍尔瓦特压根控制不住局面。
这两个家伙的军队在嫩江会战中被蒋介石打光,谢苗诺夫还当了俘虏,最后还是蒋介石派兵护送他们二位回赤塔执政的!不过蒋介石也不是什么好人,他在送谢苗诺夫和霍尔瓦特,还有他们的哥萨克军队回国的同时。却将被俘的一万五千多个俄国籍的蒙古人扣在了手中,又从这群俘虏里面找了个蒙古人的的头头。名叫丹毕坚赞的当他们的总司令。
在1919年2月初的时候,丹毕坚赞获得蒋介石的准许,带着他的一万五千蒙古大军回远东共和国去找谢苗诺夫的麻烦了。没多久就在阿穆尔省和后贝加尔省打下一大块地盘,3月底的时候还一度带兵攻打过远东共和国的首都赤塔。不过没有得手。
而且远东共和国的领土上也不止这一个军阀,在海参崴事件之后,俄属远东的土地上就出现了失控的苗头,到了嫩江会战后,俄属远东更是出现了权力真空!包括GCD人。社会革命党人,孟什维克,还有那些布里亚特蒙古部族在内,所有叫得上名号的势力都纷纷拉武装搞割据。当然其中就有胡卷帘、池大亨他们所领导的“阿穆尔自治军”了。
他们这个阿穆尔自治军,现在能掌握的地盘其实就是以比罗比詹城为中心的一小块地盘。大约有三万多平方公里,紧邻着黑龙江。和中国也就是一江之隔。这里原来是中国领土,根据1858年的《瑷晖条约》割让给俄国的,不过这块地盘上却还有一些黄皮肤黑头发的局面,也不知道是什么民族的?此外就是一白皮肤的俄罗斯人,基本上都集中居住在比罗比詹城内,胡卷帘、池大亨他们带兵打过来的时候,他们都沿着西伯利亚铁路线向西逃跑了。接着这个“自治军”又想办法从中国境内招募了一些移民(主要是间岛的朝鲜人)来此居住,还给他们分配了土地,所以现在这个比罗比詹州(原来大概就是个县,胡卷帘他们自说自话就改成了州)现在基本上就是黄种人的天下了。
自治军的人数,现在大概就是一万人上下,编一个师都不怎么够,不过为了满足一些人的官瘾,就有了两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的名号。其中一个步兵师是以朝鲜人为主,大概有三千多人,装备是最好的,都是一水的日本造,训练也不弱,军官大多还是日本士官或是大韩士官的毕业生,池大亨是他们的师长;另一个步兵师则是以中国人为主,装备和训练都不怎么样,兵力不到四千,师长由胡卷帘兼任;而那个骑兵师的师长就是赵嬷嬷母女(一个叫师长,一个叫二师长),这个师人数最少,大概就两千六七百人,主要是原来东北境内的马匪,现在也没有什么纪律,不过战斗力却是最强的。靠着这群敢打敢冲的“悍匪”,这个自治军倒也在纷乱的远东共和国境内站稳了脚跟,眼下的日子也过得蛮滋润的。
不过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自治军三方面的头头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其中胡卷帘、蒋春林这些赤色旅和福建陆军出来的人物,其实是不怎么想留在远东的,都盼望着早点回国,或者干脆把比罗比詹划入中国的版图。对于当远东的官,实在是没有一点兴趣。
而赵家母女的小算盘则是趁着能抢多抢一点……等攒够了赵嬷嬷的养老钱就回国,那个骑兵师就给赵嬷嬷在黄埔军校念书的儿子带,赵三妹嘛,呃,想办法在常总司令府上找个位置,以后姐妹齐心什么的了。
至于池大亨他们这些朝鲜人却是最爱远东国的,他们已经当了一回亡国奴了,好不容易有了新国家,可不愿意再亡一回了。所以当他们听说高尔察克的俄国临时政府江河日下,苏俄大军很快就要打过来的时候,也是最为惶恐的。这段时间池大亨更是隔三差五就往已经成为日本领土的伯力跑,去找他的那些日本士官同学打听消息,他眼下可就盼着日本帝国主义发兵援救远东共和国呢!
第二百四十六章黄金的代价
池大亨大步地走进了比罗比詹城内,由一座东正教堂改成的阿穆尔自治军司令部。他这个狂热的反日分子,现在居然穿了一身日本式的土黄色军装。还扛着一个日军少将的肩章,拎着一把东洋刀。如果不是年纪太轻了一些,别人还真以为他是一个日本陆军少将呢。
他的伯力之行,显然是得到什么好消息了,刚一走进自治军高层们聚集的司令部会客厅,他就兴奋地大声嚷道:“好消息,日本人决定要出兵西伯利亚了,应该是去帮助高尔察克……至少两个师团,谢苗诺夫和那个蒙古假喇嘛的军队都会出动,这下布尔什维克一定打不过来了,我们的远东国有救了。”
会客厅里面的光线有些昏暗,大白天的还点着马灯。屋里坐的几个人就在马灯的光线下面打麻将,对于日本人俄国人什么的,好像全然不在意的样子。胡卷帘仰起脸来看着满脸愁容的池大亨,淡淡地问了一声:“大亨啊,苏俄的红军现在打到哪里了?到贝加尔湖了吗?”
池大亨摇了摇头:“还没有,现在打到鄂木斯克了,那里是高尔察克的大本营。如果鄂木斯克不保,苏俄红军要不了几个月就能打过来。”
“唉,还有几个月呢!日本人现在着什么急啊?”赵三妹笑吟吟地接过了话题:“再说了他们日本人和高尔察克不是敌人吗?高尔察克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可都是因为日本人啊!难道高尔察克那么快就忘记教训了?”
池大亨哼了一声,又冷冷笑了一下。拉了把椅子坐了下来:“他当然忘不了,可现在他还有别的什么选择吗?形势所迫啊,他要是不接受日本人的帮助,就只有灭亡一条路!”他突然又叹了口气:“高尔察克现在的处境大概就和我们朝鲜人一样吧。明明对日本恨得要死,可是还得陪着笑脸去抱他们的大腿!”
他这个话说得有些心酸,忍不住就要掉下眼泪来了。他们这些“间岛朝鲜人”最近的日子的确很不好过。蒋介石可不像原来的张作霖、孟恩远那么好说话,任由他们在中日(朝鲜)边境上搞武装割据!在他击败白俄,稳定了自己在东北的统治之后,就以驱逐反日分子的名义派兵到了间岛四县,还命令那里的朝鲜人限期离开……要不然这段时间也不会有那么多朝鲜人迁移到比罗比詹来。要是这里的远东国再混不下去,他们这些朝鲜人大概也只有回去当日本人的亡国奴了。
胡卷帘也只是摇头苦笑。但是旋即又皱起了眉毛:“两个日本师团。还有几万远东国的杂牌军就能打败苏俄红军保住高尔察克了?高尔察克的几十万军队都败了,难道小日本的两个师团比人家几十万人都厉害?大亨兄,我怎么看这事儿总有点不靠谱,你的消息真的可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