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铁血大民国> 第1496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96章

他这么一说,选区在上海的常瑞青那个宝贝弟弟常瑞元轻轻哼了一声,就笑道:“中亚、西伯利亚的土地是靠农民打出来的?难道就没有工人的功劳,没有商人的功劳,没有知识分子和国防军将士的功劳?凭什么得了土地只分配给农民?我们这些选区在大城市的议员怎么办?怎么向选民解释?”
他是常瑞青的弟弟,有时候说话可是代表常瑞青的:“依我看,中亚、西伯利亚的地应该全民平分,分完以后随便买卖,那个土地兑换券的办法我看挺好的……想要去西边当农场主的就去收购点土地券,不想跑那么老远的还可以考虑进八大都市安家,哪儿都不想去的也可以在本乡本土收点土地。对了。那个永佃永息法我看也可以收了,地主手里面的永息券就用土地兑换券赎回,农民的永息也就不用再交了。省得地方上面老为收永息的事情和农民起纠纷。”
听他这么一扯,在座的中G领袖们都沉默不语,土地现在好像成了中G的一个心结,好像一放开就会天下大乱,所有的土地都会集中到少数大地主手里面,大部分的农民都会变回佃户似的。
……
在中G的一干高层为“第二次土地改革”的问题议论纷纷的时候,常瑞青、毛泽东还有宋庆龄三个人正聚在总统府的书房里面为同样的问题争论不休。
“总理。土地土地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你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毛泽东的书房里面非常闷热,身材有些发福的这位联邦总统现在就穿了件短袖的拷绸衬衫。手里面还握着个蒲扇,一边扇扇子,一边用他特有的湖南口音同常瑞青争辩,说到最后他兴奋起来。还站起来走到常瑞青和宋庆龄面前。唾沫四溅,手舞足蹈地比划着。
“言而总之,就是不能任由土地自由买卖,不能任由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如果总理你觉得现在的小农土地所有制不能解放农村生产力,那我还是建议发展集体农庄或是国营农场,这才是真正长治久安的办法!”
常瑞青的眉头渐渐拧了起来,他发现自己的“第二次土改”设想好像捅了中G的马蜂窝,除了自己最贴心的一部分人。党内大佬们要么像毛泽东这样明确表示反对意见,要么就像宋庆龄这样不公开表明立场实际上也是不大赞成。只是不想招惹大权在握的常瑞青罢了。
而且常瑞青也知道,这些反对意见其实都是出于公心,而不是为了权力斗争,因为带领中国取得世界大战胜利,开拓疆域2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常瑞青,现在拥有无与伦比的威信,如果他现在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同时拉着自己的嫡系退出中G然后和国社党、共荣会组成一个新党的话,几乎肯定可以在大选中压倒国G两党。所以因为权力斗争和常瑞青对着干,对这些中G大佬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但是正是因为他们都出于公心,常瑞青就更加有些为难了,他实在不希望因为“二次土改”造成中国政坛出现什么巨大震荡。
“孙夫人,你怎么看?”常瑞青看着宋庆龄,似乎在寻求她的帮助。
宋庆龄略一迟疑便说:“先总理民生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平均地权,他也是主张扶植自耕农的……”
常瑞青脸上顿时露出了苦笑的表情,他现在很有一种对牛弹琴的感觉!毛泽东和宋庆龄理解的“二次土改”和常瑞青的本意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情。或者说一方看到了未来,而一方还在看着过去。如果放眼未来,“平均一人10亩地”的小农政策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个政策将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全部束缚在了土地上面,严重阻碍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而且由于粮食生产过剩必然会造成粮价低廉,农民实际上也难以真正富裕起来,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食品供应会极为丰富,再加上战后的安定局面和医疗水平的大幅提高,中国的人口恐怕会在未来的十几二十年里面有一个爆炸式的增长类似的情况就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发生过,到了最后人口过剩资源相对不足就成了限制中国人民实现普遍富裕的一个大难题。而眼下的大中华联邦的土地和资源虽然比历史上的新中国多了两倍多,但也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承载人口的增加,真要是繁衍出二三十亿人口,也一样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
而且实行民主宪政的大中华联邦是没有办法搞什么计划生育的,想要控制人口增长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即便如此,常瑞青还是估计中国的人口峰值极有可能会超过15亿!而要让15亿人过上欧洲标准的富裕生活,难度还真是不小的。
当然,如果回头看过去的话,常瑞青的“第二次土改”纯属瞎折腾如果要按照美国人和欧洲人的办法来种地,中国有个几千万农民就足够了!还剩下四亿怎么办?都进城来打工做买卖?城市里面装得下?虽然八大都会已经圈了不少地,可是光有地没房子怎么住人?而且就算有房子给他们住,那工作又怎么安排?现在中国的产业工人不过三四千万,一下子挤进来一两个亿的劳动力怎么安排?退一万步讲,就算勉强安排了,那还有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城市建设、社会治安一大堆的难题,想想都让人头疼!稍有不慎就将酿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而且常瑞青现在平俄灭日,一统大东亚,绝对够得上千古一帝的资格,什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在他面前统统不值一提。接下去只要把抢来的土地平分下去,然后让士农工商各安本分,接下去就可以恬文嬉武粉饰太平,给后世子孙留下个盛世的传说了。搞什么土地集中的大农场,搞什么城市化,简直没事儿找事儿……
就在常瑞青的二次土改在中G内部遭遇阻力的时候,蒋介石和他的一干国民党同志简直是有些热切期待的。道理也很简单,根据流传出来的信息,“二次土改”肯定是有利于农村的中上阶级,这些家伙很有机会升级成为大农场主,大部分贫下中农最后肯定是进城当无产阶级!而大中华联邦的城市化路线又是发展超级大都会,也就是说四亿多新增无产阶级中的大部分都会流入八个超级都会,联邦的大部分地区都会成为农场主的天下,而这些人多半又是拥护国民党的!
如此,国民党执政的省份就会有一个飞跃式的增长!这种潜在的政治版图的变化,恐怕也是常瑞青的政策在党内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八百六十七章登陆北极圈
常瑞青缓步走进了设在国防部里面的作战指挥中心内,这段时间世界大战已经到了收官阶段,所以他在忙于推动“第二次土地改革”的同时,也没有放下军务上面的担子不管。
“总理,怎么啦?是不是政治局扩大会议开得不顺利?”
赵振、吴石、蒋百里,还有海军司令陈绍宽,空军司令杨仙逸他们几个都已经在作战室里面等候多时了。看到常瑞青低着头走进来,赵振就主动迎了上来,低声询问起来。
“讨论了一个上午也没有得出什么结果。”常瑞青摇了摇头,接着就走到地图台前面,一众高级将领也都聚拢过来。常瑞青微微叹了口气,和党内的一票政治局委员们扯了一个上午的皮,说得嗓子都冒烟了也没个结果,说不郁闷是假的,要是搞独裁哪有那么烦心?一句顶一万句不就完事了!但转眼间他就收起了自己的心神,缓缓扫视大家一眼:“日本方面军和南洋方面军的进展颇为顺利,日本民国政府的统治也渐渐稳固,为了激励前方将士,并且显示我方对日本民国临时政府的支持,我决定在近日内出访日本九州。诸位,我不在南京期间,军务上的事情就拜托诸位多费心了。”
常瑞青的这次出访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不是去日本露个面就算了,还要同日本民国临时政府的领导人商量日本民国公投加入大中华联邦的事情。另外还要顺道去一下平壤,同大韩民国的池青天讨论大韩民国加入联邦的问题。预计整个行程有可能耗费一个星期。所以军务上面的事情要事先交代一下。
听到常瑞青的吩咐,赵振首先拍着胸脯表态道:“总理,您就放心。战场上面不会有什么变数了,老毛子现在根本没有心思在乌拉尔山以东作战,咱们的军队推进的极为顺利,如果您愿意,白健生和郭茂宸都能一口气打到欧洲和德国人会师莫斯科城下了!”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