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6节

这一日,尹喜与苏寻在宫中端坐。苏寻仍旧是当初的那个少年模样,但尹喜却已经老的有些干枯了。
可是虽然外在干枯,苏寻却能看得到,尹喜的精气神却前所未有地达到了巅峰,就仿佛是一个年轻气盛,志得意满的小伙子一般。
苏寻感到开心,因为这样的尹喜,才是真正的得道高人。
“心不老,而道德圆满。关尹子,恭喜你,成道之日就在近期了。”苏寻面带喜色地说道。
尹喜也很是开心,不过,他又有些犹豫:“苏子,如今青羊宫已立,我也有所预感,我之道果即将降临。但是,对于天道和人道的抉择……”
尹喜踟蹰着,目光看向苏寻,甚至有点退缩,就仿佛是做错了事情的小孩子一般。
苏寻看尹喜的神态,觉得好笑。他早就知道尹喜的选择了。
“关尹子,我何时有说让你一定要效仿孔子了?我早说过,我们只不过是布道者。至于究竟要如何抉择,但凭本心,但凭自然便罢。若道果将临,你便遵从自己的意志去吧。我之成道时日,也已在即了。”苏寻说道。
尹喜呵呵笑了笑,道:“苏子,非是我不向往人道。而是,我真的很想再见伯阳先生一面呀!”
苏寻闻言,心中也有几分感慨,说道:“我又何尝不是。关尹子此去若能见到师父,还望与我问一声好。不日之后,我当亲去拜觐。”
“自然,自然!”尹喜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最后的执念也已经了了,最后,尹喜不但留下了《道德经》,更留下了《关尹子》十九篇,其中《关尹子》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但有道家、儒家等思想,更有医术、农学、科学等实学,价值连城。
三日后,尹喜的肉身彻底枯竭,大限已至,他在青羊宫无数贤才的注目之中,在道教天师的接引之下,踏上金桥,踏入仙门,铸就神体,得获道果,受封文始真人。
第八十二章 创道
尹喜登上金桥,踏入仙门,去到了天界,但也为人留下了《关尹子》这等著作。
得益于此,青羊宫再一次彰显声名,此时的青羊宫,逐渐已经达到了世之巅峰。
而在苏寻的眼中,青羊宫里,还有许多后世必将闻名于天下,留下无数传说,造福万代的大贤。
比如,李悝,王诩。
比如,鲁班、干将。
再比如,墨翟!
他们都是青羊宫的讲师。不过,思想却也并不完全属于上德之道的思想,而是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与孔子一般伟大的存在。
他们的存在,便证明青羊宫早已不是单纯的道观了,它已逐渐成为了诸子百家的摇篮!
但是虽说如此,苏寻却也看到了青羊宫很可能会面临的结局。
就好像稷下学宫一样,愈是达到巅峰,也愈是会接近消亡的那一日。
尤其是战国已至,孙子的《兵法》十三篇也早已经出世,由此推动的则是兵家大兴。
大争之世已经到来,青羊宫虽然看似是神仙福地,但等自己离去,也不过终将会归于凡尘。
看破这些,心里也难免会生出几分凄凉之意来。
幸好的是,种子已经播出去了。
万般思绪,最终也能只化作一句:随它去吧!
于是,自从尹喜离去之后,苏寻也宣布闭关,在青羊宫中一连半年都没有再出现过。
青羊宫既已到达了巅峰,那么,苏寻的成道之日也已在即。
对于这一日,他早已经有自己的打算了,只不过,他不会像孔子那样选择人道,也不会像尹喜那样归于天道。
苏寻,早已坚定了自己的路!
这半年来,子林带着他的弟子列御寇多次拜访苏寻。
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子林也已经四十岁了,他也已成为一代贤人,因其为壶丘氏,便被称作壶丘子。
对于子林,苏寻也算是有一种微妙的情分,不如说,整个青羊宫的所有人,都多少受过苏寻的指点。
这虽然不是真正的师徒相传,但总归也是有师徒之情的。
看到他们,苏寻总会想起自己在东胜神洲和西牛贺洲曾教导过的那些生灵们。
只不过,比起他们,现在出自苏寻之手的,则是代表着南瞻部州的,代表着“人”的圣贤们。
所谓教学相长,因圣贤而生出启发之心,苏寻也获得了许多的受益,百家渐渐由青羊宫诞生,而他,则因此逐渐也已博通百家。
从苏寻的眼中,能看得到,许多贤才已明悟了自己道果,甚至对苏寻都有着极大的帮助。而这些贤才,更是终将璀璨!
这让苏寻不舍,但正如之前的话一般,无论怎样,苏寻也终将离去。
缘起缘灭,如今的缘分,也已经逐渐地要尽了。
在接下来半年的孕育之间,他的心境,已经接近巅峰。
这一日。
苏寻忽有所感,抬头看向天空。
与此同时,天地之间浮现出了无穷无尽的瑞象。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