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3节

要知道,它本是西牛贺洲的“苦海”,虽然因苏寻的救度而脱身泥潭,但却仍旧算不上是善类。
只能说,东胜神洲的自然造化与南瞻部州的人道与人心,皆是不弱于苦海的力量啊。
是的。
苏寻看向南方。
西牛贺洲,有苦海,形为神牛。
东胜神洲,有造化,形作灵猴。
而南瞻部州同样也有。
苏寻如今已经得证道果,原本,南瞻部州凌乱的气象现在却仿佛被人梳理了一番似的,展现在了他的眼中。
这凌乱的气象不断纷呈,其中,自然有诸子百家的星光,与诸侯的气象,以及周室王朝的国运。
这些是本来苏寻就能看到的。
可是在他天人创道,成就道果以后。便更加能看到,隐藏的最深的那一部分存在!
其中,就有南瞻部州的“人心”之显现。
如要说的话,便是……心猿!
是的。
就像西牛贺洲有“苦海”,东胜神洲有“造化”一般。南瞻部州,也有“心”的具现化,其名,为“人心”。或许,也可以称之为“心猿”!
心猿者,喻攀缘外境、浮躁不安之心有如猿猴,乃是佛门二心魔罗的一种说辞。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便被称作是“心猿”。但除了孙悟空,牛魔王,也同样被称为“心猿”。
西游记中,在孙悟空大战牛魔王时,有诗曾云:自到西方无对头,牛王本是心猿变。
在这里,牛魔王便是被称作心猿的。
心猿并不非得是猿猴,而是一种心魔的体现。
若白牛在西牛贺洲始终未曾被人救度,那么它很可能会成为一种二心魔罗!最后若能牧心收心,成就佛果,倒也是另一种“度化”了。
其实之前去东胜神洲的时候,苏寻始终有一个疑惑。
那就是,东胜神洲的猴子,那块仙石,明明是感天地造化,最为灵秀的存在,若是贯通出世,必将成就大福缘。
那么,为何,猴子会被称为是“心猿”呢?
现在,这个答案终于展现在苏寻的眼中了。
原来猴子原本并不是心猿,真正的心猿,竟在南瞻部州之中。
而猴子之所以会被称作心猿,恐怕,也与南瞻部州息息相关!
是的,那头心猿,恐怕正是西游记中的“六耳猕猴”!
第八十七章 一体两面
纵观《西游记》,在孙悟空求道之前,猴子可以说是“明心明礼”。
它出生之时,便懂得“敬天敬地,拜运四方”了。
而在它求道的时候,更是处处有礼,对菩提祖师的时候更是说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
那为何,猴子出世以后,就开始日益顽劣?不但占山为王,还聚集妖王,更是反上天庭。
而且在面对天兵的时候,也让七十二洞妖王当炮灰,渐渐地已有妖魔的性质。
到后面,便被称作是“心猿”了。
苏寻原本也觉得很奇怪,但现在,他终于明白了。
原来猴子还是猴子,只不过,受到了南瞻部州之中的“人心”,也就是“心猿”的影响。
就好像白牛的身上,也渲染了东胜神洲与南瞻部州的气象一般,只不过孙猴子本身有着赤子纯真,因此更容易沾染人心。
西游记中,孙悟空拜师菩提之前,曾游览南瞻部州。
猴王在在市井中,学人礼,学人话。朝餐夜宿,见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正是那: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可猴子是怎么看到这么多的?恐怕,便是借由着“人心”,因而看到了“心猿”。而六耳猕猴,正是南瞻部州“人心”的具现化,也即是众生心猿的本质!
恰如,白牛是西牛贺洲的苦海,灵猴是东胜神洲的造化一般。
而猴子正是从那开始,便生出了二心。心中有了那“心猿”的依附。
正因为如此,六耳猕猴与孙悟空一同拜师菩提,它们的神通才会一般无二!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