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4节

而作为“世尊”的如来佛祖,自然不可能不知道苏寻的意思。
原本苏寻以为,如来佛祖会大谈条件,而他自己也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如来佛祖并没有任何争锋的意思,对于他提出的条件,全然答应了,甚至心中甚喜,绝非是装出来的。
这让苏寻大为改观,不由得看向如来佛祖,只见如来佛祖周身佛光缭绕,澄澈明净。
而他的眼中,则现出了无限的慈悲之色,似乎在为苏寻能够发作菩提心而感到开心。
苏寻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当年的苦海幻境当中。
这一瞬间,他明白了。
也许对佛祖来说,佛法,未必很重要。
苏寻道:“我佛慈悲,佛祖之心性,当受苏道真一礼。”他面向佛祖,恭恭敬敬地稽首至胸,行了大礼。
这一礼,诚心诚意,既是钦佩,也是致歉。
诸菩萨罗汉,亦或是道家天仙见状,都觉得奇怪。这一场盂兰盆会,处处透着玄机,但非有莫大智慧者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蕴意。
按说以苏寻的身份,也完全没必要行如此的大礼节。而事实上,如来佛祖见到苏寻行如此大礼,也的确是以礼相回,并未白受。因为,在如来佛的眼中,苏寻也并非是什么都没做的。
但是两人都心领意会,反倒是剩下了其他人,不明其意。
当然,菩萨罗汉,道家天仙,都是非同小可的存在。哪怕不知道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可是,从苏寻和如来的态度就能看得出来,这一次的盂兰盆会,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而其中,亦有几人,明白了些许。甚至仔细回想之后,便推算出了一切的始末。诸如那观音菩萨,眼中浮现出了几分异彩,最终双手合十道了声“阿弥陀佛”。
幽冥界,地府。地藏王菩萨虽未参加盂兰盆会,但是,谛听却将会上一切发生的事情,都告诉了她。她轻轻摸了摸谛听的额头,也道了声:“善哉、善哉。”
盂兰盆会就此圆满。如来佛祖又与诸佛、众仙谈论了一番道法心得。随即,与苏寻好生论道了一番。苏寻这才知道,如来佛祖的对自然造化,混元道果的造诣,要远远超乎自己的想象之外。
三言两语的点拨之下,竟然让苏寻有大彻大悟之感,只怕这位佛祖的道行,果已达到了正果,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不生不灭,清静自在。
也难怪,这现在三乘法会如此的精妙了。
苏寻甚至毫不怀疑,如来佛祖不止精通道法,对诸子百家,也绝对是了如指掌。毕竟他可以监听三界,诸子百家的学说对于如来而言,绝非是那么难以理解的。若是如来佛祖真的只是想融百家于佛法,也完全不需要请示谁。
只不过,如来要做的乃是传法布道,普度众生,而不是剽窃。一来,需要名正言顺。二来,也需要天人相助。若是单纯的剽窃道统,那就是完完全全的得罪了,何况也不能达到自己救度苍生的宏愿目的。
这一点,对苏寻来说也是一样,所谓法不可灭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他不是需要与如来合作,而是要针对佛法,侵吞道统,固然有很多办法。但一来便如波旬一般落于下乘,二来大动肝火,必然有碍天心人意。
于是此次盂兰盆会便渐渐散去。临走之前,如来将一枚菩提子拈出,命人恭敬奉给金阙玉晨大帝,道:“陛下,此乃我于大雪山菩提树下悟道之时,得来的心得。既陛下愿意发菩提心,那么便将此菩提子交由陛下,愿能妥善,必不负所望。”
苏寻接过菩提子,看着菩提子似星月,似凤眼,似金钟,似白玉,又似金蝉。仔细感受了一番,发现当真有无量大功德。其中似有另一个世界,乃是一方净土,宏无量光,度无量佛。五眼六通,不生不灭。三三万万,宏福无限。
这菩提子乃是释迦牟尼佛证道时的功德善果。此时苏寻已经确定,此刻的如来当是释迦牟尼,即谢礼再道了声“慈悲”:“吾便承了这‘菩提’之果,当救度西牛贺洲之苍生,以大法力保千年不受魔患肆虐。”
“阿弥陀佛。”众皆颂佛号,赞扬玉晨大善心。以道护佛法,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就连当年道祖紫气东来时,佛门也是如临大敌,但如今佛门却都发自内心的尊重苏寻。
而道家众仙,却也知道此举的深意,的确功德无量,自无挑剔,便也各自奉礼。
诸佛诸仙先离去,随后菩萨罗汉有部分随东来佛祖去了,亦有诸如观音、普贤、文殊、大势至、无尽意、宝檀华、除盖障、金刚手等菩萨仍在灵山奉法。当然他们也各自有道场,但是却知道,如来佛祖仍然有事情未吩咐完。
果然,在苏寻离去之后,如来先吩咐八大菩萨先放下护法降魔,若魔患再起,自有法力相助,随即又让他们与摩诃迦叶、阿傩、目犍连、舍利弗、须菩提等弟子皆前往三十三天外,拜访四御大帝与十尊。
按最后,将剩下的弟子都召集到面前,道:“今我欲将三乘法东传,融汇百家,遍布大法。汝等都是受了三乘法正果的比丘,不知由何人愿意先前往布法,广发佛心?”
剩余的弟子中,有一位身穿锦斓袈裟,手持九环锡杖的比丘出列道:“禀世尊,弟子愿往。”
第一百二十二章 心
苏寻离了西天,在众侍女的牵引下,驾香车,引白牛,自向三十三天外琼楼金阙太极宫回去。
临半路上,他见西牛贺洲魔罗弥漫,但亦有诸佛诸菩萨的法光笼罩,将魔心都压制了下去。
苏寻在西牛贺洲的上空耽搁了片刻。果然,心有灵犀一般,那西牛贺洲上的佛光便微弱、衰退了下去。轰然间,重重业障,无边魔气猛烈开始四溢。
魔心重燃,魔道复苏。苏寻以法眼遍看西牛贺洲,果见那竭国处,桫椤树下,一尊佛陀正在涅槃。佛光衰弱,他身上便魔气四溢,魔相滔天,一尊法相桀桀怪笑,似乎要从中复苏、崛起。
见状,顿时有一群比丘在瀚海畔伏地哭泣,远处有诸多那竭国国人相望,为首的却是那竭国的三位国师。
三位国师见状,如临大敌,似乎想要作法抵御。但那魔气愈发猖獗,以三国师的力量根本无法阻止。只听到笑声越来越嘈杂,无数妖邪赫然显现,手舞足蹈,翻天覆地,大肆狂欢。
苏寻见状,将菩提子捏在手中,轻轻地朝西牛贺洲抛下。当即,那菩提子赫然生化,在天空中直作千万由旬大小,遮天蔽日,通天彻底。将道心,佛法弥盖西牛贺洲,化作一座大山,恰似须弥大山般,直直压到了西方大海之上。
那山: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带雨半空青冉冉,含烟一壑色苍苍,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喷香。
这山落下,天地震动,三界俱有感受。山落,则万灵生。魔气弥消,灾厄顿解。
苏寻复伸出手来,一座石牌出现在他的右手之上。他即命侍女,将石牌落在崖头。伴随着一道云光,赫然那石牌生化,“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十个大字有山处隐浮于空中,将整个西牛贺洲都环绕了。
顿时,魔音尖锐,在西方咆哮了起来。但是却并不是逞凶的怒吼,而是临终的哀鸣。
那桫椤树下,伴随着一声愤怒的魔音,波旬朝天怒道:“苏道真,尓为何阻我成道,岂不闻……”
轰!
未待它说完,苏寻将手一翻,一座石碑赫然从天而落,直直砸在了那竭国的国土中央。这石碑上赫然有四个大字:道气长存。
那桫椤树下,释迦牟尼的法身陡然睁开双眼。与此同时,无数妖邪们能够得发现,自己身下竟然是一只无比巨大的手掌!
一道氤氲升腾而起,那竭国顿时呈现了一片清平。那如来神掌将金、木、水、火、土五行翻下,直砸入幽冥界,把波旬连带其魔子魔孙,尽皆打入了阿修罗界,镇压在黑暗深渊,此后不可超脱轮回。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