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5节

在那场景中,一个人轻轻地抚摸着自己的额头,然后,低下手来,一条红鱼儿便钻入了自己的意识中。原来自己这大造化,就是祖师赐予的啊!再造之恩,何以言谢?若没有那红鱼儿,或许自己如今只不过是心智不明的顽猴儿罢了。
正心中感念时,忽然,“呜”地一声轻响。那两条鱼儿竟然从他的意识之中脱身了出去,朝向天地间沸腾。又是“吼”地一声,狂风呼啸,两条鱼儿渐渐变大,仿佛越过了龙门,化为了一紫一青两条鱼龙,轰然间朝向那三星洞处飞跃过去。引发了千般造化,万般灵韵,让洞中的无数弟子都看到了这两条鱼龙在半空中划下的轨迹。
两条鱼龙悠悠飘向天空,仿佛功德圆满一样,终于消散了。猴王也即知道,这救了自己无数次性命的鱼龙,正是仙人赐予的道行。如今来到仙人洞府,鱼龙消散,他意识中的两条鱼儿也变成了两条鱼苗,潜息到了命宫穴中,休息了起来。却是来到此处,终于不用再提心吊胆,担心有性命之危了。
猴王感悟,龙女却不知发生了什么,只是说道:“猴子,刚刚的两条鱼儿可真好看,我出自东海,也没有见过如此神妙的场景。看来我们这一次终于找对地方了!”连忙蹦跳着来到山门前,轻轻地拜门。
猴王也来到跟前,一起呼唤。很快,洞府打开,一个身穿银衣的童子走了出来,高叫道:“甚么人在此骚扰?”
却见那童子约七八岁年龄,相貌清秀,眉目可爱,却自有一种脱俗的气息。猴王连忙道:“仙童,我是个访道学仙之弟子,更不敢在此骚扰。”
银衣童子笑道:“原来你是求仙访道的,却怎生过了这么多年才来到?”
猴王道:“凡夫俗子,不胜脚力,唯有求道之心!”
银衣童子却以为是昔年祖师大开山门,引来了猴子,闻言不由钦佩道:“你们莫非以自己脚力跨过了这西洋大海?当真有大毅力也,且随我进来罢!”
猴王和龙女都是大喜,便跟随着童子进入到了三星洞。
进入洞中,猴王和龙女顿时再一次震撼到了。
只见这洞中无比的神奇。仙家福地的美景,举世无双的秀丽自然不用多说,更神奇的是,这仙洞中的另一方天地。遥遥想看,里面神奇的建筑数之不尽。
有石室、茅庐、灵屋、群岛、佛寺、道观、仙宫、鸟巢、龙池、虎山、洞天、福地。更有着满天满地的气象,诸般世界的玄奇。巨蟒、蜘蛛、蝎子、蜈蚣,狼虫虎豹,兔子青牛,无所不容,无所不包,异象连连,层出不穷。九头狮子在天空中漫过虚空呼啸,犀牛白象在大地中纵横旷野奔驰。
今天发生的事情,当真就如同梦幻一样,让两个人充斥着不真实。
“无须讶异,他们都是这里的弟子,以后当也是你的师兄。”银衣童子道。
说话间,忽地“叮叮当当”磬钟响起,清脆的声音灵动入耳。三星洞中,陡然气象大变,那无数生灵一个个竟然攒动神通,汇聚气象,转眼间变成了一个个的青年少女,黄虎人立,白狼蜷缩。老鼠叽叽喳喳地奔行,就连鱼塘中的一条金鱼儿也跳到了岸上,扑腾了好多下以后,才变成了鱼头鱼脑的人形,那俱都朝洞中深处与众弟子合流,汇聚了过去。
“却是时候!今日乃祖师讲道时,却恰好引你二人前去!”童子喜道。
第一百三十四章 悟空
银衣童子对猴王的印象不错,如今恰好是时机,便带着两人一同前去瑶台。路上,遇到了金衣童子与黄眉童儿。金衣童子看到猴子通灵有趣,也觉得甚是欢喜,黄眉童儿却冷哼了一声,道:“哪里来的野猴子?”即转身离去。
被冷落,猴王也不恼,赔笑了两声,同金银两个童儿去到了瑶台下面。只见,三星洞中的众弟子此刻也早都聚集来了,都坐在瑶台下面,每个人拿这个蒲团。大多都化了人身,但亦有九头狮子和谛听这般未曾显化的,也学人打坐,谛听还好,那九头狮子本相巨大,它坐的蒲团就如若小山一般,颇有一种鹤立鸡群之感。
不过,猴王却不在意这些弟子,他的目光径向瑶台上看去。一眼,便看到了瑶台上一个身穿白袍,童颜鹤发的老者,正是那提篮菩萨说过的菩提祖师。
祖师在众弟子的环绕下,如若众星拱月,其看起来虽不甚神异,但却有一种极为自然的完美感。仿佛他所处于那个位置,乃是天经地义的一般。
正是:
位冠青羊第一香,玉晨金阙谒灵章。
弥罗宫中大罗客,无极殿内太极光。
清净常在随自性,任如乐善扶圆方。
天人创道合三教,梦里寻真利万疆。
美猴王一见,脑海中即有无数个身影合而为一,最后都成了祖师的模样,忙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
言罢,让龙女使了个障眼法,把一个袋子拿出来,里面却是些仙果灵酒,却是他从东胜神洲不胜辛劳携来的奉礼,权当做是“束脩”。
苏寻见了,也不禁心中略微动容,但还是不动声色,问道:“你这猴儿是从哪里来的?”
猴王道:“祖师!你莫非忘了,曾经你在东胜神洲花果山做客过数月,教授了许多猴子!我就是那儿的猴子啊!”
却原来,猴王看到苏寻的第一眼,便一下子认出了,他定然便是当年在东胜神洲教化仙灵的“上仙”。
苏寻被猜到了些许身份,倒也不甚意外。毕竟他在东胜神洲给猴子留下了那红鱼儿,红鱼儿有参悟玄机的神妙,又出自自己之手,如今入了洞,鱼儿就此潜息,猴子能有些联想却也不足为奇。
即说道:“东胜神洲?却似乎有此等事。那般遥远,你们却倒是不辞辛劳来到了这里,倒是有几分向道之心。也罢,你们便留下来罢!”
猴王大喜。他本以为仙缘难求,祖师或许会百般刁难,却没想到竟然这么简单地,就让自己留了下来。
龙女也是一样。她自来到瑶台之下,见到菩提祖师,就总感觉异常的亲切。听到猴王说祖师是当年那个去到花果山的仙人,虽感觉相貌不同,却也很奇怪是否是一个人,但无论如何都知道祖师定然是真的大神仙。如今能够没什么意外的留下来,却是让他们意外的很。
苏寻又问到出生来历,猴王便一一说来,说自己乃是从石头里蹦出来,却是天地生成的,仔细打量了一番,果然是个混元的猴儿,曾吸天地灵气,取日月精华,成了东胜神洲的大气象,又取了南瞻部州的人气儿,是个绝佳的好苗子。
苏寻问道:“猴儿,你姓什么?平时和人怎么称呼?”
猴王道:“却无名无姓。在花果山中,被称作猴王,自离了花果山,身边只有龙女儿在,龙女儿叫我猴子,我便叫她龙女儿。”
苏寻看了看龙女,笑道:“你们倒是好友谊。罢了,既然无姓名,我便与你一个姓名。我看你是个猢狲,就姓孙吧。孙者,子、系也。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你是个公的,又是天地生成,正合婴儿之本论,这个姓氏倒是合适。”
猴王听说,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
苏寻微微点头,道:“我乃道德仙,门中所求,无过于寻真、悟道。本意给你取一个‘悟道’,但转念一想,道之一字,深远难究,纵得了混元道果,也未必能够悟透。与其强行悟道,不如转而悟空。因此便叫你悟空吧。只望你能悟破空寂自然,清静自在,把你那心猿悟去了。”
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
正是:天地化生修人性,不求悟道求悟空。
猴王得了姓名,喜不自胜,当即翻了许多个跟头,众弟子见状,一个个都哈哈大笑,看着猴儿自己摆弄,别有一番趣味,苏寻也是抚须微笑,看着这猴子的确心情愉悦。
亦有一些悟性奇佳,或是见多识广的弟子,如谛听、元圣儿则斟酌着“悟空”这个名字,仔细思索,只觉得饱含深意,但也不敢瞎猜。
苏寻给了猴子“悟空”这个姓名,又问道:“猴儿,你来我三星洞,必是要求道。那我且问你,你却想学个什么什么道法?”
悟空道:“禀师父!我来之前,在南瞻部州得到了一位圣人的指点。明悟了人生在世,快乐也好痛苦也罢,都是转瞬即逝的梦幻。那圣人跟我说,天地至成者,唯有一个‘一’字。我今来到师父面前,想要求的就是这个‘一’!”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