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节
清潭的远处,则是一个茅屋。
这清潭和茅屋始终在三星洞中,但众弟子皆不知道是何人搭建的,只以为是原有的建筑,并未在意。此时,月华如水,透在清潭上,一朵朵莲花在其中若隐若现,相互照映,月水交互,美不可方。
苏寻看着这美景,微微颔首,道:“悟空,你可知道为何我三星洞规则甚严?”
猴王道:“是为了匡诫弟子们心中的恼性儿,以免日后惹下什么祸患。”
苏寻道:“果然是个聪慧的猴儿。不过,规则越严,越容易禁锢一个人的本心,虽无祸患,却也的确过于保守了,往往容易陷入条例之中。”
猴王闻言,目光转了转,道:“师父,你的意思是说,要我们放开本心,不要拘泥于外在的表象?”
苏寻道:“天地间本就自有规则,一切生灵莫不能逃脱得了。若能感悟,顺天而为,则有大机缘。若不能感悟,逆天而行,自有上天的惩罚。我之所以过于严厉,便是不希望弟子们在外受到天罚,只希望能在三星洞把责罚领受了,便也算得上是一番好事。虽是让汝等放开本心,却并非是遵从欲望,而是遵从天性。”
猴王仔细斟酌了良久,觉得有些想得通,又有些想不通,最后若有所思地说道:“既如此,以后什么事情倒是可以不必考虑太多,只怕师父责罚。”
苏寻看着猴王,眼中浮现出了几分感慨,道:“今后或许吾便不能责罚于你了。”
猴王闻言,思索片刻,陡然心中一震,道:“师父,你……难道要离去?”
苏寻道:“悟空,你离家这么久了,难道不想念你的猴子猴孙吗?”
悟空满眼堕泪道:“上告师父,我离家有三四十年矣,虽是回顾旧日儿孙,但念师父厚恩未报,又岂敢离去?”
苏寻笑道:“呵呵。你这猴儿,倒有几分忠心。不过,世间有聚便有散,有合即有离,虽是人间苦楚,亦是难免的定数。更何况月明星稀,为师又岂能阻你道路?你我的缘分终究会尽的。”
“师父此话不对!你永远都是俺的师父!”悟空连忙扒住苏寻,道:“就算真的有离别之日,我也不会忘了师徒的情分!”
苏寻看着猴儿,眼中浮现出了几分仿佛之色,微微点头道:“不错,缘有时尽,但分不会尽。即使终于有离别之日,你我却总有几分师徒之情。”
第一百四十五章 飞鱼攒簇玲珑舞
悟空哀求良久,最终苏寻宽慰了一番,便渐渐平静了下来。
苏寻道:“猴儿,你日间曾说的那番话,实则乃是至理。只不过个人有个人的道,你的道,未必是别人的道。你能‘悟空’,但别人未必能够‘悟空’。所以你无须在意别人的颜色,也不要对别人加以颜色,若如此,即便不悟道,也终会得道,望你能不失本心,打破冥顽。”
悟空闻言,深深地牢记了苏寻的话,他仔细想了想,又不自觉欣喜了起来,道:“师父说的很对!我在南瞻部州学了几年书,也曾想做个人,但后来离了南瞻部州,渐渐恢复天性,就觉得更加快乐。来到三星洞后,一时受规则束缚,但从未有日间梦中的超脱感,如今我却觉得,当真是快乐得很!”
苏寻笑道:“这正是你的道。原本我希望你能够走我的‘一’,但如今看来,你亦有了自己的‘一’。也罢,日后如何,却看你自己要怎样做便罢,只是不要忘了这天地的规则便是。”
悟空顿了顿,又道:“可是师父,我希望以己及人,自己修行,或不需要悖逆许多,可是一旦涉及到太多人,终归难免会违背天心,如不加以颜色,该如何及人?”
苏寻道:“若如此,便看你自己的法子了,须记住不可强加,万事都有转圜的手段。你要坚守你的宏愿,可以己及人的事情本就是艰难无比,又岂能没有困难便能够成功的?”
悟空想了想,笑道:“师父说的是,师父说的是!若如此,那我定会想到好办法,不去改变别人,要么改变自己,要么就改天换日!”
苏寻用拂尘把儿猛地打了一下猴头,笑骂道:“好个心比天高的泼猴儿。休得胡言,反遗祸于我!”
“不敢胡说,不敢胡说了!”猴王捂着头说道。
两人谈笑了许久。
苏寻渐渐正色,道:“悟空,如今你虽然修到了许多弟子的本相,但毕竟太杂,并不统一。就仿佛是一会看月,一会看云一样,并没有一个主旨,一个本质。甚至你本身都未通根源,铸神体。只是仗着天生灵韵,才能有此力量,对凡人当然通天,但对真正有见识的人,却是浅薄得很。”
猴王闻言,连忙跪倒道:“望师父大舍慈悲,传我正道罢,永不忘恩!”
苏寻道:“正道在你自己,要得自己开创才行。不过,帮助你悟道,我却有两门根源法。这两门根源法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可以让你先有几分自保之力,你若无开创之法,便先铸了神体,通了根源。再慢慢言及其他。”
悟空忙道:“请师父垂悯,把这两大根源法都教授弟子罢!”
苏寻道:“你个贪心的猢狲,岂不知贪多嚼不烂的道理?这两门根源法,行法迥异,却不能全传给你,你自选一样,我教给你便罢。”
悟空问道:“既如此,这两门道法都是什么?”
苏寻颔首道:“其一为太一道,乃一元数,反本还原,逆塑混元;其二为大罗道,为万象数,发散天地,包罗世间。此两者皆可以成就道果,你要学哪一般?”
悟空想了想,道:“大即是强,多便是好。弟子愿学多的,学多的,就多里捞摸,学一个大罗道罢!”
苏寻哈哈笑道:“果然便是因缘际会矣!不错,你脑海中的鱼儿,却正是该学这大罗道。日后把你身上的万象都演化了,自能不生不灭,通天彻地也!”
苏寻言罢,一指指向猴王。顿时一点灵光乍现,下一瞬,悟空眼中的世界突然发出了大片青光。
天地,变了。
光芒乍现,不断地向四周扩散,最终消散之后,悟空眼中的世界已非方才的样子!
“师父,师父,鱼……好多鱼,怎生有着许多的鱼儿!?”悟空双眼浮现出了晕光。
因为在他的眼中,竟赫然发现世界上到处都充斥着一条又一条的,数之不尽的鱼儿!
苍天是鱼儿,大地是鱼儿;星辰是鱼儿,明月是鱼儿;潭水是鱼儿,茅屋也是鱼儿。就连自己,也变成了一条鱼儿!
天空之上,两条巨大的鱼龙衔尾交接,缓慢地转动着。那两条鱼龙占据了正片苍穹,无限巨大。就连九头狮子在它们的面前也显得渺小了许多……它们便代替了天空,在播撒着无数条的鱼苗。而世间的一切,甚至包括自己,似乎也都是它们播撒出来的。
悟空顿时迷迷糊糊了起来。他仔细看向师父,幸好的是,师父并没有变成鱼儿,或许如今这个世界上,也只有师父还没有变成鱼儿了。他便知道自己眼中的无数条鱼儿,都是师父弄出来的。
这些鱼儿形状各异,有的是红色,有的是灰色,有的是青涩,有的是紫色。也有的五彩斑斓,颜色不一。猴王发现自己脑海中的两条鱼儿也混杂在这些鱼儿之中,开心畅快地游动着,可是原本应该是比较明显的它们如今却隐匿在了鱼群当中。
是的,正因为天地间到处都飘满了鱼儿,所以他脑海中的鱼儿反而并不如之前那般显眼了!
“师父,这许多的鱼儿是何道理呀?”悟空迷惑了。
苏寻笑道:“猴儿,仔细领会。这,便是为师传授给你的大罗之道!你从今日开始,要好好地去体悟这宇宙中的无数条鱼,直至学会了大罗道,证就道果,方才作罢。”
猴儿更迷惑了,他不由自主地踏出一步,结果陡然脚下一滑摔倒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