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2节

苏寻取出一枚九转金丹,命四仙女道:“将此丹化水,撒入林间。”四仙女当即遵命,她四人原本都是因梅、兰、竹、菊而成道的,对山间甚为亲切,很快将金丹化水,洒在了林中。
但见,一缕缕仙气汇聚,一道道紫气纵横,很快,伴随着九转金丹的力量,那山中的神魂渐渐凝聚,却形成了一个相貌堂堂的男子。
那男子见自己得救,忙跪拜四仙女道:“多谢四位仙女相救!”
四仙女看那男子道:“并非是我等救你,乃是太极天尊,金阙玉晨大帝座驾于此,方有你的造化。”那男子听闻,忙看向香车,再次行大礼道:“多谢苏子救命之恩!”
苏寻轻抚香车中的斑狸,道:“你是何人,缘何被困在这山林之中?”
那人道:“我名李玄,乃是巴国津琨人。昔年也曾在青羊宫中听闻道法,后功德圆满,被玉皇大天尊封做山神。后来那嬴政捣毁祭祀,此山神庙也被捣毁,因此无处安身,只能游荡在这山林之间,几乎神魂覆灭,幸得苏子相救。”
苏寻道:“原来如此,你本也是由人修道的仙神。那么你既然被嬴政捣毁祭祀,如今心中可有怨怼?”
李玄道:“不敢隐瞒,我原本对那嬴政恨之入骨。但这么多年来,我虽在山中,却也知道昔年巴国百姓到如今的安乐。当年我为山神时,虽尽心为民,可民仍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疾病灾荒连连。此非神道可解,因此如今却不恨了。只可惜,有负当年在青羊所学的岐黄之术。”
苏寻道:“何负?”
李玄道:“若我当年为人行医,虽不成神道,但也可云游行医,成就一世善缘,即便最后成仙与否,也是心中无愧,哪至于一身所学终未用出,反在山中无能无力,何其辜负青羊之恩。”
苏寻道:“你既有如此想法,今遭,吾便再助你一次。你如今尚有神魂,可当自行选择,你因九转金丹而活,如今亦有仙神修为,若如此下了地府,能成就鬼仙之身,但却受地府辖制,无法再离开地府,若在人间,虽能逍遥,如无躯体,三日内必当魂飞魄散。”
苏寻言罢,也未待李玄回应,便与四仙女离去了。
那李玄留在原地,不由愣住,不过他也没有什么犹豫,不想再重蹈当年的覆辙,当即连忙在巴国中寻找起适合自己的躯体来。
苏寻与四仙女径向二郎神庙,不一会,便来到神庙中。那杨二郎心有所感,忙出来,果然看到苏寻,对苏寻拜道:“参见苏子!”
他如今虽有了无边神通,即便玉帝亲来,也未必会如此恭敬。但对苏道真这个恩师却仍不敢不敬。
苏寻也令仙女再次泊车,自己与杨戬来到庙中,进入庙中,未等杨戬奉茶,自己先取出酒来,道:“杨戬,此次我来,却并不是以金阙玉晨大帝的身份而来,只是与你叙旧几番,你如有什么自己的抱负,我亦不会阻拦。”
杨戬闻言,顿时松了口气,道:“苏子慈悲!”他最怕的,就是苏寻此次过来是当天庭的说客来的。
他虽然不想背弃自己的抱负,但是若苏寻来说,却也知道是师命,不敢不遵。
苏寻道:“杨戬,我听闻你与那东胜神洲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有了一番交情?”
杨戬道:“不敢隐瞒,我的确与那孙悟空有一些交情。我二人意气相投,已结为兄弟。”
苏寻道:“那你可知道,不日后,那孙悟空当来到蜀地,劝你回东胜神洲。如你不允,当有一场较量?”
杨戬闻言,顿时心知肚明,道:“此事玉帝所命吧?呵呵,若如此,倒也没什么。正当与那猴子好生较量一番,昔年我二人一番比斗,却未能分出真当的胜负。若他能胜我,我自回去也罢。”
苏寻笑了笑,赞道:“不错,你豪心不改,也是一件好事。只是,此中事情,却也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的。”遂将波旬之事,以及天人道之事告知给了杨戬。
杨戬全盘听闻,当即知道自己是受到了利用,但还是说道:“虽说如此,我仍觉得神道再入主南瞻部州,必有祸患。不知我当如何处之,请苏子告知。”
苏寻道:“你既有心,此亦天数,便按本心行事便罢。只是,有一件事你须得清楚。”
杨戬忙问:“何事?”
苏寻道:“你可知道那孙悟空师承何人?”
杨戬顿时目光微动,他和孙悟空虽然交情甚深,但却都有意回避了这个问题,不过虽说如此,如此多年的交流,终也对此有些猜测。
但他还是问道:“请苏子说明。”
苏寻道:“他出自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其师父,乃是菩提祖师。”
杨戬顿时瞪大了双眼。
第二百五十四章 福祸
菩提祖师是何人,杨戬却不知道。但是,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山,他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因为他便是出自此山此洞!
结果,这猴子竟然也是与自己同一门下?
杨戬不由得看向苏寻。他终于知道,这苏子为何今日前来寻找自己了。
自己的师父是不愿看到自己和猴子动真格的,同门相残!
虽然说,他和猴子原本就未必会真的生死相敌。但如果本就是同门,若打出真火,也必伤了情分。
杨戬忙道:“此事吾知晓了,多谢苏子前来相告。”
苏寻点了点头,道:“不过,你虽与那猴子有同门之谊,又有兄弟情分。但遵从本心,该去做什么,我也不会阻止。何况,我也想看一看,你与那猴儿,太一道和大罗道,到底谁更胜三分。”
杨戬顿时了然。
原来,那孙悟空,竟然就是当年自己恩师所传的两门道法之中,那“大罗道”的传人。
当年他观青莲入道,成就太一。学的便是这太一道。但虽说如此,杨戬对那大罗道,也是好奇得很。
太一乃是一元变化,大罗乃是包罗万象。两者本是相对的道法,但却又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今既然恩师跟自己说了,自己若不找寻机会领教一番,岂不是反而辜负了这上好的良机?
不过,杨戬倒是不认为他会输。
毕竟那猴子既然出自三星洞,那必然拜师的时间要远远晚于自己。既然如此,自己已先修道了那么多年,又在灌河之中悟了清静心,如果连师弟都比不过,怎好意思再说自己是出自三星洞的门下?
料想,也正是因为如此,师父才会找到自己吧!
因为在师父眼中,自己的修为也要高于那猴子。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