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节
蝎子精道:“我曾听师父提起过,那妖魔乃是三百年前曾搅乱三界的大魔六耳猕猴。”
“六耳猕猴?”
蝎子精道:“不错,那妖魔非同小可,三百年前,天庭派下十万天兵天将擒拿此妖猴,却被他生生打退。后来他虽被灌江口二郎真君所擒,为天兵捉拿,送往金阙玉晨大帝炉中锻炼。”
“但在金阙玉晨大帝炉中,却仍未被炼化,反而成就了一身铜皮铁骨,不死之身,捣毁了丹炉,逃下界去,未曾想竟然在三百年后又苏醒了过来。”
玄奘听到了这六耳猕猴的来历,也不禁感到棘手。十万天兵天将,竟然也不是这妖魔的对手?
蝎子精继续说道:“不过,六耳猕猴虽然逃走,但是在金阙玉晨大帝的炉中,元神也受到了损伤,因此才足足沉睡了三百年。他今日苏醒,定然是要吸取东胜神洲的灵韵,以至于恢复元气。若让他得以成功,三界必将大乱!”
听到了蝎子精如此言语,玄奘也顿时心中浮现出了危机感。
他不由得想要前去阻止,但看着怀中的少女,却又停了下来。玄奘当然不会抛下这少女不顾,更何况,就算自己去了,那妖魔如此神通广大,恐怕自己也绝非敌手。
好在,这少女似乎也看出了玄奘的想法,便继续说起,如要擒拿妖魔,当前往东胜神洲去寻访二郎真君。
那灌江口二郎神既然当年能够擒拿妖猴,如今妖猴元气大伤,自然也同样可以。如请求其相助,定然有法子解决。
玄奘听闻,便也同意了蝎子精如此的说法,带着蝎子精,向东胜神洲赶去。
由于蝎子精元神损伤,便有借口让玄奘抱着。两人便日夜兼程,朝灌江口赶去,在蝎子精的指引下,往往路途不明,足足过了数月,才赶到灌江口处。去到了灌江口,却又扑了个空,听闻那二郎真君并未在灌江口中,而是有要事前往了南瞻部洲,只看到了留守的土地神。
此话顿时让玄奘无比焦急了起来,但询问那土地,也不知二郎神何时才能归还。
好在,那土地听说了六耳猕猴的事情,又指出了一条路:“那六耳猕猴,小神也曾听说,乃是由东胜神洲花果山水帘洞的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心魔所生。那齐天大圣乃是万妖之王,定然不会坐视不理,料想孙大圣,想来能够有处置之法。”
“妖王?”玄奘顿时皱起了眉头。
蝎子精却说道:“那孙大圣我也听说过,虽是精怪,但却并非妖魔。乃是上天受封的正神,当年征讨北俱芦洲,救人无数,东胜神洲如此神秀,也都有其功劳。若能求得他的相助,定然可以降服那妖魔。”
听到了蝎子精如此说,玄奘也想起了,天庭受封中的确是有妖仙存在的。如那二十八宿,便都是妖仙。想到这里,便也不再排斥,询问那花果山所在的方位之后,便打算将蝎子精留在灌江口,自己前去寻找那孙悟空。
不过,蝎子精却执意要跟随玄奘。考虑到她伤势未愈,那齐天大圣说不定有法子治愈,想了想,玄奘便再一次带上了蝎子精,向花果山而去。
两人一路行走,又过了半月,先是经历一国,乃傲来国也,其中人妖混杂,一开始玄奘先是大惊,后来却发现那些妖怪并没有伤人之意,傲来国中的人见到妖怪也不足为奇,两者相处和谐,甚至还多有贸易,亲昵得很,不由得啧啧称奇。
两人在傲来国之畔,乘上了一艘船只,跟着通商的人口越过大海,只看到那还上一座仙山矗立,正所谓: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袕;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不觉间,二人却跟随船只来到了那花果山,花果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风景秀丽,灵韵丛生。
方一进入,玄奘便看到一群群猴子各自忙有事物,有的读书,有的商贩,也有的手工器具,一应全概。踏入花果山中,仿佛进入到了一处世外桃源,乐土国度一般,众皆欢欣,到处和平。让玄奘不由得心中向往,但同时,也再一次产生了怀疑之心。
妖魔不都是无恶不作的吗?怎地在这东胜神洲中,却似不同。甚至花果山中,更让玄奘觉得比那佛经中描述的佛国,还要更加的美满幸福。
来到此处,仿佛也烦恼尽消。两人进入到山中,来到水帘洞前,求见齐天大圣,很快便有数个妖王出现,玄奘惊骇的发现,这些妖王似乎个个都实力强大,甚至有的不在那猪妖之下。
原本,此处乃花果山的腹地,并非是什么人都能来到的。不过有蝎子精的带领,哪怕玄奘不知道,花果山中的许多妖王却还是知道的。那八十一洞仙灵与七百二十路妖王,又有谁敢阻拦蝎子精?不过虽说如此,却也不能被玄奘识破,便故作询问玄奘的来意。
直到玄奘等将“六耳猕猴”的事情说了,那些妖王才“恍然大悟”,顿时惊慌了起来,忙去通报孙悟空。
第二百九十二章 心猿
却说玄奘来到水帘洞前,请那几个妖王通报,须臾回报道:“大王言道,二位可进内详述。”
玄奘大喜,即与蝎子精来到了水帘洞内。
进入洞内,却仿佛来到了一片新天地中一样,只见这水帘洞中奇花异草遍布,到处仙气氤氲。浑然不像是妖魔之所,玄奘这才真正相信,这齐天大圣孙悟空果然是得道真仙。
他与蝎子精向里走去,虽然如今花果山也有齐天大圣府,不过平日里,孙悟空还是更喜欢在水帘洞中。两人迈步向前,走入到深处,才在妖王的带领下,看到了齐天大圣孙悟空。
此时,孙悟空正端坐在石座之上,闭目养神。不过他心中却按捺着自己的性情,仔细观察着进来的玄奘。
自从玄奘进入到花果山时,他便一直观察着了。对这玄奘,悟空心里没什么感觉,也不知道为何蝎子精会如此喜欢他。
不过,孙悟空倒是看出了,这玄奘的体内,似乎有着另一个存在。而这个存在,自己当年在那竭国时曾遇到过,甚至还与其交谈过,正是那“金蝉子”。
这让悟空不由得奇怪,玄奘不应该是金蝉子的转世吗?那怎么他的体内还会有另外一个金蝉子呢?
虽然这玄奘是取经人,但似乎也和自己想象的有些不同。
而另一方,玄奘进入到水帘洞,见到那孙悟空之后,也连忙上前去,将事情都告知给了孙悟空。
“六耳猕猴?”
孙悟空听了,心中毫不在意,六耳猕猴的事情实则便是他一手弄出来的,自从三百年前,太极宫之后,那六耳猕猴虽仍有着独自的人格,但却也明白了西游之事的重要性,自然,也就构不成什么威胁了。
不过他自然不会如此对玄奘说。何况,玄奘这个取经人到底如何,也不仅仅是佛道天庭三方对其的考验。孙悟空和六耳猕猴如何去想,也是很重要的。
毕竟,如今孙悟空占据东、北两大州,金蝉子既然要取经,那么首先他得对四大部洲有所认知,也得对孙悟空的治下有所认同。如此,方才能够契合西游之事。
而六耳猕猴,虽说可能顾虑的没有孙悟空这么多,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让其承认,屈身做其“弟子”的。这玄奘到底如何,也还是一个未知之数。
玄奘道:“我听闻,那六耳猕猴乃是由大圣的心魔而诞生的,如今他既然脱困,必然会伤天害理,前来报复。故而先来请大圣出手,降服那妖魔。”
孙悟空沉吟片刻,按捺住自己,沉稳道:“想不到那六耳猕猴竟然又脱身出来了,可是,你来寻俺,俺也没有什么办法,此事还须得你自行解决才是。”
玄奘闻言,当即道:“非是贫僧不想管理,只是,贫僧法力低微,却是有心无力,之前去灌江口寻找二郎真君,也未曾找到,故而只能有请大圣。”
孙悟空道:“俺已多年未曾出手,武艺生疏了许多,何况那六耳猕猴虽是由我所生,却早脱离了出去,三百年前便已被镇压。如今其诞生,乃是因为你,故而才须你自己方能降服,除你之外,再无他人是其对手。”
“因为我?”玄奘一愣,他却不明白孙悟空所说的是何意。这六耳猕猴明明是因孙悟空而生,怎有是因为自己呢?
而另一方,孙悟空当然有能力降服六耳猕猴。但实际上,这六耳猕猴本就是西游路上的一环,也是他亲手弄出来的,自然不可能继续演戏,再去寻找大战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