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节
而且,法力还不低,甚至似乎比自己还要强大许多。
只是这玄奘身上的法力,怎地比起佛法,更像是“道法”呢?
玄奘道:“不同?”
金蝉子道:“正是。你即便无法悟破佛心,但有法力所在,便不会轻易身死。既如此,便可长久在这无为法界之地与我相伴,共同参悟何为佛法。”
玄奘摇了摇头,道:“我之所以来到此处,便是为此而来。我问你,你所认为的佛陀为何?”
金蝉子道:“佛者,觉也。即明白三世一切诸法者,非有大智慧、大毅力、大慈悲心者,难能成佛。我在此地便是为领悟佛心,参定造化。自转世历经十世以后,我每一世都有巨大收获,只可惜今日你所修的却并非真如的佛法。以你的天赋,真实浪费了。但也无所谓,只要你留在此处,虔心向佛,想必悟成佛陀,不在话下。当我能成佛时,便定要普度众生,泽被三界,令佛法长久传承下去。”
玄奘终于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不过,面对金蝉子如此说,他却叹了口气,道:“汝何等愚蠢也。”
金蝉子一怔,道:“此话何意?”
玄奘道:“你看我像佛否?”
金蝉子道:“不像。”
玄奘道:“我为何不像?”
金蝉子道:“你虽然悟性极佳,但修的却并非是佛法,而是道法,虽有些佛法的影子,但却也像是从那弥勒净土中得来的。非但如此,你甚至并非处子之身,更有业力环绕,也即是说你破了戒律。如何像是佛陀?”
玄奘道:“倘若我能普度众生,则被三界,令佛法传遍天下,令众生得悟真如,我是佛否?”
金蝉子道:“若能如此,你自然会是佛。但你却做不到。”
玄奘道:“我为何做不到?”
金蝉子道:“一个破了戒律,修持道法者。如何能是佛?”
玄奘道:“如何不能?你岂不知我佛便有妻子,其妻子更成就真觉。且我佛创三乘法时,乃是在那竭国苏子像前,其佛法因道法而生。既然他可以成佛,能够普度众生,为何我却不能?”
金蝉子不由恼道:“我佛乃释迦牟尼,你何德何能,可与之相比?若我佛门中人皆如你这般,世人若也因此而学你,则比如疯魔,三界更要大乱。”
玄奘道:“我佛可做得,为何我却不能做得。岂不知在我佛眼中,众生皆是平等。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草木国土,悉皆成佛。”
金蝉子心中一震,目光逐渐变得凝重了起来。
他看向玄奘,半晌后,微微点了点头:“看来,果然这一世参悟甚深。原来你竟是如此想的,难怪有自信可证得佛心,进入这无为法界。”
玄奘道:“我来此的目的,并非是为了进入无为法界。”
金蝉子道:“那你来此为何?”
玄奘道:“我为镇压心猿而来。”
金蝉子道:“既如此,还得成佛才是。那我便问你几个问题,看你能否识破。”
玄奘道:“你问便是。”
金蝉子道:“我欲成佛,但始终有几个问题难以明辨。你且听好,这第一个问题便是……慈悲众生,普度苦海,所需为何?”
玄奘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众生心得以快乐,则众生得以乐趣。”
金蝉子点头。
玄奘如此回答,却正是契合他的想法。不过,他继续问道:“如何能够快乐?”
玄奘道:“得所需,获所求,便可快乐。”
这个回答,金蝉子仍在意料之中,眼中更浮现出赞赏,但却继续问道:“既如此,佛法有五魔,皆为众生妄心,导向欲望。人得欲方可快乐,如此可能明心见性?”
玄奘道:“能。”
金蝉子一愣。
很显然,他没有料到,玄奘竟然会如此说。
他甚至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再次重复了一边:“五蕴心魔使人得获欲望,也可令人明心见性,得以为止之救度?”
“不错。”
玄奘仍然毫不犹豫地说道。
金蝉子当即大怒,赫然起身道:“五魔何意能普度众生?莫非你已堕入魔道耶!?”
第三百零九章 超脱
面对勃然大怒的金蝉子,玄奘道:“魔如何不能使人普度众生?”
金蝉子道:“魔如何能普度众生?”
玄奘道:“如若,有一个人有大智慧,有大毅力。其所为的乃是苍生求度,亦从不放弃救度三界生灵。其可称之为佛否?”
金蝉子道:“当然可以。”
玄奘道:“若那个人是魔呢?”
“不可能。”
金蝉子毫不犹豫地说道:“五蕴者,虽是乐趣,却不是善趣,乃小乐也。悟心悟道,明艰明苦。才可领悟大乐。世间大乐者,为我佛而无二者。”
玄奘道:“何为小乐,何为大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