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节
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得知的,莫非是苏子告知给他的?还是说,他真的领悟到了那“漏尽通”,已然遍知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故事?
孙悟空见玄奘事情已提及至此,便笑了两声,道:“也罢,既然玄奘你已经明辨许多事情了。那么,俺和你谈一谈,却也无妨。不过,在那之前,你先告诉俺,你到底对这西游之事了解多少?”
玄奘道:“实不相瞒,在领悟何为‘佛心’,参明何为‘佛果’以后,贫僧对那漏尽通,已有许多见知。加以宿命通之法力,故而才对西游之事,有甚多了解。只是,若说真的如何通明,却谈不上。只知道,此事同行路上,乃有一只顽猴与贫僧相伴。那猴子……自然不会是大圣,但如非大圣,当是那……六耳猕猴。”
孙悟空闻言,点了点头,道:“不错不错,与你同行的自然不会是俺。但,或许原本应该是俺。”
玄奘一愣:“此话何意?”
孙悟空道:“看来你虽已今非昔比,但却仍然未达到真正的‘觉者’之境界。故而,虽然你对西游之事有参详,却仍看不到,布置西游的真正存在为何人。”
玄奘顿了顿,道:“莫非不是我佛如来?”
孙悟空道:“那如来,身为西方灵山的万佛之祖,西游之事,自然有他的份。不过,俺可跟他不熟,如何能够因他而将六耳猕猴化入西游事中?”
玄奘听闻,顿时明白了几分,目光微凝道:“那么,莫非是……菩提祖师?”
孙悟空笑道:“是也不是。不过,你也可以这么理解。西游此事,非但于我等,于众生有深刻大功德,更于三界、宇宙,有着大意义。”
玄奘听到这里,已经明白了许多。他顿了顿,道:“原来如此。那么,那六耳猕猴,的确与大圣乃是一体的了?”
孙悟空道:“他乃是俺的心魔,当年被俺分化出去,为天庭擒拿,在苏子的八卦炉中锻就神体灵心。而那八卦炉中锻就的境界,俺也同样拥有。既然拥有灵心,自然不会如何邪恶,即使他是‘魔罗’。”
此言,几乎相当于挑明了他和六耳猕猴的关系。
玄奘正要说话,不过悟空却又说道:“然而,有一点俺没有骗你。他之所以能从无为法界中回来,的确是感受到了你的存在。因为你确实与他有大因缘!”
玄奘道:“有何因缘?”
悟空道:“嘿嘿,玄奘,你立誓要普度众生,传法红尘。那六耳猕猴嘛,便是红尘一切妄心所聚。你说,能无干系否?”
话说至此,玄奘已然是彻底明白了。
看来,那六耳猕猴,的确是自己西行路上,即将为伴的最佳人选。
那么,无为法界一行,收服六耳猕猴,也已然成为了势在必得的事情。
玄奘道:“既如此,贫僧择日,便前往那无为法界,降服心猿,筹备西游之事。”
孙悟空点了点头,但忽然迟疑了几分,道:“玄奘,俺虽不明白什么情情爱爱的。不过……你前去西游,你那两个妻子……”
玄奘顿时迟疑了几分。的确,西游之事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结的。自己虽然不愿抛弃二人,但是,若让二人跟着一起西行,也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他想了想,便说道:“若是这样,能否先让贫僧陪伴两个妻子,带妻子终老以后,再行前去西游?”
那两个妻子,蝎子精暂且不提,不过梁家庄的少女,乃是凡人之身,自然有生老病死。
孙悟空想了想,道:“如此也好。反正那西游之事,俺却不急。”
第三百一十五章 红尘
事实上,孙悟空当然有办法化凡为仙。
甚至,就连玄奘自己,也有能力让梁家庄的少女成仙。不过,有的时候成仙也并非是一件好事。
那梁家庄的少女机缘未至,道心不明。如果强行让其成仙,多半,会迎来三灾九难中的“红尘劫难”和“长生劫难”。
届时,若无法度过,那便是痛不欲生,生不如死。
如此还不如顺其自然,待到日后,等到机缘将至时,自有善果。
于是,玄奘便和悟空如此商定了。那六耳猕猴既然在无为法界中,玄奘如今已得佛果,倒也不怕他有所感知,是否出来。
数日后,便带着梁家庄少女一起去到了梁家庄中。此刻玄奘的法力,倒是终于看破了蝎子精的真身。不过,这一点却也并不重要。
毕竟,玄奘也知道,“妖”和“魔”不同。只是蝎子精倒甚是愧疚,很长时间都未敢面对玄奘。再加上,蝎子精也隐约得知了西游之事,猜到了那少女和玄奘的因缘,因此就没有跟随玄奘。
就这样,玄奘和少女在梁家庄定居,玄奘也并没有再动用任何法力,而是将法力全部封存了起来,与少女一同过上了凡人的生活。
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田织布,浇花担水。偶尔行商,置办产业。过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
在这时,玄奘似乎重新成为了“凡人”,与梁家庄的这位少女,共度余生。偶尔自然也会有凡人世间的各种苦楚恩怨,爱恨情仇。梁家庄的少女也知道玄奘并非凡人,但是,她却从未想过要再依靠玄奘的法力成就欲望。
渐渐地,时光如梭,白云苍狗。一晃已有数十年之久,两人不知不觉,都已成为了垂垂老朽,子孙满堂,但各自都有安生之福。
又过了数年,终于,两人寿命将至,玄奘便在一切安好之下,在满堂子孙相注之下,终于与妻双手相握,溘然长逝。
两人魂引地府,奈何桥上,那原本已满是皱纹的妻子,似乎在某种力量的作用下,恢复光景,宛如当年一般俏丽。
她转过头来,看向奈何桥上依稀如初的玄奘,眼中浮现出了深深地不舍,但最终,还是变成了坚决。
少女道:“玄奘,你送我至此便可了。”
是的。
虽然,在这一生二人相守相依,以至于有的时候,少女忘记了前尘故事,只以为许多事情都是一场荒唐的大梦,玄奘也真的是一个能伴随自己长相厮守的人。
但是,最终,少女还是清醒了过来。
她知道,玄奘并不是真正的凡人。玄奘有着大使命,有着普度众生的大宏愿。
虽然陪伴自己余生,但两人却终究会有离别之时。
何况,少女更加知道,玄奘既然是要普度苍生,那么他和自己伴随的余生,其中所经过的时间,便会是占据了众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