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节
那蜈蚣精也说道:“是啊。其他事情莫管,黄眉所言,极有道理。那兵主蚩尤非同小可,你一人之力,实难与之抗衡!要我说,就算不等劫难消解,也当多请助力,方能前往。”
孙行者闻言,却摇头道:“诸位兄弟,切莫多说,前方之劫难,实乃俺自身的劫难。如去搬救兵,一则惹人笑话,二则未必算数。况且,如今俺今非昔比,那蚩尤虽强,却也未必不能胜其!”
看到孙行者如此自信,众师兄弟都甚着急,七嘴八舌各自相劝。就在此时,忽然一阵笑声响起,梵音响动,但见那小雷音寺发出嗡嗡鸣动,众人不由都往寺外看去,却见那西南上一朵彩云坠地,满山头大雨缤纷,光芒攒动。
黄眉童子见此情景,顿时大惊失色,还未说话,便听到有人叫道:“徒儿,勿要阻路,且由他西去罢!”一人言罢,已乘琉璃佛光降下。
行者看那去处,但见那个人:大耳横颐方面相,肩查腹满身躯胖。一腔春意喜盈盈,两眼秋波光荡荡。敞袖飘然福气多,芒鞋洒落精神壮。极乐场中第一尊,南无弥勒笑和尚。
正是那东来佛祖弥勒佛是也。
看到弥勒佛出现,众师兄弟都是一慌,那黄眉童子更是忙下拜道:“师父,弟子知罪!”
弥勒佛笑道:“何罪之有?”
黄眉童子道:“弟子偷听师父言语,更擅自抛出兜率天世界,来到此处设小雷音寺,阻碍西行大事,方有此过错,与众师兄弟无关。”
众人见状,连忙说道:“佛祖,我等来之前,都与长辈言过此事,得到允可方才来到。黄眉虽是偷跑,但此难在西游之中,当算九九归一之劫,念西游大计,望从轻发落。”
众人如此言语,那行者却并未给黄眉求情,而是笑道:“嘿嘿,黄眉儿,原来你是这般知道那蚩尤所在的。无怪会来到此处!只是你这般,未免太天真了!”
众师兄看行者如此,都责怪道:“泼猴,都是为了你,我等才来,如今佛祖降罪,你却在那里说风凉话。”
行者见状忙道:“诸位师兄勿怒,勿怒。俺不是说什么风凉话,只是,适才黄眉言语,应当是偷听了佛祖与人谈论蚩尤之事,方才会来到此处。但弥勒佛祖何等存在,他偷听,偷逃,佛祖岂能不知?之所以未曾阻止,甚至还把诸多宝贝赐予了,便知道这事情本就是佛祖安排的。既如此,又怎会责难?反倒是这黄眉儿被蒙在鼓里,却始终不知,难为他一身法力,比得上罗汉菩萨,却还不明事理也!”
众人一听,都觉得有道理。是啊,黄眉偷宝,那弥勒佛岂能不知道?就连黄眉童子听闻了这说辞,也顿时醍醐灌顶一般,醒转了过来。
那弥勒佛看向行者,脸上笑意更浓,道:“好个聪慧的猴儿,无怪苏子这般称赞。不错,当真是不错!”
第四百零三章 世尊
那弥勒佛口称“苏子”,众师兄弟先是一愣,但随即便意识到,他所指的乃是苏道真。
但是,一般佛门中人称呼苏寻,都是以“苏天尊”、或是“陛下”之称呼。东来佛祖却以苏子相称,故而才有此一怔。
不过无论如何,众师兄弟此刻也都知道,那苏子,实则便是自己的师父菩提祖师,亦或是即使不是,也相去不远。
故而听到了弥勒佛如此言语,便知道,孙行者所言的果真是真实的。
弥勒佛倒是不解释为何自己会称呼其为“苏子”,反看向那黄眉,微微点头到:“童儿,你今日所行,虽然有些很冲动,但一番真情义,也合我东来佛法之心得。遑论你与这泼猴一战,也让我看到你法力道行未曾落下,我心甚慰。这金铙与人种袋,便赐予你当做防身的法宝罢。”
黄眉童子闻言,受宠若惊,忙道:“师父何出此言,弟子岂敢?”
“休要多言,给你,便是给你了。众人皆在,今恰有幸,不如一同品鉴些瓜果,谈论几番道法,何如?”弥勒佛笑着说道。
众人见到此番情景,都甚为讶异。这弥勒佛祖,可非同小可。其乃是从遥远大岁月存留下来的菩萨,亦是过去贤劫中的第五尊佛,千佛寂灭,他却从上个天地存留至此,倒驾慈航,化为菩萨。
昔年道祖西行,释迦牟尼为紫气所化,成就佛祖,创下三乘法。而这弥勒佛,亦不遑多让,因苦海所感,成就佛祖,创下东来佛法。
如今的“东来佛法”,实则并不在那“三乘佛法”之下。那释迦牟尼,为现在佛,弥勒便是未来佛,又被称作“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从地位上讲,与那如来佛祖相当,同为“治世之尊”。
但是,现如今的弥勒佛面对他们,却没有丝毫架子,而是笑呵呵的。这却是让众人都感到惊讶。要知道,在场众人也并非全都是未见过世面的,那如来佛大开盂兰盆会时,众人也曾有不少前往西方灵山,去探听佛法。可纵使是如来佛祖,给众人的感觉虽说不会如何严厉,但也绝不会这般随和。
就仿佛面对那高无数个层次的存在时,有着深不可测的隔阂一般,令人望而生敬。
然而,如今的弥勒佛,却当真是给人一种不由自主的放松与信任。说其是佛祖,亦说得通,但比起佛祖,却更仿佛是与众熟知的友人。
弥勒佛见众人沉默,又笑着说道:“昔年,那苏子东来,让我从苦海中看到了倒驾慈航并非一定是拯救世间之法。故而此有东来佛法,兜率天世界。正因如此,我甚感苏子之情,算得上与其有教诲之恩。你等既然是那菩提祖师的弟子……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也算是‘同门’。同门相叙,何必如此顾忌?”
众人闻言,连忙说道:“不敢,不敢。佛祖休要如此说。”
孙行者却笑道:“你这胖和尚,倒是有一番见教哩!比那如来,要让人亲近许多。诸位,既然佛祖都这般不见外,我等若过于顾忌,反倒令人有失礼之感,不如便大摆宴席,一同论佛论道,自在逍遥罢!”
行者此言一出,众人也觉得甚有道理,顿时放松了许多。便在此时,一个杀猪般的嚎叫响了起来:“诶唷!哥哥啊,你在那里认亲,可苦了师弟我俩啦!”
却原来是那八戒,看到已无危险,连忙喊叫了起来。他和沙僧被绳索捆绑,如今还未解开,叫了两声,又呼唤弥勒佛道:“佛祖啊,快救救我俩,痛煞了。”
那弥勒佛含笑一指,顿时,八戒和沙僧身上的绳索便消失不见了。这一个小动作,众三星洞同门都未有反应,但行者却顿时目光一凝。
在他看来,这弥勒佛解开那八戒和沙僧的绳索,竟似未有任何动作。既没有使用法力,也没有使用道行。仅仅是一指,那绳索消失,仿佛呼吸一般的自然。看来弥勒佛果真无愧于“佛祖”之称呼。这般道果,竟似还在混元之上。
不过,行者却想得出来,既然弥勒佛都有如此道行,那三界当中,恐怕那些大神通者的道行,都将愈发深不可测。原以为自己成就道果以后,已不在诸多大神通者之下,但如今看来,却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那弥勒佛似乎也知道行者所想如何,再次笑道:“猴儿,此中因果,你却不知。那苏子创道以后,自人道立,还有诸多事就。我等都承了其道果,天人合道,故而道行与日俱增,这点微末本事,算不得什么。”
此言一出,行者才知道,原来或许并不是弥勒佛的道行至深,而是比起以前那混元道果下的弥勒佛,如今的他要更强,未来的他,会愈发至强。
但如此状况,很可能并不仅仅是出现在弥勒佛一人之上。甚有可能,是出现在三界所有大神通者的身上。而这一切的根源,便是那西游之路引发的“天人合道”。
自创道以后,如今人道愈发壮大,红尘道果也诸多衍生。许许多多的大神通者,例如那张道陵、黄角大仙,以及佛门的许多菩萨佛陀,都先后下凡,将道果与人道相合。这便是天人合道,天人合道的结果便是,他们的道行要远远高于曾经单有混元道果之时。
但,同样这也是代表着某种后果。
那就是,天人道的扩散,一则让他们与苏寻绑在了同一战线。
如未来天人道终究不能成,则诸多大神通者,也会道行跌落,甚至比起苏寻更加危险,有陨灭之危。
二则,也相当于是将自己得之不易的道果,尽皆交给了苏寻,使得道果溶于天人道中。永世而立。
这原本是极其难以想象的事情。如果放在以往行者的身上,当是甚难理解的。可自从在那泉水中,看到了无数天地之前那神圣,那先辈的光景以后。行者现如今,却能理解了。
因为,现如今的三界众多仙神大神通者所做的事情,与那光景中每一个世界的仙神所做的事情,是一样的。
而唯一的区别便是,这一次是与曾经一样“毁灭”,还是……迥异于以往的“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