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节
弥勒佛祖道:“哦?为何?”
孙悟空道:“俺虽成道,但这西游之事,与俺是否成道却是无关。重要的乃是那玄奘和尚。西天取经,师徒四人,少了一人都不圆满也。故而宁愿在此等待玄奘师父,等他到了,再一齐西行也!”
悟空这么一说,那八戒也连忙说道:“猴哥,你可终于是说了一回人话!我等师徒四人,要是没有了那玄奘和尚,如何还能西天取经哩!”
弥勒佛祖微微点了点头:“不错,西天取经原是要你四人的。”
西天取经,那玄奘代表佛门,八戒代表道门,沙僧代表天庭,悟空代表妖魔二道。
这本就是安排好了的。原本,悟空成道与否,玄奘成道与否,都是并不重要的事情。因为,他们成不成道,和西天取经关系不大。
第四百一十一章 红尘
是的,其实不如说,如果西天取经是主要的事情的话,那么玄奘和悟空是否成道,实则是在次要。
只不过是在西行路上,顺带去感悟造化,成就自己的“道果”罢了。
当然了,现如今的状况,其实是比较危险的一件事情。因为成道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无论是如今落入红尘劫的玄奘,还是方才直面蚩尤那战魂大道的行者,一旦要是除了差池,那么西游之事,就会很有风险。
毕竟师徒四人,缺一不可。
但是即使如此,天庭三界大神通者,还是决定要试一试。
毕竟这是两个人自己的造化,而且一旦成功,对西游之事也有好处。
弥勒佛祖道:“话虽如此,那玄奘如今的处境,却未必很好,甚至可能比方才的你,要更加险恶。”
孙悟空方才度过的乃是斗战之劫。蚩尤将上古之事,带来了最后的诀别。
从与蚩尤一战开始到结束,不,或者应该说从更早的见到了那“光景”,到现在。
可以说,那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是的,蚩尤将自己的战魂大道托付给了悟空。那原本流传到现在的上古时期,涿鹿之战,也终于划下了一个句号。
虽然传承犹在,但人已不在。
不过,由于有王母娘娘和苏寻的帮助,实际上悟空是有着十足把握的。
他所要做的,不过是二心归一,以及大战罢了。
相比起他来,那玄奘所要面对的,才是更加的具有风险的事情。
也即是所谓的“红尘劫难”。
劫难也分为多种。有三灾,有无妄之灾,有七苦八难。
但在劫难当中,最难度过的,往往是红尘劫,和长生劫。
玄奘虽然悟了佛心佛果,但昔年他以红尘劫明悟佛心悟道。
若天地三界能够永恒持续下去,此事自然无从多言。
不过是与所爱之人携手,道佛相传,薪火永存也便是了。
但如今,既然临近终结,那么红尘劫最终带来的危险,也将会再一次不可避免的迎面而起。
那么,玄奘又该如何抉择呢?难道还会像上次那般,仿佛那梁家庄少女一般,与那女儿国国王,度过余生,由此终老,方才继续西天取经之事?
那是不可能的。毕竟,即使再续前缘,与女儿国国王终老,女儿国国王却仍有转世。
总不可能,就这样不断地陪伴下去吧。
但如果想方设法让其成仙,即将面对的,却也是天地接近终结的大劫难。那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麻烦。
“那些琐碎之事,俺老孙却甚感烦恼。索性不去想,倒也罢了。反正俺相信那玄奘和尚,定能得以解决就是了!”
悟空笑道。
众人闻言,虽然各自忧心忡忡,但是为今之计,却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他们所能做到的,也只有“等待”了。
于是便都强颜欢笑,道:“既如此,我等便日夜在此论道,等那玄奘法师回来,再作打算,如何?”
弥勒佛祖笑道:“善。”却是也要留在这小雷音寺,与众人一同等待玄奘法师。
有弥勒佛祖在,再加上孙悟空今也已成道,这毫无疑问对众人来说,都是一个大机缘。
当下自然喜不自胜,重备筵席,入得小雷音寺中。
不过,虽然做的潇洒,那孙悟空临进之时,心中却忽然萦绕出了一道倩影。
却也不知道,那龙女儿去往南海,如今却怎样了……
……
……
却说,在那西梁女国当中,自从悟空三人离去之后,玄奘便回到了那女儿国国王身畔。
那女王见玄奘回来,自然开心不已,当夜变成亲入得洞房。又数日,即将西梁国的大统之位,交给了玄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