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节
那杨婵闻言一喜,连忙让六圣开门,打开门庭,便看到白鼠精与镇元子先后走入门中。杨婵不顾其他,拜倒在镇元子面前,道:“大仙,我二哥虽醒,但是深受重创,法力恐有损耗,求大仙能出手援助。”
杨婵乃是黎山老母的弟子,自然知道镇元子的实力。这镇元子一身道行,虽恐不及波旬,但在三界中也是少有的大神通者,他本也可隐世,但却出现在这里,帮助诸多红尘仙,而那白鼠精更是出自三星洞的门人,杨婵今也知道了三星洞的关联,显然双方是友非敌。
镇元子忙扶起杨婵道:“不必如此,我正是为杨戬而来。”遂来到了杨戬身旁。
那杨戬看到镇元子过来,也行礼道:“见过大仙,大仙何故来此?”
镇元子道:“我是来提点与你的。只是,我与那玄奘有兄弟之情,你当知道,如此可还相信于我?”
当年玄奘西行,镇元子和其结为兄弟,后来因此参与西行事,三界仙神也都是知道的。
如今玄奘投奔魔道,镇元子却未出言辞,自然镇元子,也被许多人误解。
不过杨戬却微微摇头,道:“我自不会不相信大仙。何况……纵使是玄奘法师,我也相信他有他的苦衷。不,与其说是苦衷,不如说是缘由。”
当日,镇元子和玄奘虽然并未说话,但是从二人的所作所为,杨戬能明显感受到异样。
甚至魔主波旬,也似乎并没有真正对自己的杀心。虽然那波旬的身份,言出必行乃是常理,答应了放过红尘仙,自不会出尔反尔。
但是,即便如此,如果真要杀自己,也不必费心将一朵黑莲打入自己的体内。
所以这其中,必有蹊跷。
镇元子看到杨戬如此说,不由得眼中浮现出满意之色,道:“不错,看来你也猜到了一些。如今三界的劫难,的确是注定的,也是无数人心照不宣的一件事情。而这场浩劫所带来的,也将会是吾等唯一的一次机会。至于这机会是什么,为了什么,我却不能详说,否则必遭灾祸。”
杨戬闻言,深深沉思了起来。是什么,让镇元子这等存在也如此顾忌,甚至不敢当面直说出来?
他自然不知道,王母娘娘为了让孙悟空得知此事,演化过去,已耗尽了自身道行。
不过,杨戬也非那时的孙悟空一样,如今的他,今非昔比,隐约间也察觉了些许动静。他顿了顿,问道:“可是与这‘天’、‘人’有关?”
镇元子轻轻点头。
杨戬见状,也不多问了,他便说道:“既如此,如今我等当做什么?难道任由那波旬祸乱三界?”
镇元子道:“波旬乃是魔道,红尘心,所执掌的不仅仅是笼统的魔道,更多的是红尘妄心。但凡是人,终究是有妄心的,而妄心的存在是好事还是坏事,却也非定论之事。”
第四百五十一章 开花
镇元子如此说话,虽然看似并没有说什么。但实际上,却表露出了一件事。
那就是……波旬或许是友非敌!
即使现在双方打的难舍难分,可是既然“妄心”不一定是“恶”的存在,那么即便其不是“善”,也有着“成善”的可能。
以如今波旬这般怪异的行为来看,魔道固然是敌人,但波旬,却不一定是。这虽然听起来怪异,但杨戬却觉得自己能够接受。实属不可思议之事。
但仔细想想,或许,的确如此吧。
自从八百年前,天人道果初成,到现在,“红尘”始终在壮大。
红尘者,即俗世繁华。
人间红尘,有爱恨情仇,有意见欲,贪嗔痴,离别苦难,喜乐悲伤。
像八仙、黎山老母的那些弟子等红尘仙,便是因红尘道果而修成的。那么,既然红尘仙是因此而生的,魔道又该处何以位置?
本质上来说,双方差别不大,都是因“红尘”而蕴生的存在。
或许在平时,双方的确是死敌。毕竟,选择的道果不同。红尘仙更多的是因“爱”之心而成道,并非是“妄”之心。
可是,若是当红尘道面临灭顶之灾时。双方,或许就有一种微妙的和谐。
毕竟比起同灭,相互依存的共生,才是大家都去寻求的。
纵是有什么恩怨、情仇,也该在那之后再去清肃。在那之前,双方还是可能会站在一起的。
因此了解到了这个前提之后,杨戬很快也意识到了事情的关键点,道:“既如此,莫非我等是要……”
镇元子按在杨戬的肩头,道:“那些事情,现在不要去想。首先,你要恢复法力、道行。否则一切都是空谈。现如今南瞻部州的红尘仙,需要以你为主。”
杨戬道:“我?”
镇元子点头:“不错,一定要是你。唯有你,才最适合成为如今红尘仙的领头人。”
杨戬道:“为何是我?”
镇元子道:“因为你是苏天尊的弟子,也是‘太一道’的传承之人。”
两人言语了一番。
在杨戬与镇元子一番交谈过后,若有所思。他比起之前,已然对世事清晰了许多。但是对自己如何要恢复法力、道行,却还不甚清楚。
不久后,镇元子便即离去,杨戬身体并无大碍,甚至仍旧有金刚不坏之身存在。但恰如镇元子所说的,法力尽失,道果也被那他化自在的法力所封。恰似失去了三花五气的天仙。
他自己倒没怎么在意,反而是杨婵担忧了许久,让杨戬安慰了好一阵子,才逐渐放下了担心。
而在接下来的几日,杨戬也一直深居简出。他身在在骊山,对外界的事情不甚知之,只是打坐闭关,寻求重新恢复道行。然而,无论它如何修炼,法力仍旧难能汇聚,那太一道也能感受、拨弄造化,却依然被他化自在法所压制。
杨戬甚是烦闷,不知该如何,才能够恢复自己的道果。按说自己证道以后,已得太一道之传,那为何竟能被他化自在法如此牢牢压制。
他每日思索,但终究难能参悟。直到这一日,杨戬在屋内闲着许久,便出去透气。
他在骊山一住数月,未听到魔道有什么动作,逐渐也放下了心。数月间,也多次出去,与那黎山老母的许多弟子听其等述说往事。不过这一日,那许多弟子却都不在,反倒是一阵阵箫声,从山林中隐约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