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
至于定静,就是渡边华山的本名,至于这个华山,日本的这些儒生,因为受朱子学的影响,也会给自己起字号,并不稀奇。
“华山公切腹自尽了……”忠右卫门尽量把语气讲的沉重一些,想来高岛秋帆和渡边华山的关系不一般。
“……”应该是听到消息太过于震惊,高岛秋帆张了张嘴,一个字也没有说出口,原本平淡的眼神渐起水雾,竟留下两行清泪。
“华山公留下两封遗书之后,已于二十二日前在田原去世,乃是漂亮的切腹自尽。在下便是奉滨松侯之命去往覆核的江户盗贼改方江户川忠右卫门,这位则是江户盗贼与力金丸邦义。”
渡边华山的遗书也属于他的手稿,很可惜不能留给家属。都被忠右卫门捆上,要带到江户去给一众大人们检查。
因为是在见完自己的母亲之后仓促写就,所以两封遗书都很短。一封预料日本数年之内必有大变,一封是让自己的儿子好好奉养母亲和祖母。
给儿子的遗书不去说他,只说那封给门人弟子,或者说是给世人的遗书。忠右卫门真是要说一句渡边华山太厉害了。因为1844年,也就是三年后,远航而来的法国军舰便向萨摩藩叩关投书,萨摩藩紧急动员藩士抵抗。
如果站在德川幕府的角度上来说,这位渡边华山未尝不是一个忧心于局势,对于国家的前途和未来充满忧虑,希望国家振作起来,外御强辱,内整军备的爱国之士。纯粹而朴素的爱国感情,还是值得夸赞的。
“能否将遗信……”高岛秋帆话说到一半,又停了下来。
他和渡边华山有交情,都是志在改革的大学者,可是他和忠右卫门又没有任何交情。人家是幕府的官吏,奉命要将这些文稿送交幕府的。他一个路人半路上开口借来要看,有些过分了。
“稍等!”忠右卫门没想这么多,立刻从一名坐在地上休息的仆从身上取出装着遗书的木盒。
高岛秋帆接过木盒,向忠右卫门道了一声抱歉,小心的打开,取出两封草草写就的遗书。加起来不过百十字而已,但是高岛秋帆看了许久。或许他看的并不是什么书信,只是在缅怀一名志趣相投的老友而已。
略沉郁了一会子,高岛秋帆收拾好了心情,把书信还给忠右卫门。反正大井川也过不去,便独自站在河水边,看着滚滚流向太平洋的河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老头什么人?你这么上心?”助六和忠右卫门从小长到大,忠右卫门撅屁股他就知道是要拉屎还是放屁,一早就看出忠右卫门不对劲。
“倒也不是什么人,就是在那边见过他的名字。”忠右卫门帮助六解下水壶,递给他。
“见过名字就要这样?”助六完全不信。
忠右卫门虽然不是无利不起早的人,但是说穿了也是个俗人,没有到那种我为人人的地步。高岛秋帆一个素昧平生的人,仅仅因为见过他的名字,就产生想要亲近的好感,那根本不可能。
“如果我没猜错,他应该是被滨松侯请去江户,修筑江户一带炮台的。滨松侯提振武备之心甚强,和他亲近些没有坏处。”
“就这小老头会铸造大炮?”助六不由得上下打量杵在哪儿的高岛秋帆,有些难以置信。
“喏。”忠右卫门把那本自己私藏起来的戈贝司铁铳制法拿给助六看。
助六也不是没文化的,他是武家子弟,虽然没有玩过什么枪炮,但是没吃过猪肉却见过猪跑。只是简单快速的翻了一遍,便瞧出这个所谓的戈贝司铁铳,肯定比以前的铁炮要强上不少。
“那就当结个善缘,你掏钱送他过河好了。”助六把书塞进革袋,朝高岛秋帆努了努嘴。
对啊,高岛秋帆是个穷鬼,但是水野忠邦堂堂的老中宰相,召唤他去江户。说哪天到就必须在哪天之前到,没有让宰相等你一个普通武士的事。就算你再会铸造大炮,那也只是一个小小的藩士,是臣下之臣。
大井川不能通过,高岛秋帆要是误了脚程,虽然情有可原,但是终归会给水野忠邦留下些什么坏印象。本身他们这些兰学家就因为积极鼓动变法图强,而受到保守派武士的敌视和反对。若是抓他一个延期的小辫子,也判一个谨慎呢。
建造江户湾各处的炮台,是前后几任老中的共同看法,保护将军所在的江户,就算是保守派也不敢说个不字。保卫将军乃是武士的本分,那么高岛秋帆误期这个罪名那就可大可小了。
一两金子对别的武士是巨款,但是对忠右卫门而言乃是九牛一毛。原本不想挨这些强力一刀的,现在想想还是挨了这一刀拉倒。忠右卫门不等高岛秋帆反对,直接替他交了钱,顺带着自己一行也不等了,跟着高岛秋帆一起回返江户算求。
那几名强力一听忠右卫门要过河,表情精彩至极,称得上一个眉飞色舞。
“这位大人,小的也不和你多要,拔两!”
忠右卫门眼睛一瞪,旁边一个强力估计觉得这个价钱确实过分了,那拔两的强力给拽走。问忠右卫门一行人要了三两金子,召集强力,连人带行李便快速送到对岸,连马都给他们小心翼翼的牵了过去。
第24章 幕府有意练新军
得了忠右卫门善意的高岛秋帆也是洒脱,没说什么必有后报之类的废话,甚至面上看并没有把忠右卫门出巨资送他过河的事情放在心上。
众人一路往小田原赶去,过了小田原,这江户城便也在望了。旅途无聊,忠右卫门也有心瞧瞧这位高岛秋帆的本事,于是攀谈了起来。
和忠右卫门猜测的一样,高岛秋帆果然是被水野忠邦召唤来江户的。但是不是参与建造江户湾沿岸炮台,而是向德川家庆演习西式步兵和炮兵的实弹操作,使得德川家庆和幕府的一众大佬们,能清楚的了解到西方近代军队的威力。
作为水野忠邦主持的天保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将旧式的那些使用刀剑铁炮的军队,逐步训练成新式的近代化军队,才能真正的加强幕府的军事实力。
事情能不能成不知道,但是经过了一番交谈之后,忠右卫门也确信高岛秋帆那是真有本事。对于枪炮的知识那是信手拈来,至于火药炮弹制造等项,也是颇有心得。瞧这个模样,直接让他去主持铸造大炮,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一旁的助六没怎么开口,但都听得清楚。忠右卫门和高岛秋帆对于近代西式军队的各种议论,使他大开眼界。原来欧洲军队已经全都是火枪手,日本武士仰为至宝的枪术和刀术,在西方已经简化到了极致,只剩下简单的刺刀使用几项。
而且西式军队对于大炮的仰赖极重,甚至出现了数百门大炮参加同一场会战的大规模战斗。这在日本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连幕府当年攻打大阪城这样的天下坚城时,所使用的也不过是那么几门从荷兰人手里买来的卡巴林青铜炮而已。
现在幕府计划在江户湾设置炮台,布置的火炮数量才不过八十余门,而照高岛秋帆所说,欧式的军舰一条船上就有八十余门大炮。只要来一条军舰,就能战胜整个江户湾辛苦建设的所有炮台,轻而易举的兵临江户城下。
这话肯定是夸张的,但是忠右卫门没有点破!
此时的兰学学者们,因为急切的希望国家改革变法,所以往往对西方的这些军事科学技术有所夸大。最典型的就是将来的阿姆斯特朗青铜炮,被维新派夸到了天上去。但是实际上萨英之战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
萨摩藩的火炮没有把英军打死多少,但是英军旗舰欧亚卢斯号上的一门阿姆斯特朗青铜炮发生了严重的炸膛,在狭窄密闭船舱内的后膛螺栓几乎是横扫附近一切鲜活的血肉。因为这玩意儿死的人,比被萨摩火炮打死的还多。
但最后萨摩藩和佐贺藩还是想尽一切办法仿制和购进阿姆斯特朗青铜炮,并且在诸多国内的战争中使用。
就这么一路畅谈,众人一道抵达江户。因着各有使命,所以只是留下了地址之后,便做告别。对了,高岛秋帆原来并非是某一藩的藩士,乃是代代担任幕府长崎町年寄的直臣,此番算是被调任回江户而已。
他也不是自己孤身一人回来,按照计划,他的徒弟,以及徒弟的徒弟,会接力式的把西式的火枪火炮和弹药,从长崎转运到江户。
只是因为早年间德川家康的规定,进入关东时,即使是大名的诸侯行列,也不允许携带超过一定数量的铁炮。高岛秋帆一个小小的旗本就更不要想了,没有资格携带火器进入关东。
所以此事委托了他的弟子伊豆韭山代官江川英龙从长崎运抵江户,全程用幕府的官船,然后登岸还需要水野忠邦的许可。他之所以急着赶到江户,也是担心和自己分开行动的这些枪炮在路上有个什么闪失。
把一众仆从人众,引到江户町奉行所官厅,忠右卫门赏了他们一点钱,便派了一个目明,带他们去田原藩在江户的藩邸结账。自己则是把各类书籍文稿等物,全部安排人送给远山景元和矢部定谦过目。
之前渡边华山的徒弟们打包的时候,忠右卫门简单的做了一个分类和记录。如今两位大人要看,便行打开。不过两位大人日理万机,只是把忠右卫门的那个目录自行摘抄了一遍,然后询问有无违禁等语之后,便摆摆手,表示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