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江户旅人> 第10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4节

也是政治斗争里面的老套路了,套路虽然老,但是绝对够好用,而且是非常好用。尤其是德川齐庄一早就下定了决心要搞事,这舆论散播的就比松平齐宣要早,大大的占据了优势。
什么松平齐宣为人行事暴躁,侍从小姓稍有小错,便打骂非常,甚至毫无理由的处死犯了小错的侍女,不把人命当一回事。什么觊觎家臣的妻子,逼迫家臣把妻子献出来给自己享用,家臣不肯便暗中谋杀家臣。
反正只有瞎编就得了,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
本来松平齐宣就是一个自大狂的性子,平时待人处事也确实很嚣张。对属下打骂也不是一回两回,公子哥就是说的他松平齐宣。稍微对松平齐宣有些了解或者耳闻的人,一听这些尾张藩散布的谣言,结合自己所知,便立刻认为这些谣言十有八九是真的。
人就是这样,最喜欢听这种大人物的谣言,而且是不好的谣言。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谣言流传的飞快,没两天便在江户传得沸沸扬扬,甚至连许多外样大名都知道了这些事情。
尾张藩也是厉害,杀敌一千,自损一千二。败坏的乃是德川家以及亲藩的名誉,他却照样这么做了。把德川家的名声给败坏了,对尾张家能有什么好处?
或许真的是仇恨早就遮蔽了双眼,只管先把嘴里这口恶气出了再说。至于以后的事情,哪管他洪水滔天。
一下子就使得松平齐宣严格按照法度执法的事件,瞬间转移到了松平齐宣这人本来就是个人渣,肯定一肚子坏水,天天干杀人放火的烂事,看着就不是个好东西上面。
别说是无知的妇孺老幼,连那些读过书,见过世面,奉公出仕的武士也有不少人信了这种谣言。文化水平的高低,有时候是完全不能在谣言上面发挥作用的。主观感情这种东西,人人都有,没有办法的事。
连忠右卫门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也不得不竖大拇指。这时候就算是松平齐宣浑身长满嘴,也已经在江户百姓的心目中变成一个人渣了,根本解释不清咯。想要再去造德川齐庄的谣,慢了人家一步,那就再无掀起波澜的可能。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好在松平齐宣只是嚣张,不是没脑子,他也是个智商正常的人。他很清楚一件事,如今这个天下是幕府将军德川家庆说了算,你一百万屁民说再多也卵用没有,抵不上德川家庆一句话。
只要这个天下的武士阶层还支持德川家庆,那么德川家庆就可以让松平齐宣无惧任何谣言。德川家庆说无罪就是无罪,几百万人说松平齐宣有罪也没用!
小老弟厉害的很,指派了一个家臣,白衣跪在江户城下,要求幕府给自己的主君松平齐宣一个清白,否则就要在江户城下切腹自杀。
真是花里胡哨的,不过这一套也挺好使。幕府最注重脸面,哪里能因为断案不决,而使得忠于主君的武士切腹自杀,导致幕府颜面扫地。于是德川家庆无法,终于下了御令。命令江户町奉行所抽调精干查案官吏,去往尾张,实地调查此案,据实以奏。
还能有谁?
可不就是忠右卫门和助六咯!
没出发,忠右卫门家和助六家就先后来了好几拨形形色色的人,有的是亲旧,有的是同僚,有的是好友,有的是则是所谓的慕名而来。
有的人丢下价值黄金数十两的财物就跑,有的则要给忠右卫门介绍婚事,甚至还有半夜向忠右卫门家里丢石块,石块上绑着要求公正查案的字条。
摊上了呗,不能再在江户等了,怕是再等下去,真要被人打上门来了。忠右卫门和助六赶紧带上了几个用惯了的同心和目明,以及查验遗体的专业人员,往尾张奔去。
行前金丸义景吩咐两个人,他也受到了暗示,命两个人在尾张起码拖两三个月,要是拖不了这么久,就等着瞧!
拖呗,这还有啥不会的,当初那么多人在场,我堂堂江户川本着公正断案的原则,当然要把上千人的人证全部面谈一遍啊。
得知了忠右卫门的这个计划,金丸义景点了点头,表示你小子很上道。只要调查不结束,江户有的是人替咱们说话,一点儿不要慌。
一路行至骏府城下,天色将黑,忠右卫门本来就要拖的,当然不会连夜赶路,立刻准备进入城下宿场休息。却见宿场门口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几个大字。
高须侍从殿下驾!
第17章 双方怄气争主屋
哦哟,撞上了,忠右卫门立刻让队伍停下,先行派人进入驿站宿场向这位高须侍从殿下禀报自己一行人的到来。
这位高须侍从,便是从四位下侍从摄州守松平义建。也即御三家尾张家的御连枝之一,美浓高须藩的藩主,同样是幕府的亲藩之一。
至于为什么要通知他,这里面是有缘故的。虽然忠右卫门和助六都只是幕府的普通旗本武士,且一个知行二百五,一个知行三百五,完全比不上松平义建的三万石知行。可是还是那句老话,大伙儿都是德川家庆的家臣,理论上身份都是将军的直臣。
在此基础上,是不按照俸禄的高低来论地位的高低,而是以身上肩负的使命,担任的官职高低来论及高低的。
忠右卫门和助六乃是幕府特派调查案件的专员,身负将军的御令。而松平义建只是去江户参觐将军罢了,并没有任何的差遣在身,那么就需要把宿场内最好的那间正房让给忠右卫门和助六居住,自己住到厢房旁边去。
历史上本多正纯去下野的日光东照宫整备,在宿场碰上伊达家的队伍。当时伊达家已经住在宿场的主屋之中,本多正纯直接派人交涉,要求他们搬离。因为作为整备使,他代表的是幕府,代表的是将军。
虽然也谈不上什么如朕亲临,可意思是这个意思,最后伊达家只能被迫让出了主屋。之后这事情还闹到了幕府那边,可幕府肯定是支持本多正纯,于是也只能不了了之。
现在忠右卫门碰上了松平义建,之所以不急急的闯进去,就是希望先通知松平义建挪窝,把正房让出来给自己。这样大家面子上都好看,假装无事发生,你走你的道,我过我的桥,两不相干。
若是忠右卫门就这样稀里糊涂的闯进去,咱身为幕府使臣,那自然就要住正房的。和已经住在正房内的松平义建起了冲突,最后闹将起来,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尾张家如今已经在江户闹着呢,可不敢火上浇油,借忠右卫门几个胆子,也不能跳这个火坑。
想来松平义建也是分得清轻重的,德川齐庄闹是德川齐庄,松平义建作为高须藩主,没必要掺和这趟浑水。大家都是路过而已,何必互相甩脸色。
可这左等右等,就是不见里面有动静,进去传话的那个目明也早就出来了,保证把忠右卫门一行人抵达的消息传达到。怎么松平义建这么久还是没有搬家,本来夏天的天就黑的晚,这会子天都要黑了,怕是要靠晚上七点了,一行人在外面等了起码一小时。
“里面莫不是有什么变故?我再进去问问?”天野八郎担任忠右卫门的目明,也算是急主君之所急。
“再等等,咱们现在身份特殊,尽量不要和尾张的人起冲突。”忠右卫门是个谨慎的性子,能不接触高须藩的人就尽量不接触。
“这位高须侯难道不愿搬?”助六从马上下来,一直骑在马上也累呢。
“不会吧……”忠右卫门、天野八郎和寺泽新太郎同时回答。
这可又是一桩通行二百年的惯例啊,忠右卫门可一点儿都没有刁难松平义建,甚至还有些维护松平义建的脸面。他不至于学德川齐庄,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破坏这个礼让幕府使臣的惯例吧。
就算闹到德川家庆那里,忠右卫门住主屋,那也是站得住脚的要求啊。幕府使臣代表将军様,那就是钦差大臣,在地方上最大,其他人都要低一头的。
“不应该不应该不应该,高须侯不至于这般意气用事!”忠右卫门还是不相信松平义建也是个楞种,这么跳。
“现在尾张家怕是全员一心,高须侯身为尾张御连枝,怎么也要表示一二。反正天塌下来有尾张侯顶着,尾张侯又是将军様亲弟,真能处置了不成。”助六把斗笠脱了下来,举着扇风。
是不是咱们平时都把人想的太好了,这年头民风尚显淳朴,江户城内那么多记账制的店家,大伙儿都保持了最起码的道德水准。作为诸侯大名的松平义建,和忠右卫门这样一个小小的幕府旗本怄气,实在不像话啊。
“再等一会子,要是还不搬,咱么不免要做一回恶人咯。也算是把尾张藩给彻底得罪了,也不知道将来怎么办。”
“只怪咱们是去查案,若是别的差事,哪会这样……”忠右卫门长叹了一口气。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