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节
一一记录清楚之后,忠右卫门又被调所广乡派来的向导武士引到了“佐多药园”。这地方虽然叫做药园,但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型的植物园。
包括咱们之前吃的荔枝,其实也是从这地方出去的。在八代将军吉宗时代,幕府就号召减少进口各种外国的植物制品。既然要减少进口,可是国内的需求又在,那么最好的办法自然是设法国产咯。
其中国产最成功的的范例有两个,一个是人参,一个是甘蔗!
作为汉方中药材中的一味重要配药,东亚的人参几乎全都进口于朝鲜李氏王朝,野生的山参十分难寻,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日本本国不产人参,只能进口。
但是他这个民族为了学习是完全能够豁出去脸的,据说是邀请了李朝的参夫前来培植,但是人家到底怎么来的,是请来的,还是绑来的就不得而知了。同时他们还派遣医学留学生去东莱地方的倭馆,和朝鲜的大夫学习人参的脾性等项,回国以作参考。
最后人参真给他培植成功了,且不是一处成功,而是在西国的出云地方,以及北陆的富山地方,都有了一定的培育。
对了,这里不妨插一句闲话。第一次中英战争以前,林则徐在广州硝烟,逼迫各国商人交出鸦片,最先认怂的据说就是美国商人。因为美国商人是当时全世界仅有的一个能够和清国贸易,还保持贸易顺差的国家。
美国商人的拳头产品——西洋参!
至今还是一个年产值超过二十亿美元以上产业,当然美国的野生西洋参,也基本都被采挖完毕,插这么一句题外话。
甘蔗就不说了哇,砂糖的巨大利润使得人们趋之若鹜,调所广乡甚至祭出直接暗杀和封禁甘蔗种植书籍的大招,也没有阻止甘蔗在日本国内的引种。
其他许多作物,像是烟草、棉花、油菜,还有茜草,就是作为染料的那个茜,都大规模的开始进行培育,进行国产化。诸藩大名都眼馋阿波蜂须贺家垄断的染料靛蓝的巨大利润,可是靛蓝在其他地方的引种都不是非常成功。
调所广乡忙活了几年以后,发现在土地贫瘠的萨摩,想要纯粹的依靠农业和手工业获取巨大的财源是很困难的。于是最后还是走上了走私致富的道路,并且一走不回头,生意越做越大。
现在二道贩子做的飞起,从北回商人手中购买虾夷以及陆奥生产的各种海产干货,然后藉由琉球商人的名义,翻着倍的往带清送,带清的需求还大得很。那些虾夷和陆奥生产的海产干货品质又相当不错,很是让萨摩搞了一笔钱。
现在萨摩的财政情况已经完全做到了略有盈余,并且可以开始进行藩内的普遍投资。原先投资的方向忠右卫门不大好说,现在肯定是往矿业方面投,毕竟见效快,回报大,而且利润有保证。日本人开矿的本事还是不错的嘛,这一点不吹不黑。
对了,眼下给忠右卫门带路做向导的是一个小黑胖子!
今年刚刚元服,苗字西乡,通称吉之介,至于名,那到不是未来最有名的隆盛,而是隆永!
造士馆毕业生,今年十七岁,属于萨摩的既得利益者那一派。既垄断了造士馆的学习名额,也垄断了藩内官职的选拔担任。不然凭他不过十七岁的年纪,怎么可能担任鹿儿岛郡的郡书佐。
忠右卫门见过了大久保正助,自然也想着见一见这位西乡隆永。只不过报出西乡隆盛的名字时,岛津齐彬直接指着自己身边一个四十岁上下的糙汉说这就是,你找他作甚?
还别说,忠右卫门当时愣住了,西乡隆盛怎么可能是个年近四十的大叔呢?这年纪怎么也对不上啊。要是西乡隆盛已经这么大了,以后他西南战争的时候,岂不是已经七老八十?
后来稍微问了一问,忠右卫门估计他的儿子才是未来的西乡隆盛,日本人就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父子叫一个名字,尽出幺蛾子。
现下这小黑胖子,就杵在忠右卫门的旁边,反正忠右卫门有问他就有答,不问则是一个闷葫芦。怎么看怎么不像是那个将来的维新三杰之一。
第62章 路回江户有彗星
很显然西乡隆永也知道忠右卫门乃是亲善重富忠教的,而他父亲西乡隆盛受岛津齐彬提拔,在岛津齐彬身边做事,天然不愿亲近忠右卫门。
不过好在西乡隆永有问必答,从他口中,忠右卫门也得知了一些情况。和萩藩一样,大量无有出路的武士开始搞社团,互相吐露发泄心中的不满。但是因为调所广乡的严厉统治政策,这帮人暂时也闹不出什么事来。
因为调所广乡最烦的就是只会逼逼赖赖,却又不能够帮助自己搞钱的人。而且他是真敢杀人,不是说你反对我,我就要杀你。是你对现状吐露出不满,有些许的异动,就算不是针对我,我也要杀你。
反正就是杀杀杀杀杀,杀到你恐惧的再也不敢反对我!
所以这些下层武士组织起来的社团,在萨摩只能悄悄活动,也不敢大肆声张,比之萩藩“战斗力”确实薄弱了许多。或者说不成气候,没有办法影响到萨摩整体政治的前进方向,甚至想在萨摩掀起点浪花都有点难。
至于西乡隆永本人,也加入了一个“二才组”。大概算是个有附带着一点政治意味的乡中同好读书会,说的更浅显一点,就是他们能去念造士馆的,和念过造士馆的一帮子学阀子弟,串联交好的组织。
嗐,在萨摩,身份等级不同,连社团都不一样哦!
对了,如果不出意外,将来的公爵陆军大将大山岩似乎也加入过这个所谓的读书会。倒也是把这个读书会的逼格给哄抬了不少。
之后西乡隆永还会组织起一个“诚忠组”,拉拢和自己有同样志向的萨摩武士,并以此为基础,逐渐插手和控制萨摩的藩政。最终更是直接掌控了整个萨摩的军权,加上和他是同学的大久保利通的政权,两者结合,算是把萨摩彻底架上了倒幕的战车。
不过现在的情况还没啥,只要调所广乡还活着,萨摩就没有什么人敢上蹿下跳的。小老头老的牙都掉了,但是光是那张脸,就足以止住萨摩小儿夜啼。不说人人谈之色变吧,有他坐镇,萨摩就出不了什么大乱子绝对是没错的。
还是要想办法让调所广乡多活几天,有他在,萨摩的愣子就出不了头!
把心中完全都是不愿的西乡隆永给遣开,忠右卫门回到重富忠教家里。岛津家这一帮子父子君臣,全都还在串木野金山守着,一下子出了两个金山,一时间不知道是高兴要发达了,还是要苦恼矿山技术人员不够了。
按重富忠教的意思,忠右卫门正好跟着岛津氏去江户交代的大名行列一道出发,这样路上既有照应,也走的轻松。两个人还能叙叙交情,聊聊天,路上也不孤单。反正就这几天,没必要急着赶回江户。
就算水野忠邦起复了,咱也没那么快就能再任新职啊!
想想也是,没必要赶得那么着急。水野忠邦真要用咱们的话,早去晚去都会有差事干的。若是人家不用咱们,急急忙忙赶回去也是坐冷板凳的命。
道理一想通,忠右卫门便放松了,躺平在重富忠教的家里,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萨摩人。没事就和人家孩子玩,这年头大男人在家带娃的属实少见,倒是让孩子们多了一个小大哥。
等岛津齐彬那个孩子的御赐名仪式结束后,岛津家便也准备出发了。孩子起名叫笃之助,笃有厚实、结实的意思,岛津齐彬也希望这个孩子能健康成长,将来继承岛津家。
此次交代,这孩子也少不了,需要带着去江户,以后做岛津家在幕府的人质。如果不是继承藩主的大位,怕是很难有机会再回到萨摩老家咯。当然啦,这一切的前提是孩子能活到成年。
嗐,忠右卫门替他操心个啥劲,人家自有人家的命,一个人的命运,既要也要嘛,管那么多干嘛。咱们跟着走就完事了,有白嫖的马骑,还有和重富忠教同等的饭菜吃,没啥不满的了。
萨摩鹿儿岛七十七万石大名岛津家的参觐路线是从萨摩走水路到大阪,然后在大阪休整几日,接着走东海道,一路进入江户。
这里面其实还有个别的原因,因为日向沃肥藩的藩主伊东氏,早年间是被岛津氏给揍跑的。伊东佑兵靠给丰臣军做带路党,又恢复了日向的旧领。关原合战中,伊东在东军,又和岛津氏敌对。
所以一开始参勤交代的时候,伊东家是直接拦住道路,不允许岛津氏经过沃肥,走陆路北上的。逼着岛津家走水路去大阪。
作为距离江户最遥远的诸侯,又有这种烂事,在路上花两个月的时间那就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了。光是为了维持这约两千人在路上的开销,就需要支出超过一万三千两黄金。
若是在以前,据说为了定期出发,每次都是求爷爷告奶奶一样的找人借钱,到处告饶,凑够这样一笔费用。免得耽误了行程,被幕府指责或者问罪。
如今好了不少,岛津家的队伍里带着大量的黄金,足够应付一路所需的开销。沿途的宿场町最喜欢的就是岛津家这种人多马多,处处要花钱的诸侯行列。
行船多日,从九州到大阪,倒也没有发生什么危险。大阪城下有岛津氏的宅邸,众人入住,且允许自由活动二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