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江户旅人> 第24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5节

两人到没有说什么,他们以前大小也算江湖儿女,有些事情早就经历过了。连现在的桂小五郎,未来的木户孝允都曾受自己的妻子,同时也是艺伎的木户松子的协助,躲避佐幕派的追杀,甚至长久的栖身在风月场所。
时人对此男女欢爱,司空见惯,并不觉得有任何不妥,甚至以为美谈。历史上的木户松子在木户孝允出头之后,最终竟然受封从四位的高阶,这对于一个女子而言,几乎是同时代罕见的殊荣。
“您起来了,是否要和夫人一道用早饭?”阿久估计是早就在等着了,上前询问道。
“须得让她在睡一会儿吧,我这边无事,你们先吃亦可。”忠右卫门回头望了一眼,想了想,还是不急。
反正炮台的事情有江川英龙在监督着,不会出什么问题。幕府这边更是轻松,只要没有外国事件发生,那么忠右卫门就等于没有什么公务。
想着是不是回去躺下再睡一个回笼觉,忠右卫门脚步回转,又步入屋内。榻上的阿兰亦是安睡,刚刚咱出屋子也是小心的带上门的,并未吵醒她。
忠右卫门坐在床边,看着眼前的阿兰,仍旧觉得自己幸运。还好自己没有嫌贫爱富,想着去攀诸侯大名或者大身旗本的的高枝儿。若是去寻高门的女儿,未必能够有这样曲意乖顺的可人儿进门咯。
左右无事,忠右卫门只觉眼前佳人应当呵护,复又躺下,伸手环抱。也不睡,只是静静的感受这片刻的宁静和美好,几无半分的情欲。
约略是被忠右卫门环绕上来的手给吵醒了,阿兰微微睁眼,感觉昨夜有些迷幻,又有些真实。但身边躺着的人确实是忠右卫门无疑,她不愿起身,或许是出于害羞,或许是出于紧张,既然被抱着,那就这样抱着好了。
两人虽然还谈不上心意相通,却也不约而同的享受着这片刻的美好。忠右卫门轻轻的呼吸,吹在阿兰的玉颈上,都能让阿兰有所意动。
……
到底还是要出门上值的,衣冠齐整的忠右卫门出现在表奥时,左右都是恭喜的人群。甚至有人还说新婚燕尔,为什么不请几天的假,何苦这一大早九点半就来上值呢。
一帮子无聊的男人,忠右卫门和他们打着哈哈,原本上值只需要走七八分钟的路,最后走了足足半小时才到。认识的不认识的,这会子都上来和忠右卫门打招呼。他们天天在表奥混日子,办理国家大事未必积极,但是像是忠右卫门结婚这种事情,却上心的很。
坐到官厅内,先命官厅内的侍从送一壶茶来,忠右卫门便开始了为期两个半小时的工作时间。长崎的荷兰风说书也会抄送到他这里,方便忠右卫门能够了解一下海外动态什么的。风说书不是天天都有,自然事情也不是天天要办,十分轻松。
第31章 留学国外开销大
要说这家里有个女主人那确实不一样,起码这晚上睡觉的被窝是热乎了,不再只有脚边那个放了汤婆子的一隅暖和了。
秋末了,报团取暖,才是没有暖气又没有空调时节的最好睡觉方式!
以前忠右卫门衣裳啥的,主要是自己穿,顶多就是腰带什么的,让阿久帮个忙系一系。现在甚至可以在被窝里嘻嘻闹闹的把衣服穿个半整,出门只要披一件棉袍子就算完事。好啊,真是好啊。
不过咱们忠右卫门也不会因私废公的,还是要好好地为幕府干活。协助幕府这条破船尽量多开两年,好生延续下去。
转头登城,水野忠邦简单恭喜了两句新婚,他身为幕府老中首座,身份实在特殊,自然是不能够出席婚礼的,但也送了贺礼。大小也算忠右卫门又承了他一份恩情,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忠右卫门外面欠的人情也不少了,不差这一点。
“之前议的那个派遣学生去往外国学习的条陈写好了?”私事谈完,自然就要谈公事。
水野忠邦那是真心实意在给德川家打工的人,只要还在位置上,就不可能松懈了。看这模样,大约是要给德川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咯。
“拟好了,您过目。”这是大事,忠右卫门不可能懈怠放松的。
而且这个事情,还是当年法国人进攻那霸港时,忠右卫门主动提出来的。加上现在忠右卫门担任御用外国掛,这事也就咱提出来合适。
“容我瞧瞧……”
接过条陈,水野忠邦细细的看了起来。他当然很清楚幕府现在所谓的旗本八万骑都是些什么臭番薯烂鸟蛋,而且幕府的武士制度,说白了就是世兵制,全世界到现在为止,几千年的时间,就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让世兵制保持长久的。
真要打仗了,幕府要八万人出阵,八万人是肯定能够拉出来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以前德川家齐打猎的时候,一下子拉上十万大军围猎也不是没有过。可“旗本八万骑”的成色,各位也应该能够明白。
老的可能道都走不动了,小的可能还在怀里面吃奶。你怎么能指望这些人出兵打仗?更别说那些饿得半死,要不是幕府时常救济,甚至帮他们赖账还账,可能早就完蛋的贫穷御家人了。他们怕是连列队都做不到,稍微久站一会儿,就要倒下去。
所以编练新军是必须的!
要练新军就要有新军官,要是没有新军官也没有好兵员,其结果就是现在城下的奥诘铳队,这帮子老爷兵,根本不出操,白拿一份俸禄,开心的很。
但有一说一,确实有很大一批御家人家庭因此倒向了水野忠邦,成为了水野忠邦政权的拥趸。水野忠邦已经下了命令,每年都从御家人里面挑兵百人以上。服役十年以后才退出铳队,现在是全队五百余人,最终的规模也就两千不到。
养活这两千个年俸十两的下级武士,一年的开销也就几万两而已。却能笼络几千家御家人,水野忠邦现在真是做上手咯,政权抓的牢啊。
咱们滨松侯这个宰相,看来是有的做呢!
“三十人之数,是否少了一些?”水野忠邦大致瞧了一遍以后,将条陈放下,开始询问忠右卫门的想法。
“三十人已然不少,去往荷兰,开销恐不在少数。”忠右卫门主要是怕一下子报出来一个几万十几万的开支,把水野忠邦和德川家庆给吓着了,然后这两个人就将这个议案给无限延期,或者直接否决。
现在日本的金小判一枚含金量肯定不足七克,那么金一两和一英镑就不能等价兑换,可能须得一两多,才能换上一英镑。这年头一英镑的购买力当然很强很强,可是再强也有个限度。
派遣三十个公费留学生去欧洲,每个月简单的吃饭穿衣,估计就要好几十英镑,算宽裕一点那就是一百英镑。留学四年就是四千八百磅,还有学费、交通费、置装费、住宿费、书本费等等等等。三十个人去留学就得花起码一万五千两黄金,还得是现款。
要是派三百个人去,开价就得十五万两,可能当场就把水野忠邦给吓退了!
“如此昂贵?”水野忠邦一听到一万五千两这个数字,心里面就打鼓。
给两千人的奥诘铳队发工钱,一年也才两万两。区区三十个留学生去一趟欧洲,就要带一万五千两金子上路,还不一定够,这花费简直是恐怖啊。
咱们不妨再做一个小小的对比,佐贺藩的藩校,也就是为锅岛直正提供了大量下级官吏的弘道馆的财政开支,起初是一年一百七十石米,现在因为佐贺藩的财政收入充裕了起来,所以增加到了一千一百石。
弘道馆一千一百石就能教几百个学生一年,算下来连七百两黄金都不到。同样是培养人,在国内上学和在国外留学,那价格真是天差地别。
“一万五千两尚且还不宽裕,若是加上修习语言的半年,恐怕得两万两。”忠右卫门瞄了一眼水野忠邦,发现他表面上波澜不惊,实际上右眼的眼皮子都在轻微的颤抖。
在日本选拔的武家子弟,最厉害的也就是学习了荷兰语而已,而且绝大多数学习过荷兰语的人,学的也都是哑巴荷兰语。生活中没有这个语言环境,词汇什么的全靠死记硬背。读读写写可能还行,真要和人交流那就是抓瞎。
直接把他们送到荷兰的课堂上,那恐怕一节课有四分之三的时间都在云里雾里,还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在崩溃无知。
就连佐久间象山和高岛秋帆这种大兰学家,忠右卫门也问过,他们虽然会说荷兰语。可是也有很大的困难,日本人的发音是有问题的,且一个带着信浓口音,一个带着九州口音,直接和荷兰人说话,荷兰人未必听得懂。
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九州萨摩的老人说的日语,和东京人说的日语,也有巨大的差别。甚至直接说他是两种语言,可能也有人信。
半年的语言学校预科,那已经是最好的预估了。忠右卫门怀疑光是矫正他们的口音,就得花好两个月,要是语言学习的进程再慢一点,那在语言学校就卡一年也不是稀奇的事情。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