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节
终于可以把这些炮兵一一充实到品川炮台上咯!
第16章 滨松功成欲身退
炮台建成了,炮兵练完了,幕府财政上面还有好几十万两黄金的财政结余。江户城天守也修完了,水野忠邦拿捏诸侯那个卵的大把柄也没了。
加上关宿侯久世广周已经到府交代,自己的身体也不是很好,水野忠邦终于向德川家庆提出了辞呈,希望退回滨松养老。
也不是说什么乐意放权,其实就是水野忠邦身体真的不怎么好了。而且他虽然汲汲于权力,也体会到权力的美妙。可是他同时也希望保扶幕府,让幕府能多苟几年。这两个志愿不冲突,现在幕府的情况虽然谈不上多好,却可以说暂时没有崩坏。
说个不恰当的形容,丧事当成喜事办,只要幕府没有向深渊冲冲冲,那就万岁!
人嘛,大权已经享过了,老了老了,临了之前,一般就会想着再弄一点大名。“非名衔耀俗士也,固勇者荣名衔耳。”尼科洛-马基雅维里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水野忠邦自觉没几天好活的了,所以想要挣一个大名。
类似于什么功成身退啊,不恋栈权位啊,帮扶后进啊,反正他只要活着的时候这么一退。然后自愿把位置让出来,那肯定是有人说好话的。
起码替补他的位置,担任老中的那个就会说他的好话。早当一天老中,那也是爽的。若有机会,让你做一天内阁总理大臣,指不定多少人愿意呢。
况且现在他的好徒弟德川家庆还在位置上面,自己的老师退休了,不得分外荣宠啊。甚至有可能直接再把他们水野家,抬回二十五万三千石的知行。
有一说一,水野忠邦这个人本事还是有的,眼光也还行,起码比幕府一大帮废物要强的多。在这个当口宣布辞任,人人都念他的好,短时间之内,起码十年八年吧,是没有人会想着要骂他了。
甚至将来的老中干的不好,还会跳出来几个人,说当年滨松侯在任时,募勇练兵,府库充裕,还能有余力修筑江户天守。
再过几十年,保不齐水野忠邦就混成“嘉永名相”咯!
不过德川家庆确实也离不开水野忠邦,这年头能办事,还愿意办事的人,真的没几个了。小字辈的还都在培养和熬资历当中,老字辈的要么是废物,要么就不受德川家庆的信用。
加上德川家庆年纪也大了,真的很不乐意处置什么繁琐的政务。他现在就想着自己两个怀孕的侧室能够为他生下子嗣,保证德川宗家的继承无虞。其他的一概懒的过问,你水野忠邦就为我鞠躬尽瘁得了。
很正常的,水野忠邦的第一封辞任表,被德川家庆拒绝了!
全江户的人,不管是诸侯大名,还是小民百姓,一瞬间都关注到了这件事。原本那些恨水野忠邦不死的人这会子也不恨水野忠邦了,所有人不约而同的达成了一个共识,这个时候坚决不闹任何幺蛾子出来。
就怕江户发生点什么事情,德川家庆一烦,就把事情全部推给水野忠邦,然后水野忠邦就无法辞职了。
若是水野忠邦还有点什么政策想要施行的话,这段时间应该是最适合的。全江户,整个幕府上下,没有一个人明面上反对水野忠邦,就指望着他快走。
有的人是真希望他赶紧失权,有的人是瞄准他空出来的那个位置,有的人是准备等他下台再设法弄他,但这不是水野忠邦还没辞职呢嘛。
三辞三让这种事,真是虚头巴脑的,不知道多少人在背地里面骂着!
但表面上,江户城表奥数千人对水野忠邦前所未有的恭敬。那些和水野忠邦政见不同的诸侯大名,甚至还“摒弃前嫌”,亲自登门探病。至于是希望水野忠邦快点好起来,还是希望他赶紧死球,确认一下病情,那就不得而知了。
忠右卫门不清楚水野忠邦哪年蹬腿的,但估计也就这两三年内,所以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与其哪天他突然死了,幕府中枢一阵混乱,不如就这样正常的交接班,让幕府安稳的权力过渡。或许少混乱几天,幕府还能多活几天。
现在按照惯例,水野忠邦上了辞任的表章,德川家庆拒绝了。那么起码要再等一两个月才好再上第二封,隔两三天就上的话,那样太不懂规矩了。
上的太密集,会有一种德川家庆催你下台的意思在里面,那就是让德川家庆有失宽念老臣之恩的意思啦。所以整个程序走下来,估计要三四个月,半年也可能,但是不会太久太久,太久了也像闹着玩。
保不齐嘉永二年过了年,水野忠邦才能下台……
但先不说他下台不下台吧,松平忠优、间部诠胜、堀田正睦、内藤信亲等有资格或者有可能出任老中的诸侯大名,那真是到处串联,试图打听水野忠邦本人以及德川家庆的心意。毕竟谁能上去,都是德川家庆的一句话。除此之外,那就是水野忠邦的意见了。
结果大家还没有等到水野忠邦的第二封辞任表章,一直是老中小透明的青山忠良躺倒了。这位老兄干到现在也有三年多,全程都是陪衬。
基本上属于那种万事不开口,您说的都对。比大冈忠固还要厉害,大冈忠固起码还嗯嗯啊啊的,知道附和一声。这位老兄更好,直接装死了。也怪他当年阿部正弘在位时,临时上任做老中,虽然没有和当年的逆案扯上关系,却也是失去了德川家庆的信任。
如今还在老中任上,纯粹是听话而已。再者青山氏也是谱代中的名门,在德川家康和德川秀忠时代就辅佐两位将军。要不是青山忠俊触怒了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保不齐他们家也能混一个十万或者十五万石。
现在委屈在小小的丹波筱山五万石,说来也是憋屈的。当年德川家光真是把青山忠俊和青山忠(宗)俊父子两人一撸到底,命令蛰居。
嗐,说这么多没用了,青山忠良这一趟倒,没躺多久,上天去见东照大权现咯。
诸大名狂喜,原本空一个,现在空两个啦!
第17章 两产之下皆女儿
半个江户的诸侯大名,尤其是够资格选任老中的谱代和亲藩大名,那就差点内心狂喜,表现到脸上啦!
但是内心再雀跃,也不能够真的笑出来。大家纷纷跑去筱山藩邸致哀,然后装出一副万分悲痛的样子,好像幕府失去了一位国之干城一般。若非忠右卫门知道青山忠良平时的表现,可能真的就信了呢。
嗐,这种事情没啥好说的,人嘛,可不就是这样的。连一开始可能风轻云淡的松平齐宣都快马回了江户,这小子心思活络着呢。
如果只有一个空缺,那么松平齐宣自觉自己小字辈,肯定是没有什么机会的了。就算他是德川家庆不用分家产的亲弟弟也不行,资历太浅,难以服众啊。
可现在不同啊,现在起码有两个空,甚至可能有三个空,之前老中本身就不满员呀。恩,松平齐宣觉得自己可以争取一下,不管能不能争取上是吧,事在人为不是。
他回江户的理由到是很正当,回来汇报擒拿盗墓贼一事的进展。虽然还没有把人给抓回来,却追回来了一把陪葬的宝刀。有了这个重大发现,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应该很快就能捉捕到盗墓贼的。
咱也没必要去戳穿他,人之常情。要是忠右卫门自己是一万石以上的谱代大名,说不得会是什么样子呢,保不齐也是到处串联,打听消息,勾搭谱代,求一个宣麻拜相。
难得的,松平齐宣没有来找忠右卫门,而是一路在江户城内跑。先是去见他哥,然后又马不停蹄的上门拜访水野忠邦。因为听说水野忠邦有头痛的老毛病,还特意从京都带回了进口的雀脑芎(川芎),两个人聊了好一会子才算完事。
筱山藩邸那边他不方便直接上门,毕竟丹波和播磨靠的很近,幕府一向是不乐意相邻的藩国十分和睦的。像是鹿儿岛藩岛津氏就和沃肥藩伊东氏算是世仇,代代都拒绝有任何往来。所以他派遣了家臣送上奠仪,表达一下善意完事。
不管德川家庆再信任谁,他也要考虑亲藩和谱代们的意见。政务可以委托给一个自己信任的人拿总,但是老中的班子,总归是需要均衡一点的。亲藩谱代各来那么两三个,让各自身后的利益集团,都能有个发言人。
也不能说这是什么为君之道,就是很粗浅的搞平衡,这都是大伙儿能明白的东西,不必要说的太多。
大伙儿这就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