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江户旅人> 第30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8节

哈德莱斯也就是个臭设计的,他懂个屁的幕府!
和江川英龙没有争论上几句,最后江川英龙脸一板,他便缴械投降。不再坚持所谓的最优选择,而是用了他认为的下策。你一个小小的打工仔,给公司提什么意见啊。君不见某位买他即爱国,家小全都在国外的老总说得好。
若提意见的此人有精神病,即刻送医。若此人无有精神病,即刻解雇,叫他滚。
很好,哈德莱斯还算识趣,知道自己不过就是幕府雇佣的打工仔,很快就给出了一个单座面向太平洋的炮台方案。
因为富津岬湾的地形,所以初步准备采取齿轮状的布局,并且只设置八到十二门火炮。先把有没有的问题解决了,再考虑将来行不行的问题。
专家们不争论了,财神爷愿意掏钱,忠右卫门一个名义上做主,实际上这也不会,那也不会的的带头大哥,那自然是无有不允。有道是只要会将将,那就不必会将兵,将将之法,远胜于将兵之术嘛。
哈哈哈哈哈哈,忠右卫门这也算是给自己脸上贴金了嗷!
说正事说正事,上总这个地方除开天领以外,基本上都是小规模的谱代藩,有一个比较有名的藩,在游戏《幕府将军·全面战争》里面,作为佐幕一方出场的请西藩林家。除此之外像是大多喜藩的大河内松平家,还有佐贯藩的阿部家等。
好听点的叫做藩屏羽翼,说句难听点的,那就是一帮臭鱼烂虾,鸟用没有。就一万石或者两万石的小藩国,顶多拉出来一二百人,根本不可能主持或者负担幕府在富津发动大规模炮台工程的开销以及人力。
最后肯定还是得幕府全部接手来处置,富津这个地方需要派驻官吏守兵,最好是设置轮船的修理局,不过这是后话了,就按照众人商议的方案,先往上报就是了。
幕府的浦贺奉行也应该改一改,设置成为浦贺东西奉行,在浦贺设置浦贺与力,在富津设置富津与力。两个与力各自管理江户湾东西两边的炮台,遇到战事则由浦贺奉行统一指挥,东西呼应,一道对敌作战。
这也被忠右卫门写进了建议书里面,就算现在通信手段低下,江户湾这个门户也要做到统一指挥,等将来电报传到了日本,就可以设置电报联络,问题不大。忠右卫门依稀记得,英国应该已经开始铺设欧洲大陆同英伦三岛的跨海电报线路,具体哪一年不太清楚,但也应该就在最近这几年。
留英的学生这会子肯定已经到了伦敦,可以派人送信去问问,让他们每个月都把在英国听到的消息编撰成册送回日本。十九世纪的中后期,那就是日新月异的时代,每一天都有新的科技发现,多了解一下挺好的。
得了,在富津呆了三天,大致的绕着整个富津半岛走完,忠右卫门又自己详细记录了一番富津的情形。主要是看看这地方有没有什么油水,或者可以发展的地方。
因为一旦修筑炮台,增设驻军,派遣官吏。那么这个地方就一定要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如果这个地方的产出,不足以养活派遣到这里的各种人员,凭幕府那个脑子里面塞了不知道什么浆糊的思维,最后一定会有傻批提议把这个地方撤除防备,以减少开支。
不要不相信,干出这种事情的人多了去了,数都数不清。最有名的莫过于崇祯皇帝朱由检,他觉得裁撤驿站能够节省几十万开支,于是裁撤了,且不说什么李自成是一个驿卒,裁了他就没了生计这是话。
光是明朝廷因为驿站的减少,对于地方上面的了解、掌控、镇压力度的下降,就远比能省下几十万两银子来的重要的多。
可他就是撤了,而且像是裁撤驿站这种烂事,他做的多了。他还宣布免去秀才生员的优免份额,这对于家里有举人进士的真老爷,那自然是毫无杀伤力。可对于那种普通读书人,没有投献的地产,也没有荫庇的佃户的那种,那就是要了命咯。
其结果就是连秀才生员都被朱由检给推到了明王朝的对立面,读书人都开始跳离明王朝的破船,这破朝廷还能好了?
所以富津这个地方一定要有点油水能够刮,不然要不了两年,幕府中枢一定会设法把这地方的守备给裁撤掉,省下那么几个微不足道的开支。
隔壁的浦贺,那是因为有类似于水上的河泊所,也就是是商船进入江户湾需要交一个过境税。这才能够长时间的维持地方衙门的运转,甚至雇佣人手,修整炮台。
当然啦,浦贺地方也有造船和修船业,还有许多渔民捕鱼送去江户日本桥售卖,这都是进项来源。只要有产业,封建官吏就有办法从上面刮下钱来。也正是因为有产业,这个地方的守备才一直能够维持在纸糊的水平。
要是没有收入,这层窗户纸,那早就被幕府里的傻批给捅破啦。别说能有大炮向英军开火了,你信不信连青铜铸造的大炮都给他“烂”没了!
富津这个区位,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优势。就算是在1202年,也不存在接收东京都内部分职能的可能性。号称东京迪士尼的游乐园,其实是造在千叶县,但是那也距离富津很远啊。
光靠农业和渔业,那是最不挣钱的行当了,起码也要弄点高附加值的手工业什么的,才好刮钱啊。或者说分薄原本浦贺那边的过境税,两边一人一半。反正浦贺奉行所上上下下这把被清洗了一个干净,连户田氏荣就抄家处死了,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阻力。
事情还得从长计议……
至于浦贺那边,先前和英军对峙的时候,早就有了章程。旧有的炮台位置不错,只需要改建为西式炮台即可,旧的拆掉,加固一下地基之类的,再增设灯塔、瞭望台、兵营、军械库等一系列设施即可。
第49章 大阪口音中津人
回到江户的忠右卫门把自己的报告交到了老中合议上面,永井尚志也有一份私人报告交给德川家庆,事情还算是顺利。
因为水野忠邦的极力劝说,以及英军来犯的事实现状,幕府这回加强军备的努力和效率还是可以的。德川家庆最终批准了十万两内帑的开支,并且把钱划到了幕府的公账上面,开始加快进行浦贺和富津炮台的修筑工程。
江户湾本身的佃岛以及洲崎炮台的建设也全面展开,一时之间,幕府大有振兴之姿态。军备在修,人马在练,好不欣盛。
但说到底,其实还是被英国人给刺激到了,同时又有威望如日中天的水野忠邦强力劝说,德川家庆愿意配和。这才干了一个七七八八,像那么一回事。
一旦德川家庆的热情消退,那么所有的事情都会在短时间之内难办成千上万倍。到时候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景象呢。
所以建设学校的事情也得快着些,先让幕府有这么一笔开销出来。只要有了这第一次,后面不就方便忠右卫门伸手去要了嘛。封建政府最讲究成例,一切只要成了成例,那就都好办的很。保不齐未来还可以增加预算呢。
眼下这股大发展的“仙气”还续着,连助六扩建学舍的款项批复的都非常的快。忠右卫门望着已经有些形状的学舍,还是很高兴的。当然啦,看到正在学习的生徒,更加高兴。
“工期还得多久?”忠右卫门拉着助六到工地上,本来助六是轮休了的。
“也不用油漆彩绘什么的,快的很,顶多两月就能完工。”也就是忠右卫门了,要是别人在咱们金丸大人轮休的时候拽他出门,保准请他吃一顿水火棍。
“给学生住宿的长屋也开始建了?”忠右卫门指着靠墙的长条空地。
考虑到学生除了出身旗本御家人以外,还会有大量亲藩和谱代家臣前来求援。给这些学生提供一个住宿,能够大大减少他们在江户的开支。趁着现在能够要钱,忠右卫门特意嘱咐的,宿舍不妨造的大一些。
暂时空几间没人住也无所谓,未来学生只会多,绝对不会少。保不齐连外样的学生都会络绎不绝的赶来修学,只怕到时候不够住哦。
“长屋不急,等这边学舍盖好再说。”助六指了指正在修造的主厅。
之前麦克唐纳只有七八十个学生,外加部分在走廊的旁听生,左右就坐的满满当当。当时田边太一插班进来的时候,只能和大久保利通以及吉田松阴挤一挤。
现在则要修建一间足够大的公共教室,最好是能够容纳二三百人的那种,方便教师带着所有的学生一起学。尤其是那种大课,一个人也是讲,一百个人也是听,大伙儿一起上,还能省力一点呢。
“学生这眼看着就要都来了,还是快些好。”忠右卫门倒也没有那么急。
可是诸藩的藩士看着挺急,之前德川家庆在小金原会猎诸侯。一大帮诸侯,尤其是外样的那些,以及身处于西南地方的诸侯,都深感自己的落后。当然像是外样诸侯什么的,肯定也有些别的心思,反正他们对于幕府出资建立洋学校是非常欢迎的。
本身他们自己藩内也有藩校,但是毕竟处于一隅之地,可以获得的信息以及知识都不如江户城更方便更时新。若是在江户求学,那肯定是极好的。
这不许多外样就已经给幕府打了申请,愿意派遣学生来江户,一道学习。历史上也是如此,明明是幕府开办的长崎海军传习所,结果倒替外样大名们培养了不少海军人才(萨摩藩16名,肥后藩5名,筑前藩28名,长州藩15名,佐贺藩47名,津藩12名,备后福山藩4名,挂川藩1名)。
不过忠右卫门不是很在乎招收的学生到底出身如何,属于哪方,反正未来保不齐都在新政府共事,这会子出身哪里都一样。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