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江户旅人> 第33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3节

而后幕府开始大规模的对外发售义仓米,准备“打压”米价,令市场恢复正常。一切的一切都是水野忠邦刻意制造的假象,引君入瓮。
第81章 收网各个都发财
干投机这一行,除了有钱之外,最重要的是耳目灵敏,有超人的消息来源。很可惜此番水野忠邦亲自下令,全盘知晓内情的只有老中御前会议上的寥寥数人而已。
等到诸位老中把自己的白手套召来,和他们说了一半的计划,让他们以三倍价对外销售之后。有些还兼具长远眼光的投机商就察觉可能幕府要出手了,这是在管控米价!
没奈何人这玩意儿,利欲熏心才是正常。除了少少的二三人清盘跑路,带着三四倍的利润去往他乡或者托庇到外藩下,其余的投机商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兴风作浪,更加肆无忌惮。
幕府这么多年来在许多商业活动上同商人妥协,那是因为豪商和幕府穿一条裤子,每年几十万两黄金塞进将军的中奥,将军自己都跟着豪商盘剥百姓,诸位老中也吃的饱饱的。所以往往改革都是新君继位,豪商白手套连带着老中都需要换届时,才能施展。
像是宽政改革,天保改革,都是这般。一个是德川家齐继位,一个是德川家庆继位,新上任的老中能够把前代的白手套给砍瓜切菜咯。
但说到底,商人在封建社会,还是为封建统治者肆意处置的对象。别看平时人五人六的,封建铁拳真要砸你,不讲任何道理。
忠右卫门和助六,发动起自己亲信的捕吏,在幕府开始对外销售大米之后,随即便开始侦查那些还在吃进大米或者维持高价销售的投机商。
很快便确定了超过百余人的投机商团伙,这些人有的是单枪匹马,觉得自己跟在大潮后面吃点小鱼小虾,绝对没事的。有的是十数人结成团伙,调集数十万两资金,直接搅动市场的。当然也有几个有外样诸侯背景的,但是幕府拿你可不管你出身哪里。
萨摩岛津氏今年年初刚被幕府一顿狂削,外样诸侯现在只会夹起尾巴做人,绝对没有站出来保你一个投机商的可能。
在长达一个月的来回拉扯和故意放水之下,水野忠邦应该已经把一众投机商的钱都拢进了幕府的内藏里。
除开部分被百姓买走的大米之外,幕府这边售出了超过二十二万石的大米,收入了超过六十万两的现金。这些钱应该都是投机商的钱,他们的资本加起来顶天也就一百来万。加上他们收买诸米商的米,以及江户左近豪农的米,这钱应该花的差不多了。
现在钱已经归了公家,等再把他们的人抓了,那米不就还能收回来。当然啦,这中间肯定会有一定的损耗不是。而且幕府也就只能收回自己围米仓卖出去的米,投机商们收买的其他的米存在吗?当然不存在的!
皆大欢喜就是了!
七月十日,收网!
为了以防外一,幕府不动用江户町奉行所内的那些町方、目明,毕竟这里面保不齐有人被收买了。幕府调动传习队一千余人,分作十队,由各位老中指派自己亲信的老练官吏充当领队,好似暴风一般卷入城下。
等到这时候那帮子投机商人才发现幕府根本没准备去吃老百姓,而是准备把他们给吃了!
可面对幕府传习队官军,几个小小的投机商,以及他们雇佣的用心棒保镖,能够掀起什么风浪呢?还想拒捕?那不存在的,戈贝司火铳直接给你打一个对穿,这玩意儿一分钟打好两发,任你刀枪多快,也快不过子弹。
预备着拿来填英美鬼畜炮眼儿的传习队,现在拿来对付一帮投机商,那还不是手到擒来,轻轻松松。之前侦查到的投机商一个都没跑了,暴力抗法他们倒是敢。
一百多个投机商,连带着好几百他们的手下,这会子都被绑了,捆在江户町奉行所前。几位老中都没睡觉,正端坐在上,审视着这些投机商。为幕府分忧,为百姓请命嘛,不妨碍他们也关心今晚缴获了多少。
忠右卫门和助六简单的汇总了一下口供,然后写了一个清单。这帮人现金确实已经没有多少了,加起来不过十来万,但是粮食却囤积了超过四十万石,且具体数目还在清点之中,缴获极为丰厚。
幕府卖出去的二十二万石粮食是要还回去的,这一点诸位老中来前已经达成共识了。至于其他的嘛……
反正最后忠右卫门又分了五千两……
一问助六,他也分了五千两。本来两个人也不想要大米,那玩意儿还需要专门拿去给札差销售,保不齐还要再挨一刀,不如直接拿五千两金子完事。
另外就是所有参与行动的传习队士兵,每人加给一石米,一两金。他们老家八王子也受到干旱的影响,对他们而言米比黄金重要。得了赏赐,一众士兵围绕着老中和松平齐宣欢呼,纷纷赞誉将军様圣明,他们愿为幕府竭尽忠诚。
第二天天亮,一夜都没睡的老中们兴冲冲的登城和德川家庆禀报胜利的消息,缴获了二十二万石大米还有黄金三万两,已经全部解往幕府的官仓了。那些投机商怎么处置,请将军様御裁。
还能怎么处置,当然是直接推到江户百姓的面前,全部砍了,以正国法。同时让老百姓体会一下德川将军那爱民如子的殷切期盼,以及大公无私。
好家伙,将军様真是深爱着这片土地呢!
一百多个投机商当然死路一条,在数十万人的围观之下,有一个算一个,全都砍了,脑袋送到日本桥上面,用长旗杆挑着,示众三日。
剩下的那些手下以及保镖,原本也说一道砍了算了,反正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忠右卫门想起之前说的移民虾夷,便和上头提了一嘴,直接流放虾夷算求。
此时流放虾夷那是重罚中的重罚了,那个高死亡率,和砍头差不了多少。加上还可以充实虾夷的人口,上面没有什么迟疑,立刻就允了。
现在是七月盛夏,即使虾夷那也不可能冻死人的,正好派他们做开路先锋,去虾夷打基础。
第82章 流放罪犯鸿之舞
流放地自然是箱馆,也就是后世的函馆。这地方数十年前就已经建立起了一座小城镇,算是整个虾夷地方除开松前福岛城以外的第二大人类聚居区了。
不需要多介绍当地的渔业资源了吧,全世界最顶级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就在旁边,光是每年向江户输送的昆布就价值数十万两。可不是诓人,一条真昆布,十米多长,价值黄金十两,可是宝货。
渔民们捕捞各种各样的海产,经由各种贸易路线,向江户、大阪,乃至于大陆上的清国销售。据说光是虾夷的海产出口,每年就高达黄金三百万两,且对岸好像是个无底洞,有多少干货要多少干货,无底洞似的。
经过这么数十年的发展,箱馆已经是一座有数千常住人口的繁荣渔港城镇,还有幕府和诸藩在这里设置“会所”,收购各类海产。
幕府在虾夷地方的官厅也在箱馆,当地有幕府调派的津轻和南部藩兵二百人驻守,这个应该是实数,因为多年来沙俄军队屡次侵入虾夷地方,甚至曾经将数十名罪犯流放至虾夷地方,试图设置定居点。
在往前的半个世纪中,幕府和沙俄的殖民势力,甚至在虾夷地方大打出手,往来交战多次,或者说是冲突更加合适。丢下的人命,均以数百计。这地方完全可以说是两国争端的前线,也是个送命的地方。
对了,为什么选择箱馆呢?
因为这地方居然可以种稻!
整个城镇地处平坦沙洲上,这一地区又被称为箱馆平原。港湾东部有箱馆山,山前为箱馆港,港内水深,是天然良港,乃是整个虾夷对本州岛的门户。松前、龟田两半岛阻挡了西伯利亚吹来的西北季风,使该地成为北海道冬季气候较温和的地区。
难怪未来美国人会选择箱馆开港呢,果然就是当地已经发展到能够自给自足,甚至算是生产型城市,可以养活一定数量的非农人口。加上还靠近北太平洋,方便美国捕鲸船靠岸补给修养。这才在黑船来航之后,成为第一批对外通商口岸。
不过忠右卫门肯定不是让他们在箱馆做苦力啊,这回是要把他们送去鸿之舞金矿,先设法建立起能够渡过虾夷地方长达五个月冬季的坚固保暖住房的。开销不算什么事,咱有钱。而且他们作为幕府的流放犯,本来幕府就会出钱出力,把他们载运到虾夷的。
能坑幕府一点是一点,反正发现了金矿也是给幕府,又不是咱们自己占下来。忠右卫门直接就去找蜂须贺齐裕,让他把这批人指派成去搜寻矿山的苦工。反正在蜂须贺齐裕眼里,这些人早就是死人了。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