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节
所以传习队的几个头头最后商量了一番,把全营分作两拨,今年过年开始实行轮休制。本年度的过年假期只有一半人能回家过年,另外一半人只能到明年夏天再放长假回家。来回轮替,等于以前是年年回家过年,现在是一年回去过年,一年回去过暑假。
保证江户的营地和诸炮台,二十四小时都有人戍守,江户城下也随时有一千多名步兵拱卫本城,以备不虞。
因为是第一次实行这样的轮休制度,松平齐宣担心留营的士兵们有不满情绪,所以见到忠右卫门便赶紧询问一番。
“没有没有,奖赏发下去之后,诸军皆言上様大恩。”
忠右卫门让他放心,那些年底前才招募进来的一千多人根本就没指望回家过年,加上松平庆永还从幕府的库底,硬是掏了一万两出来发赏钱,有吃有喝有赏钱,士兵自然不会闹腾起来。
“那样便很好。”听到无事,松平齐宣便放心了。
只要传习队没有事,其他的都是小事,两人又闲聊了些别的东西,一道走到了城下。今儿没办法,只能坐轿子了。像是一团肉一样,被塞进了轿笼里面。就差抱着腿,团成一团咯。
街上都是退城的诸侯行列,每年这个时候,都有许多过年休息在家的老百姓站在街边观看诸侯行列,然后点评一二。这也就导致了很多诸侯为在府家臣配置相对豪华绚丽的羽织和装饰,进一步掏空家底。
幸好忠右卫门的所谓家臣团就是幕府自己从旗本和御家人里面指派了一百家,这些人的工钱论理来说应该是从忠右卫门所谓的十万石里面出的,但是德川家庆可怜忠右卫门没有多少实际的封地,所以这一百人还是幕府支应。
加上忠右卫门不是喜欢奢华的人,没有攀比的心思,只让这帮武士充当仪仗完事。今儿是新年,再各赏赐二两金即可,没啥好费心的。
到家之后,这帮人便叫遣散,各回各家,谁家还不是大年初一头一天,被叫出来做人肉背景板已经够难的了。
家里这会子正在准备酒宴,阿兰带着拾丸登城去探望德川家庆了,尚未回家,黑川庆德今年没有回家,因为他已经成了江户川德川氏的家臣,俸禄二百石,成了一名标准的武士。他还回家干啥啊,总不能是为了继承家里那个造渔船的船场吧。
现在他连一家老小都给搬到了江户来,忠右卫门的家臣都名列幕府的旗本士籍,可以由幕府出面分房了。而且过了二百石这个坎,就有独门独户的小院,不再是御家人们住的长屋咯。
不过前儿他还和中滨万次郎,也就是约翰万次郎在横滨筹建幕府的造船场。中滨万次郎也被忠右卫门调到了自己的家臣配下,反正名义上他还是幕府御家人,无可无不可的。
在奈良茂买断了横滨沿海的土地之后,中滨万次郎和黑川庆德两人已经给船场划定了大致的范围,如果不是大过年的,这会子怕是已经建设了一半咯。
中滨万次郎是见识过美国正经的干船坞的,甚至还参与过船只的建造和设计。现在把这些东西原样复制到横滨,倒也不算难。而且他最熟悉的是捕鲸船,这一类的船只和商船很像,改一改就能做商船的。
毕竟如今的捕鲸船,其实并不是为了捕鲸吃鲸鱼肉,主要还是为了鲸油。所以船只会留有巨大的空间用以保存整桶的鲸油。
就是忠右卫门吩咐的,设法安装蒸汽机,螺旋桨不行就用明轮,反正得学习建造蒸汽船这一条,让中滨万次郎有点犯难。眼下这会子,他应该也正在江户的家中,努力的设计着幕府自己的汽船吧。
第55章 留英生徒始归国
新年一过,忠右卫门就开始日日心头跳,眼皮也跳。只知道今年黑船来,却不知道黑船几日来,如此这样,就很难熬。
加上幕府又是多事之秋,松平庆永能力一般,水平有限,家门虽高,却难以全然服众。行事有时考虑又不周全,办一件是一件。偏偏德川家定万事只管点头,一般都不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事只是让傅役三人中的某个传话。
德川家庆又病了,病得越来越重。年前还能起身坐着和拾丸玩耍,年上就只能躺着和拾丸说说话了,现在更是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每日以米粥续命而已。
真一个今时不知明日!
好容易等元宵节过后,传习队放假回去的老兵们全都按期归队,忠右卫门悬着的心才算是了放下了大半。只要炮兵们坚守江户湾沿岸的炮台,美国来上十条八条船是没有用的,幕府完全有一战之力。
到时候就算是开国,最多也就是开放一处口岸,允许美国人到某地交易罢了。至于什么治外法权,出让租界,赔偿军费什么的,横竖都谈不上。
新兵们经历一个冬天的耐力训练后,已经开始掌握专门的炮术和枪术。枪支和火炮均已到位,荷兰人只要钱给的痛快,作为一个小商人而言,是非常合格的。
就和隔壁的葡萄牙一样,葡萄牙那么一个小国,在知道清朝廷可能要同英国开战了,照旧卖了二百多门大小火炮给清朝廷。等到彻底开战之后,才停止了军火销售。
荷兰现在大概也是这样,只要英国美国这样的大国不是真的已经开始对幕府动手,趁着战前大卖一笔军火,有什么不合适的。
快速的将传习队全员武装完毕,剩下的便是等待了……
这种等待的时间是最恼人的,忠右卫门也没有心思去管其他的事,只能同松平齐宣坐镇营中,日日操练行伍。
结果英米鬼畜入侵的消息没有传来,另外一个好消息却通过荷兰人之口,飞速送抵江户,报给忠右卫门知晓。
遣英留学第一期生,已经抵达雅加达,换船之后不日便将回抵日本。
好消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万万没想到留学生居然比英米鬼畜来的更早。忠右卫门即刻传信去往浦贺,一俟荷兰通信船到港,便转送留学生回国。
川路圣谟接信以后,日日派人在浦贺灯塔上瞭望,前后等了十日之久,终于望见荷兰通信船的影子。
阔别日本六年之久,来回路程就花了几乎一年,最后在文咸和巴麦尊的安排之下,先后进入英国各高等院校学习的三十名留学生,此刻踏上了日本的国土。
原本出国前不过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们,如今已经换了面貌,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了痕迹,可是一颗忠于幕府,忠于德川氏的心却始终没有改变。
“一别六年,浦贺东西,炮台森森,委实令人心安。”小栗忠顺望着浦贺、富津两岸虎视江户湾出入口的炮台,心中感怀。
“我等归国,恰逢其时!”在英国逛了好两个月的德川庆保带头第一个走下舷梯。
“哈哈哈哈哈哈……还是浦贺令人呼吸顺畅。”
左右一听,便知是胜海舟,其他人还是武士的打扮,胜海舟却已经做了欧洲人的打扮。发辫早就一刀剪了,长袴也换成了简单的西服。他在伦敦学习海军和造船,那可差点得了肺炎,工业化带来的雾霾实在令人难以恭维。
“是啊是啊,还是日本好。”一大帮学生的脸上难掩回家的兴奋。
闻询赶来的川路圣谟代表忠右卫门欢迎他们的归国,随后便立刻安排他们坐上小船,转往江户,好教忠右卫门早日见到人。
划船的桨手得了川路圣谟的赏钱,划的飞快,小栗忠顺等人则掩饰不住兴奋的望着沿岸掠过的风景,每一处都那么熟悉,又都那么陌生。
等见到自浦贺至品川,沿途所有的炮台都修筑完毕,品川对岸的洲崎,也隐隐有炮台阵列之后。众人更是赞叹水野忠邦前几年主政,干的真是不错。
快船一路赶到日本桥,下了船便是江户城,身为幕府大身旗本的小栗忠顺和江川英敏,带着幕府出具的文书,还有英国的回执,齐齐来到城下,由德川庆保领头,准备登城禀见。
得了消息的忠右卫门和松平齐宣飞马从操场赶来,在城内的井伊直弼和水野忠精也立刻出面,连松平庆永都来。他来的目的很明确,不是送去英国学了洋枪大炮,陆军操典了嘛,那正好,全部准备准备,带着人马和英米鬼畜干仗完事。
“刚太郎!太郎左卫门!麟太郎……”忠右卫门飞身下马,奔到众人面前。
每一个人都是当初忠右卫门精挑细选,从两万三千家幕府的废物中,一一寻来,又送上去往英国伦敦的邮船。如今一见,分外熟悉与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