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江户旅人> 第40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5节

可是忠右卫门以为的那种纷纷点头同意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幕阁诸位大臣对于派兵随同英国一道作战充满疑虑。而且历数最近数十年,幕府与沙俄的冲突,实际上都没有占到什么太大的便宜。
虽然也确实借着沙俄补给困难,人员稀少的劣势,多次击退了沙俄对于虾夷的试探和攻击,可沙俄那些大鼻鞑子的战斗力,还是给幕府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有一说一,能够在西伯利亚的严酷气候下生存下来的人,基本不会有什么善茬。而且身体素质肯定也非常的好,不好的一准儿埋了西伯利亚的冰雪。
也不算是夸大什么沙俄的战斗力,作为三百多个人就灭亡了西伯利亚汗国,三四十个人就敢于闯入楚科奇人的领地的“猛男”。沙俄在远东干下的烂事多了去了,屠村什么的,更是不知凡几,西伯利亚被他们灭绝的少数民族多了去了。
严酷的环境使在远东的俄军野蛮强硬,战斗力确实不容小觑,小规模冲突以及白刃战,保不齐就是同等的英军职业军上去,也得吃大亏。
幕府就这点人马,根本折损不得!
更重要的是,忠右卫门心里面没有把这个当成一回事。知道带英是真的准备揍沙俄一顿,并没有带什么坑人的想法。而在以井伊直弼为首的幕阁诸位看来,英国是刚刚逼迫幕府开国的元凶之一。
英国人顶多也就是比美国人好说话一点,但是归根到底,一样是蛮夷无信无义之辈。谁知道是不是带着什么坏心思,先把传习队给骗出去,然后全部坑杀了,好趁着幕府虚弱过来再干幕府一票?
或许井伊直弼他们的想法才是正常的,到是忠右卫门天真了!
事情不出意外的,陷入了某种僵持之中,忠右卫门只能一个一个的去说服他们接受。带英的援助不是那么好拿的,幕府不拿出一点诚意来,带英未必愿意收狗。这个年头被人利用不可怕,最可怕的连被人利用的价值都没有。
……
京都的深秋不如江户那般寒冷,但是路上的行人,却也大多换上了厚衣。
据说京都的典当行有这样的“风景”,许多公卿有专门的冬装,但是他们会在温暖时将冬装典当给当铺。既免去了自己保管贵重衣裳的麻烦,也能够让自己手里有一笔活络钱。只要等秋后幕府发俸禄的时候,再把衣裳给赎回来便是。
也算是某种寅吃卯粮的办法,当然京都公卿的穷酸,肯定不止这么一处。若是说起来,几千字几万字未必能够阐述明白。
这不又到了幕府给公卿发俸禄的日子了,平时公卿人模狗样的,看不起遥远东国来的下三滥粗鲁武士。现在不照样像狗一样,趴在门口听风声,等待领取俸禄的仆人归家。
幕府用区区十万石,养活这样的一群人,看似浪费,其实也有点用处的。就是那种给一口饭吃,要说完全吃饱吧,也不能够。可舍了这碗饭,去别处寻摸吃的,又令人不舍。大约就是鸡肋的感觉吧,算是把绝大多数公卿给养废了。
若果历史上的公卿废物中没有出一个岩仓具视,公卿们的表现会是一副什么样的可怜相,真不得而知。
譬如未来“皇国史观”里鼎鼎大名的“落难七卿”之一东久世通禧,这会子领了三十石三人扶持的俸禄,正高兴着呢,今晚又可以喝一杯小酒了。
与他不同的是岩仓具视,此时正跪坐在孝明天皇的面前,拿着一封不具名的信函,痛陈洋夷在地上神国肆虐,甚至已经使幕府同意建立居留区的消息。
孝明天皇是个古板的人,一直自认为日本是自神武天皇以来,万世一系的神国,怎么能容洋夷南蛮子在这样神圣的土地上逞凶呢?
反正他也没有见识到英美联军的坚船利炮,在他想来一条兵船能有多大,幕府明明有旗本八万骑,还在江户湾新建了炮台,怎么就打不过洋夷了。
恰好已经担任了孝明天皇侍从的岩仓具视在一旁煽风点火,将孝明天皇的各种不满全部给勾了出来。
京都公卿中仅有的几个野心分子,看到市面上的那些所谓攘夷派,大声疾呼幕府乱国,擅自允许开港,令神国蒙羞。他们也跟着哄抬声势,前关白鹰司政通又和孝明天皇吹风。
国家变成了这个样子,得我们力挽狂澜啊!
身为水户庆笃姨夫的鹰司政通都这么说了,孝明天皇深感自己肩扛重责大任,须得好生提醒幕府攘除洋夷的重要性。内外鼓动之下,一封措辞稀里糊涂的旨意就被撰写了出来。
第9章 新设京都守护职
忠右卫门本以为幕府没有像历史上的阿部正弘一样,突然允许外样诸侯,公卿大夫,乃至于町民百姓上书言事,给这些原本没有任何发言权的人打开参政的大门,幕府起码能够再安稳一两年的。
没想到根本就安稳不下来!
江户的老百姓亲眼见识了英美联军的坚船利炮,所以很多人对于开国是支持的,或者说起码清楚的认识到,现在开国是被逼无奈的,要是不开国,就要被英米鬼畜打进江户了。
参与江户防御的外样以及亲藩诸侯,不少人也都认可幕府现在开国是无奈之举。须得再用几年时间,厉兵秣马,把传习队给练起来。然后大兵轮都买到了,有了一战之力,再考虑攘夷的事情。
可这不是没见过坚船利炮的喷子更多嘛……
比如梅田云滨、梁川星岩、赖三树三郎等人,其中的梅田云滨有多厉害,咱们不妨举个例子。历史上俄国使者普廷雅提到大阪来同幕府交涉开港,还有签订通商条约等事项。
俄国人的船不大,而且是普通的风帆战船,所以梅田云滨膨胀了,觉得自己能行了。众所周知的,大阪实际上是个相对低洼的地带,近海地区都是浅水。所以梅田云滨认为所谓的外国坚船利炮,不过尔尔,都不够小爷我弹指间灰飞烟灭的。
他的办法超棒,联络十津川附近通晓水性的乡士,携带几十根大铁棒子。在涨潮的时候潜入大阪水下,把大铁棒子插在水底。等退潮了,水位下降,俄国军舰就被大铁棒子捅穿啦!
我真是太聪明了,机智死了,世界上怎么有我这么神机妙算的攘夷志士啊!
能够和他一战的大约也就是德川齐昭了,历史上佩里带队来到江户湾。阿部正弘也不知道脑子里装了什么豆腐脑,亲自去询问德川齐昭,有何退敌之法。
德川齐昭随即道出了一大妙计,先骗佩里上岸,在左右埋伏精锐刀斧手,白刃一闪,直取佩里头颅。然后美军必然大溃,幕府还可以白得美军四条战舰,上百门大炮,美滋滋啊。
这就是幕末!
什么妖魔鬼怪都大肆横行,并且最后还登堂入室,混一个人模狗样的幕末。
跳梁小丑到底还是激动地把握住了幕府开国,洋人进入日本的这个议题,开始大肆发挥,努力使自己站到道德高地上,开始睥睨天下。
“所以京中到底是传来了什么旨意?”忠右卫门也是被临时通知登城,一头雾水。
“你瞧瞧吧。”井伊直弼很是不屑,随意的将所谓的圣旨抛到忠右卫门的面前。
忠右卫门打开一瞧,不由得皱眉。“务急多端之际,治定养君,守护西丸,扶助政务,御赈策略。”孝明天皇这逼逼赖赖的,到底是说了个什么意思?
现在确实是板荡之际,这个好理解,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嘛。至于西丸储君什么的,这是德川幕府自己的家务事,干他宫家什么事?而且按照德川家庆的遗愿,以及德川家定的意见,第一继承人就是拾丸,稍后再是德川菊千代。
要定什么狗屁的“养君”?
还有御赈策略,所谓的御赈就是多多商议,最后再行决定的意思。这玩意儿还需要你多嘴?德川家定本来就是放权给井伊直弼的,现在幕府的大事都是井伊直弼和忠右卫门、松平齐宣。水野忠精等人商议讨论处置的。
难不成还要每天召开全国大会,和全国三千多万人讨论?是和他们讨论,还是意有所指的某些没有参政权发言权的,或者暂时失去权力的人讨论啊?
要说孝明天皇这人好,那是真的好,极其迂腐古板,认死理。认为天下就应该是幕府来统治的,这是自古以来的惯例了,宫家和公家只需勤修学问即可。他的这个理念真是不错,忠右卫门十分欣赏。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