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节
天光大亮,或者不知道是整座江户燃烧使得天色被染亮,还是真的天亮了,拾丸等人被送到了增上寺中。家中算是彻底团聚,忠右卫门悬着的心也完全放下。
为今之计,一是治安,二是救灾!
忠右卫门略一思索,就表示应该去聚集传习队的人马,不论是镇压可能出现的骚乱也好,还是救火救灾也罢,传习队是幕府的命根子,得先掌握起来。
德川家定深以为然,当下便命忠右卫门持节都护传习队诸军,如果松平齐宣有事,就立刻取代松平齐宣统帅传习队。若是能够找到松平齐宣,则两人立刻开始接管江户全城。
分派人手,照顾江户本城、上野宽永寺、芝增上寺、御三家御三卿府邸等重要建筑,同时疏散江户百姓,设法救火,恢复江户城下的秩序。
得了命令的忠右卫门立刻起身,赶到传习队营中,却见营房居然有一处坍塌。正在扒拉废墟,抢救同僚的传习队士兵们见到忠右卫门,到底就有了主心骨,分队点名,阵列行伍。一部分人马抢救人员,另外部分人马开始按照布置,逐步控制各街道。
正当忠右卫门心疼于前后抬出来的四十余名遇难士兵时,松平齐宣也满脸是血的赶到了兵营。他在夜里慌张的逃出府邸,不慎被倒塌的围墙给砸到,虽然身边的侍从奋力掩护,可头脸还是被一块屋瓦砸中,当场人就昏死过去。
后来被抢救过来,先是去江户城询问德川家定的去向,得知德川家定已经逃离之后,便赶来兵营,准备整肃大军,接管城防。
也管不得他头上的伤了,两人合计之后,只是分兵,忠右卫门有基层的工作经验,在江户的地面上非常熟悉。带领部分人马趁着大火还没有烧遍全城,预备紧急设置防火带。同时扑灭江户本城的大火,救援城内的人员。
而松平齐宣则是派兵护卫德川家定,同时救助百姓逃离,确定幕府诸位老中和幕阁重臣的安危,并协助众人,在增上寺快速恢复幕府的中枢运转。
幕府的中枢恢复之后,才能够对各级官吏,以及天下诸藩发号施令,进行救灾。譬如人的头脑一般,要是脑袋不好,再是健全的植物人,也没有任何用处。
大军携带必要的武器之后,迅速出动。忠右卫门登上兵营的火见橹,遥看全城的火势。此时江户城以北的地区,大面积过火,城南也有多处起火点。更重要的是,道路因为地震的影响,受到破坏和阻挡,无法快速救火。
一念至此,忠右卫门索性放弃挽救城南所有街町的想法,告知诸军,能够保障重点设施就算完事。
先救江户城!
在江户城下,忠右卫门还见到了慌忙赶来的井伊直弼,彦根藩邸大部倒塌,当时已经入睡的井伊直弼直接被压在废墟之下。左右家臣惊慌失措,扒了一夜,才把人给扒拉了出来。
幸好他福大命大,屋子虽然倒了,可是压下来的大梁凌空折断,并没有弄伤他,反而给他制造了一个小小的安全空间,这才无事生还。
被救出之后,井伊直弼顾不得自己,只是往江户城跑来,探知德川家定的情况。在得知德川家定很好,正在增上寺之后,井伊直弼也不多说,转身就往增上寺跑去。
此时江户城,西丸还在继续燃烧,一多半的建筑已经全部烧毁,本丸到是没有起火,天守也面勉强幸存。可是看那个模样,谁知道内里是否还牢固嘛。
“入城救火!”
第56章 横滨有意收灾民
同历史上的安政大地震一样,绵延江户城的大火,主要的火群烧了四天四夜后最终熄灭。而各处的小火点,更是前前后后烧了十天多,才算是全部扑灭。
粗略统计,仅仅是幕府和诸藩在籍的武士,遇难者就超过四千人。而江户本地的町名主和本百姓,遇难者超过一万七千人。至于浮浪小民,还有秋收以后入城打零工的附近农民,因为没有户籍统计,死伤多少,完全不知。
仅江户一城,死者便有数万人!
随后本州岛东部沿海诸藩,以及关东、甲信等地的受损报告,络绎不绝的送到增上寺内。简单的统计一番,起码有超过二十万人,在这场大地震,以及随后而来的各种灾害中遇难。半个国家都变成了一片废墟,亟待救援。
对了,这里插一句闲话,当年忠右卫门微末时的顶头上司,原任江户南町奉行的远山景元在地震中丢了性命。
历史上水户藩主德川齐昭的心腹户田忠太夫还有藤田东湖,也都在本次大地震中遇难。但是本位面这些人都被贬斥回了水户,反倒是逃出了一命。
大名中,奥州盛冈藩主,也就是南部家的南部利刚受了重伤,现在正在医治。但是应该没有生命危险,问题不算太大。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天领各地的年贡米,才刚刚开始向江户转运,大部分尚未押解到府。在江户公私仓储全部化为乌有,百姓衣食无着的这个当口,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只要这一百多万石年贡米,能够如期转运到江户城来,那么起码江户百姓的吃饭问题就好解决了。只要有一口热汤饭,那么老百姓就不至于为了挣活命而造反一揆。
已经变成幕府临时中枢的增上寺内,一片忙碌,从城内各处汇聚而来的幕臣,快速的将整间寺院清理完毕。倒塌的废墟全部都移走,空地上搭建起了凉棚,存放粮食、柴火、衣物和衾被等必需品。
“为今之计,先以恢复为要。”这忙了好几天,片刻都没有安歇,井伊直弼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唉……”左右大臣也是叹气。
没那么多废话了,幕府现在的想法很简单,一方面赈灾,一方面疏散。全力催促那些没有受灾,或者受灾轻微的地区,把年贡米输送进入江户。不仅仅是出于安定民心的必要,幕府也亟需这么一笔巨大的收入,来进行灾后的重建工作。
经过幕阁诸臣的合议,以及德川家定的首肯,除了定府大名、御三卿等极少数大名以外,其他的大名立刻结束本年度的交代,带领藩内的武士回国。
在江户担任人质的正室夫人以及嗣子,只留下必要的侍奉人员即可。而且诸藩的藩邸,不少都倒塌或者过火,本身也居住不下这么多人了。留守江户的,大多搬到城郊的别墅,也就是所谓的下屋敷。
如此行事,既可以减少本年度诸藩大名的开销,毕竟维持一藩家臣在江户生活消费,那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又可以使得江户原本拥堵的人群得到大大的疏散,粗略估计,起码可以令超过三十五万武士以及他们仆从离开江户。
少了三十五万张嘴,江户赈灾的难度也能大大下降。他们回家吃自己藩内的粮食,也好过在江户忍饥挨饿来的强不是。地震不同于其他的灾害,这粮食就算被掩埋在地里,挖出来也照样吃的,除非是被火烧毁,一般问题不大。
诸藩大名,尤其是本州东部的大名,也确实急啊,那些临海的藩国,都得到了本藩被海啸席卷的消息,正急着呢。
原本在江户也呆不下去的他们,都不需要收拾什么,各自向德川家定辞行,然后飞速离开江户城。毕竟要是留在一片废墟的江户,那么就算不被饿死,也有很大的概率活活冻死。
根据后世的记载,江户城下当时全部被毁的城区有2.2平方千米,半毁无法恢复、需要重建的城区有1.5平方千米。至于零零碎碎的小火区,以及被地震波及,房倒屋塌的地区,更是不计其数。
眼下忠右卫门得知的情况就是如此,起码有百分之六十的城下街町,在此次大灾之中毁于一旦。残存下来的,也大多受损。毕竟地震的震中心按照推断,就在江户附近,江户城即使全毁也不奇怪。
疏散了三十余万诸藩的武士仆从,江户城下大约还有五十多万人。有钱有力,可以自行寻求安置的,大约有十余万。
主要是诸豪商以及有力的手工业从业人员,他们家产相对丰饶,有的在城外有别墅,有的在乡下有庄屋。和他们有关系的下人仆役,学徒工人等,自然也都跟着他们往乡下迁移。
剩下三十多万平民,才是最大的考验!
得知德川家定无恙之后,欧美各国的公使纷纷赶来增上寺拜见德川家定。江滨铁路此番几乎没有受损,经过几天的检修和巡视之后,已经恢复通车了。只是设置在江户日本桥的车棚倒塌了,砸到了蒸汽机车,有一部机车需要大修。
一众公使们,向德川家定致以深切的问候,随后就询问是否需要提供帮助。日本经历这样恐怖的大灾,本身他们国家和幕府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也是国际间交往所有的道义。
说到这个,坐在一侧的松平齐宣顺着就说了下去,幕府现下有三十多万难民无处安置。马上就要入冬了,粮食虽然有的吃,可是这没有片瓦遮头的话,怕是又要冻死一大片。
听了这话的额尔金立刻就开口接茬,只要幕府修改条约,允许日本人在居留区内正常的居住,而不是入夜之后就必须离开,那么居留区可以收容五到十万名灾民。一直照顾到江户重建完成,再由他们自行选择是否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