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节
剩下的三百多女子被解送到了勘察加,也让之前被招募去勘察加的劳役欣喜若狂。房子是原本俄国人的,幕府给他分了。地也是原本俄国人的,幕府给他分了。现在连老婆都有的分,那高兴的,一个个拍着胸脯表示会为幕府永镇勘察加。
继承了俄国鄂霍次克海舰队驻地的所有基础,幕府在勘察加的发展也算迅速了。当地的俄国移民,在获知俄国战败,勘察加已经被割让给日本后。有一小部分人,放弃了在当地的房屋财产,坐船去了尼古拉耶夫斯克。剩下的千余俄国人,则表示愿意继续在当地生活。
另外还有勘察加人和沙俄同勘察加人的混血二三千人,对于完全不征税的幕府,显然比对沙皇更有好感。毕竟幕府派过来士兵,不会直接抢夺他们的房屋,然后霸占他们的妻女,最后故意把他们杀了。
如此,幕府在勘察加的统治基本算是确立了,英军最后只在当地留了区区五十名士兵,和一名文职人员,负责协助可能在北太平洋地区捕鲸,然后在当地停靠的英国船只。毕竟大西洋的鲸鱼资源,在他们的滥捕之下,已经出现枯竭的苗头。
现在不论是英国人、瑞典人、丹麦人、俄国人还是美国人,都已经在北太平洋这一块,展开了捕鲸作业,能有个可以停靠的港口,真不错的。
传习队在当地的诸军也削减到了一百五十人,战争结束了,用不着再维持那么多军队,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箱馆奉行堀利煕也不知道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有多大,所以简单的指派了两个同心,到当地担任会所同心职务。
会所说白了就是向当地的百姓,廉价收购各种特产,用以向江户销售的机构,都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直到那两个倒霉蛋,来到城内,才猛然知道他们被派来管理的,居然是一座人口五六千的大城镇。
差点美死!
日本的移民在当地也已经相次增加到了千余人,老婆的事情也大多解决了,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有了热坑有了媳妇,好管的很。
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的那两个同心,立刻开始了解当地有什么物产可以向江户输送的。常年在北国的他们很清楚,土地基本刮不出什么钱来。就算是虾夷地方,没有未来现代农业的发展,也基本种不了什么地,能种点土豆就不错了。
结果调查还没有开始,他们就见到了好几条各国的捕鲸船。都是按照以往的惯例,到当地补给修养的船只。当然也有去阿拉斯加的,不过那地方人口太少太少了,最大的城镇居然也就几百人,很多事情很难办。
在箱馆时,他们两个也见过不少美国的捕鲸船停靠,但是那时候他们不负责这个,更多的是收集虾夷的海产干货,送到江户。所以对于捕鲸船只是知道,并没有了解。
等到现在才了解清楚,鲸油在欧美,是一等一的俏货。不仅仅可以用来照明,还在大量的工业环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北太平洋的人类大规模活动,也就是最近这几十年开始的,地方上面的鲸鱼资源非常丰富。幕府如果能够凭借占据港口的优势,在当地大力发展捕鲸业,绝对能够获利。
于是两个同心一方面向幕府上书,将捕鲸业在勘察加发展的机遇和利润说明。另一方面也从本地的土著和俄国人里面招募水手,开展近海捕捞业。
本身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就有船台和造船工匠,这会子不过是重新利用起来。没多久就将鲸油的样品送到了江户,并言明这玩意儿欧美各国一定需要。
等报告和几十桶鲸油送到江户,乃至于忠右卫门的面前,那都过去了一个多月了。但这并不妨碍忠右卫门对此表示认同,在嘉奖了两个同心之后,忠右卫门随即向幕府上奏。
设立勘察加奉行,建立事实上的行政统治,维持驻军,发展土豆种植业和捕鲸业。不仅驻军的开销有了着落,幕府也能多一个对外出口的商品。
能换金灿灿的黄金回来!
第75章 大江户重建展开
问,幕府里面什么提案最容易通过?
答,设置新的职位。
真是古今中外,概莫如是。勘察加能不能挣钱,这事诸位大人不清楚,忠右卫门说能够挣,那就是挣的吧。但是在当地设置一名奉行,三名与力,以及十二名同心的提案,消息才刚放出去,就有人上下活动。
最后连井伊直弼都挡不住手下或明或暗的各种请托和暗示,最后点头表示认可。幕府嘛,该花花,该省省,设置官吏管理新的领地,和裁撤冗员不冲突的。
只要能够增加编制,那整个官吏团体都是极其欢迎的。就算这个编制在偏远的不能再偏远的地区,比如某国考阿里地区邮政局一岗位,五千余人报考。或者这个编制干的是十分埋汰,一般人都不大乐意的事情,比如某大内斗省省考一公厕清洁岗位,两千余人报考。
实在是编制太香了!
反正只吵了几天,人选就确定了。然后一个个高高兴兴的走马上任去也,就算勘察加苦寒,可再苦寒,那也是官啊。只要能当官,几千里江山横着穿。
“可惜身边离不开人,不然把你拨去做一任了。”忠右卫门走在江户的大街上面,对跟在一旁的黑川庆德说道。
天野八郎要在传习队带兵,警备增上寺,这是个要职,不能换人。寺泽新太郎、福泽谕吉、槺疚溲铩⑼练剿耆热耍荚谟⒐粞В皇奔溆貌簧稀=儆略诰┒迹柿炀易椋麓ㄇ毂!I肀呔褪R桓龊诖ㄇ斓拢矣椅烂诺那仔湃耸秩肥瞪倭艘恍�
“能在殿下身边奔走,便好了。”黑川庆德也算是任劳任怨了,鸿之舞金山都呆了一年,不容易。
“恩,这街道如此宽阔,你觉得如何?”既然黑川庆德不急着往上升迁,忠右卫门便也不纠结这个事情。
“将来抬神轿,便不会再有什么争执了。”黑川庆德笑了笑。
可不就是不会再有争执了嘛,五十米宽的街道,算上人行道和分隔人行道的行道树,整个街面有六十多米宽。别说抬神轿绰绰有余了,就是十几个骑兵并排冲锋,都没有任何问题。
“这个艾菲尔办事还是利落的。”
逛了一圈,加上之前看到艾菲尔用一个冬天绘制的设计图,忠右卫门基本清楚了艾菲尔的设想。他以江户本城为中心点,用类似于八卦城的方式,设计了一座差不多圆形的都市。
类似于江户本城是一环,以内护城河为界限。然后是环绕在江户本城的诸侯大名屋敷,作为二环,以外护城河为界限。之后的三环,北面和西面是分配给旗本八万骑的房屋用地,南面和东面,类似于日本桥、京桥、吴服桥、冶锻屋桥等商业区则继续保留。
至于更外围的四环,暂时只有一个预想,没有什么太多的考虑。毕竟艾菲尔是难以想象,未来东京都内会有四千万人居住的,和现在的约一百万,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宽达五十米的街道有十二条,像是蜘蛛网一般,自江户城向外延伸,形成城市的主干道。至于辅道,也都从原本的几米十几米,强行扩充到二十米以上,用以联通各条主干道,形成经纬错落分布的样式。
由于大致的方向已经确定,所以各片区的建筑,相次开始构建。诸侯大名的屋敷,幕府借调了各藩的下级武士,反正就算是只来一半的诸侯行列,也有十多万人。与其闲着不干事,不如参与进入他们自己家大名屋敷的建设。
可不是幕府逼迫你们的嗷,幕府是希望你们报效你们自己藩主的恩情!
自愿,自愿,自愿!说三遍!
大家的屋敷都被烧毁了,幕府就这么一点工匠劳力,只能一家一家慢慢修,到时候没修好,可不能怨幕府厚此薄彼。而且建筑工程费用,全都是幕府掏的,绝对不要诸位花一丁点的钱嗷。
得了,幕府都暗示到了这个地步,诸侯们刚拿了幕府一百二十五万两,不能给脸不要脸啊。十多万诸藩的武士,全都成了壮劳力,到二环去修建大名屋敷去了。
有了这么多免费劳力,施工进度大大加快,日本人建造木质结构的房屋,还是很得心应手的,相当麻利。
剩下的就是本城的修缮和三环的“侍屋敷”的重建,幸而江户城天守没有坍塌,只是需要大修,算是给幕府省了几个钱。另外就是西丸的欧式宫殿,也已经开始搭建,据说笃姬夫人很有兴趣,还去过工地,毕竟这是法国人赠送给她的礼物嘛。
本城差不多用个几千工匠和劳役就成,侍屋敷才是幕府现在要照管的大头。忠右卫门这回来看的主要也是这一块。
商业区的建筑,在忠右卫门的建议下,还是由那些商人自行构建完事。幕府这边主要就负责建设一个下水道排污系统,以及监督他们,保证道路的宽度。通过宽阔的街道,形成事实上的隔火带。
对于原本日式的简易长屋,艾菲尔那是相当看不上,认为他们完全就是在为火灾提供温床,又没有很好地抗震性。但是在了解到幕府需要超过一万五千户住宅,用以安置御家人之后,最终还是妥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