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江户旅人> 第47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1节

比自己单干不知道强多少倍呢。
真要有什么硬骨头,说什么我乃是独立自由撰稿人,坚决不受德川之禄,那你厉害。只不过就是出不出得去这个门,助六没法保证罢了。
很好,既然诸位都愿意给幕府做狗,呸,是奉公。那么就需要各位好好的发挥一下自己的本事,那点子嘴上和笔上的功夫都使出来。
昨天幕府刚刚公布的增募御家人三百员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吧,这可是大好事,请诸位好好夸一下幕府,吹一吹我们圣明无比,永远伟大的将军德川家定。
没问题的,不就是吹嘛,短短几分钟之内,已经全部摇身变为幕府带忠臣的诸位创作人员,纷纷拍胸脯保证,明天就能有段子流传,后天就能有剧本出世,半个月内保准连小故事集都给你编的圆满。
将军様德川家定小时候,先代大御所德川家齐对他教导颇严,命他到民间去查访百姓们的生活,了解百姓们的需求。
有一天将军様看到河边有一位大娘在洗衣服,便帮着过去给人家打水。打水时见到河中的小鱼在逆流向上游动,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水流给冲了下来。可是小鱼一点儿也不放弃,继续向上游游去,拼尽全力。
看到了这一幕的将军様,心中不由得想到:“小鱼都有这样大的勇气,我们做人,能不如小鱼吗?”将军様从小立志,不怕劳苦,又很有勇气,所以长大了,才能为幕府和百姓做许多好事。
哈哈哈哈哈哈……
真不错,助六拍了几下手,眼前这个段子手编的这个段子很好,很亲民,很有说服力。当场就让人记了下来,以后全江户的寺子屋都要教授这篇文章,用作课文。
有了这么一个例子在,后面的事情就好编了。不对,怎么能够是编的呢,这就是将军様小时候亲自做的事情。你说是假的?怎么着?你小子在现场?你是那个水桶,你还是那条鱼?难不成你是洗衣服大娘手里的棒槌?
看我不给你一棒槌!
现场编了好几十个段子,助六命人一一记录在册,招待这些新出炉的幕府御家人一顿丰盛的晚餐之后,就把这记录成册的段子送到了忠右卫门的手里。
忠右卫门看了莫名好笑,也不知道为啥。但是还是送到了老中们的御前会议上面,大伙儿品评一番,觉得好的就稍加修改,用词造句圆润一些。觉得不好的,便行删除,反正现在有了笔杆子,这种东西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第98章 考察技艺分科目
宝灵带着敲打沙俄的喜悦回香港了,普廷雅丢光了老脸,倒也没有什么畏罪自杀,也跟着坐船离开横滨。
另外还有派遣去英国的超过二百名留学生,以及去法国的六十名留学生,也都在前后脚坐船。他们得先去上海或者香港,然后寻找到一条能够直航欧洲的邮轮。
毕竟仅仅日本横滨这一个地方,并不足以为轮船公司提供足够的客源,并为此开辟一条专门的航线。反正幕府也不是第一次派留学生了,眼下算是轻车熟路,这边有人送,那边有人接。英语法语虽然未必完全精通,但是日常交流什么的,早就在江户大学预科学习过了,没问题的。
此番留法到是第一拨,法国的驻日公使罗什伯爵还专门派了一个随员,跟着六十名留学生回国。保不齐拿破仑三世还会接见一番呢,毕竟拿破仑三世此人对于重塑法兰西的荣光还是很有几分执着的。
这会子能把日本的留学生给忽悠来,可不就是法兰西帝国的影响力大大增强,连两万公里以外的远东国家都派人来学习了嘛。
嗐,说到底还不是咱们的将军様为了以防万一,好让将来留洋的“进步派”,不至于全都是“精英”,进而铁桶一块。只要“精英”、“精法”、“精美”、“精德”全都存在,那么这些留洋的学生,就很难完全拧成一股绳。
利于保守派或者说稳健派的大头子德川将军,将来在两派中间和稀泥,进而坐稳将军的宝座。
一番忙碌,秋风大起,江户也步入了深秋,江户本城的部分殿阁,率先整修完毕。至于西丸和天守什么的,就慢慢来了,有钱修一点,没钱拖一拖。反正江户城这二百年来,基本都在不停地修筑之中,几乎就没个停顿的时候。
“西丸那座法式殿阁,所需的石料,尽是从芸州转送而来?”好容易回到了表奥办公,大伙儿终于又坐回了自己的老位置,井伊直弼显然还是更喜欢这张属于大老的软垫。
今儿大伙儿登城的时候,看到不停地有工匠,背运着石料进入西丸,一问之下,居然全都是安芸的“樱御影石”。这玩意儿在前代,乃是修建大阪城时用到的名材。而在后世,则是修建国会大厦的石料,在日本算是首屈一指了。
据说这御影石,在下过雨湿了水以后,外表就会呈现出一种樱花的淡粉色,尤为典雅庄重,自古以来就是达官显贵修筑大型建筑的最爱。
“法国人此番为了结好御台所,耗费属实不小。”忠右卫门也连连咋舌。
为了和德川家定以及笃姬夫人建立更好的关系,罗什伯爵也是肯下血本啊。忠右卫门听了工料之后,稍微算算,估摸着那座小宫殿起码要花十二三万两。这钱都够拿来买两到三条大几百吨重的蒸汽军舰了。
“无非是见英米两国,早来几步,多有便利罢了。”井伊直弼看事情还是很明白的。
“若是法使意欲修约,忠右卫门你得否了。”松平齐宣也看的明白,直接就和忠右卫门明说了。
“这我自然省得。”
咱也不是三岁小孩了,英美两国能够在日本获得诸多特权,那是因为他们真刀真枪和幕府干了一仗。幕府没有干过,低了头,认了怂。法国人想要的话,非得派上一万大军前来不可。
想想也不可能咯,法国人刚打完克里米亚战争,在远东主要的精力,也是扩大对清的贸易侵略,无暇顾及幕府的啦。
“还是议一议增募御家人之事吧。”闲聊结束,井伊直弼清了清嗓子,把捧在手里的茶杯放了下来。
“市面上皆称大善呢!”水野忠精笑着说道。
可不就是大善嘛,不仅仅是因为这个事情本来就得人心,是大家乐意见到的事情。现在还有一大帮刚刚收编的喉舌和段子手在一旁发言助威。江户市面上人人都在问这玩意儿到底是个什么章程,要是我可以我也想去试试呢。
不管是考校文学,还是武艺什么的,总有个考试项目。总不能是看谁长得顺眼吧?难道幕府是吉原的风月花场窝子,靠脸吃饭的嘛!
凭文学知识,很多熟读儒家经典或者是兰学书籍的儒生和浪人信心满满。若是考校武艺什么的,全国各地那些小道场的菁英,自然也跃跃欲试。
当然也有人说可能这就是幕府的大人们为了安置掉旗本八万骑本身安置不掉的人,才颁布的命令。虽然这样说很符合幕府一贯的行事风格,可是一来架不住群众热情,二来幕府真要塞人,还需要大张旗鼓?
批个条儿,就把人给塞进来了,还能让你知道啊。
反正现在群众们殷切期盼着增募的细则颁布,把那帮自称天诛的攘夷傻胚处置完,余党也一网打尽,家小发解虾夷之后。井伊直弼还有松平齐宣也都空了下来,趁着搬回本城表奥,赶紧把这个事情给说清楚了,好让百姓知晓。
“我意还是考策论。”忠右卫门的想法很简单的。
实务策嘛,问问前来赶考的,幕府现在面临着什么什么问题,你对此有什么看法或者有什么解决的思路。并不需要你真的能够为幕府解决问题,起码让幕府看到你在思考,而且是站在幕府的层面上,为德川将军思考。
先考察的是忠心,再考察实际的思考和解决能力。
难不成在座一大帮经理政务十几年几十年的老官僚,还不如你一个只念了几本书的学生懂吗?要的只是态度而已。
“实务策要考,还有其他的吗?”井伊直弼想了想,感觉光是考一道策论,似乎太简单了一些,不容易分出名次。
“可另设一门附加,若是武艺精绝,便加一等。兰语熟练,亦可加一等。如此种种,皆可考校。”松平齐宣接着说道。
“那是否还需考察公文启奏?”大伙儿这会子算是集思广益了。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