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江户旅人> 第48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2节

有这个事情在,之前顾虑的反对声浪,早就被掩盖了。
第13章 只考历史与策论
云集江户的儒生、兰学生、浪人、豪农子弟等各色人等,先后在江户南町奉行所投下了三代履历,统计之下,居然有足足三万人之多。
所有人都在焦急的等待幕府明确宣布考试日期,到是考试的大致范围已经被宣传了出去,笔试只考两个内容,一个是历史,一个是策论。
策论不需要说了,大伙儿都懂得,就是申论罢了。但是历史,肯定不去考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只考德川家康自三河起兵以来,约三百年治平之史。
说白了就是看你这厮的政治倾向如何!
我不能够保证所有人都真心的侍奉和推崇幕府,但是起码我得保证招进来的人在嘴上大呼着我爱幕府,我没了这个幕府就不行,德川幕府比我的爸妈还要亲。你连这都喊不出来,肯定是特么的反贼,有多远滚多远吧。
而且这个历史不限定教材,直接出卷答卷,咱们阅卷的时候见分晓。考试时间那么紧张,除非是大奸大恶、智商奇高的反贼,一般的反贼是没有那个空闲把自己的行文答卷修改到圆满的。
只要他们按自己平时的口吻来答卷,呵呵,我就不信你不带几句悖逆之言。人的思维定式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改变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有这个意思在里面的。
我就三百年历史都是考试范围,看你怎么办!
弄的市面上《宽永诸家系图传》、《宽政重修诸家谱》、《藩翰谱》、《藩翰谱续编》等原本根本乏人购买,甚至都很少流传的图书一时间洛阳纸贵。
反贼心里也很清楚的,我自己说出来的话可能会有不合适,但是幕府主持编修的图书里面,那都是盖棺论定的内容。我只要照着这些图书上面写的说,肯定不会被判错。
忠右卫门要的虽然不是这个效果,可是仓促之间,也就这样办了。反正主要还是为了拉拢绝大多数的中立派,预防反贼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对于绝大多数中立派而言,现在德川幕府还是正统,他们对于学习官方历史并没有什么抵触的感觉,甚至觉得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顺道忠右卫门也可以把什么德川家康三方原被打出屎来之类的民间故事,逐渐的排挤掉。只要连续两代人考试都是德川家康在三方原奋战不休,虽败犹荣,那么全社会的共识就会变成这样。
你要是坚持德川家康被打出屎来了,那么你就一辈子考不上御家人。你自己扛得住,你儿子能保准扛得住?或者你保不齐自己就落魄饿死了,根本没有儿子呢。
除了这个以外,还有所谓的特长拔萃科,就是字面意思。你在某一专业方向上面有特殊的技能,幕府也能要你。比如之前已经收编成幕府御家人的那些文艺创作者,现在他们已经成了幕府的新喉舌,在舆论高地上为幕府摇旗呐喊。
现在幕府亟需各种人才,比如你英语说得特别好,那你就有资格被编入御家人。这年头能直接口译的翻译真不够多,就算他不在幕府这边出仕,横滨那边有的是买办和豪商要这种人才。
或者还有你会制造洋枪,哪怕只是戈贝司火铳也行。虽然那玩意儿落伍了,可是你有这个技术就算是个人才。幕府缺乏熟练的技工,每一个都是宝贵的资源,来了就要你。况且这也不算是技工了啊,能独立掌握火枪制造方法的,那起码也是个技术员了不是。
或者你要是更厉害一点,你说你是高岛秋帆的大弟子,几十磅的大炮手到擒来,那你厉害,没得二话,直接登用。
总之就是那句话,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咱们德川家虽然不是什么皇帝,大小也是个日本国王不是,卖给日本国王也不会让你吃亏的。反正人这辈子都得讨生活,给将军様打工有什么不好的。
两万多人最终选择了一般的路子,步入了考场。其实说是考场,就是之前传习队的校场。露天考试,四面透风,每人发一张草席,席地而坐,然后你们就答卷吧。
没有办法的事,江户实在找不到一下子提供给两万多人考试的场地,而且重建工作也才进行到一半,很多地方都是工地,没法呆人。索性大家就席地而坐,凑合着考吧。
等过两年江户大学扩建了,多盖两栋教学楼,多设置几个考点,大伙儿再搬进室内考试。
考试这个事情也不是忠右卫门负责的,水野忠精调集旗本,正在办理这个事情。忠右卫门只管做好江户大学的校长就行,招进了这二三百人,最后还不是都得进江户大学里面学两年。这师生的名分跑不掉,没必要什么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揽。
水野忠精干的反正挺起劲,他们家也是德川幕府治下的名门,对于这种能够抬升他们家名声的事情,他干的不亦乐乎的。以后别人见到他,还不得称赞他一句,滨松侯乃是为德川幕府选拔人才啊。
且先撇下这个事情,忠右卫门还得协助松平齐宣募兵。英国人对新兵的要求全在身高体重之类的硬标准上面,到是没有在意是农民还是苗字佩刀者。可能在他们想来,反正也都是送去印度做炮灰的,能够扛枪放枪就完事了,剩下的就是服从命令。
或者说服从命令这一条比会放枪还要重要一点,这个年头英国军队里面的尊卑等级秩序非常严格的,军官就是军官,甚至可以直接体罚死士兵。他们只需要一个听话的军事战争机器罢了,人不人的,根本不重要。
到是省了忠右卫门和他们解释什么,那帮英国佬招的全都是手脚粗大,体力和耐力较好的农民,都不需要他们手里的鞭子动,这帮农民兵听话得很。
唯一的问题出现在身高上面,普遍身高只有一米五的新兵,配上美国制造的夏普斯,有几分不伦不类的感觉。如果再加上刺刀的话,就……
第14章 着手开发本国枪
这个事情嘛……
就算是未来的美国大兵,也得蛋白质大规模供应上以后,才能个头窜一窜,现在的普鲁士军队和法国军队也就这点身高,咱们此前说过的嘛。那张八国联军的照片挺现实的,日军比法军和德军真差不了多少。
意大利和奥匈帝国那更是难兄难弟,大伙儿加起来,甚至不如印度军队来的高。不过印度军队当时大部分都是刹帝利阶层充任,理论上都是人上人,和印度本土的人种甚至都不太一样,吃好用好,长得高倒也不稀奇。
同时那张照片里另外一个写实的地方也表现的很明白,日军的身高和他手持的步枪加刺刀居然平齐,几乎没有任何差距。
再仔细看看,各国的步枪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这么点长短。说明这个长度,应该就是最符合人体使用的长度,不用有太大的修改。
可特么步枪加刺刀,比招来的有些大头兵还高,这看着真不是一个事儿!
英国人到是不怎么在乎,因为他招募东南亚士兵还有尼泊尔士兵的时候,见多了这种情况,早就见怪不怪了。军队只要服从命令就完事了,剩下第二紧要的得是脚底板好。
从马略的骡子开始,一直到达武元帅十四天杀进柏林,欧洲的军队没有一个好脚底板,那就无法称呼为强军。现在欧洲铁路开始发展了,脚底板的作用稍微下降,但事实上一直到了二战,徒步行军,仍旧是一个服役士兵最大的苦差。
很好,招来的农民不怕走路,只要绑腿一绑,让他们走一天都不是什么大问题。甚至有农民说如果仅仅是这样每天跑跑走走,就能三顿大米饭,日日吃到饱,那这简直就是神仙一般的日子,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英国人没啥不满,招来的农民也乐呵呵的,横竖就忠右卫门一个人觉得这不妥那不妥。难怪后世里有人说,穿越的一帮逼就是矫情。
但这个事情忠右卫门还是准备和暂时借调到江户第一机械所的高岛秋帆说一说的,幕府也得开始研制发展,或者起码是大规模的仿制制造自己的枪械了。
得符合幕府军绝大部分人都是一米五到一米六的这个现实情况,设计出一款相对合适的步枪。反正我呢暂时不催你,你也不要着急,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三年,甚至等这一批留英的学生回来一道研究也没事。
已经快学成回国的这批留学生,学习机械制造和设计的人不少,将来都拨给第一机械所,充实机械所的研发和设计实力。
收到了忠右卫门要求的高岛秋帆稍微皱了皱眉,毕竟他是学习制造大炮出身的,玩步枪只是顺带,并非是他专长的地方。纯粹的仿制,他还能够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让他设计出一款新枪,多少有点难度的。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