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节
事不宜迟,罗什要求幕府立刻选两个旗本,持令前往大阪,同大坂城代交涉,接引法国人进入神户港测量。越快把神户开港的事情敲定,法国人越安心。落袋为安的道理,不需要多说,在哪个国家都是一样的。
如此大事肯定瞒不住的,幕府瞒了也没用,罗什兴高采烈的征用了一条法军通信船,动静可不小,不是瞎子的都能瞧见。再深入了解一点,就知道法国和幕府或许已经达成了某种初步的协议,法国人恐怕已经占据了先机。
额尔金多少有点急,别一口胖子没吃成,反而最后让法国这只猴子摘了桃!
他转身就去找法国特使葛罗,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法国为什么和幕府私下订立合约。葛罗笑眯眯的,他很是绅士的请额尔金坐下,准备说说心里话。
我们法兰西和幕府真是什么协议都没有达成呢,骗你我就是狗。只是日本国王陛下和罗什有些私交罢了,请你不要多想。要是缔结了什么密约,上帝直接一道雷把我给劈死。
瞧瞧这回答,没有订立密约,起码也达成了某种默契啊,不然罗什那小子跑的这么快。天都要黑了,还坐船出发。
不会是夺了长崎煤矿吧!
整个东亚现在最大的沿海优质煤矿,上海、香港等地的蒸汽船,如今使用的都是长崎出产的煤炭,大伙儿用了都说好。英国人其实也希望夺下这处既有军事意义,也有经济利益的地方。
只不过长崎现在是开放港,各国都在,英国人要是强夺长崎煤矿,极有可能引起其他到长崎收购煤炭的国家的不满。所以这个事情暂时压制了下来,并没有提交给幕府。
在法国人这里得不到答案,额尔金发挥自己在幕府和买办豪商内的人脉,到处打听。到了深夜,幕府派人跟从罗什去大阪的消息,终于送到了他的耳中。得知此事的额尔金这才明白,法国人怕是已经动了大阪的主意啊。
这还得了?
一封急电,立刻就拍给了幕府的外国奉行忠右卫门。语气虽然不严厉,询问也不显急迫,可是这个时间点,额尔金的想法就难以遮掩了。
转天对英方面的交涉也悄悄开始,同样没有直接邀请额尔金,而是请横滨总领事麦克唐纳出面。希望英国方面给幕府透一透底,要求条件啥的,是不是降低一点,免得最后谈判不成,大家的脸上都不好看。
同麦克唐纳接触的也不是忠右卫门,换上了主理横滨造船厂的胜海舟。两人是老熟人,说话也好说,事情也好谈。当年胜海舟出国前的英语培训,还是麦克唐纳指导的,大小也算是师生一场呢。
各自肩负着背后国家的立场要求,这场师生的会面,就不是那么轻松惬意了。麦克唐纳算是英国人中的亲日派,而胜海舟则是日本人中的亲英派,按理说这两位应该是很容易聊起来。只可惜现在英国要求不少,幕府抗拒颇多,起初的交谈之后,居然就冷场了。
两边各自退场,立刻回头找上级,总归需要有一方让步,或者两边都让步,不然这个谈判肯定进行不下去。保不齐最后法国单独和幕府订立合约,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没有办法在日本这边,耗费太多时间的额尔金在反复权衡,又考虑了阿尔伯特亲王的意见之后,最终决定稍稍让步。
大阪开港这一条不可能法国人独占,英国人也得跟上。江阪铁道,也即东海铁道,英国希望仿效江滨铁道的模式,保证英国人在这一重要交通事业上的利益。
另外既然法国人可以援建炮兵工厂和造船厂,那么英国人直接在江户援建发电厂,同时还可以协助建立横滨制钢所,直接把规模打造提升成亚洲第一的钢铁厂。当然早期运营什么的,肯定都是英国人来,顾问也是英国人,工程师还是英国人。
同时幕府需要保证,在未来的七到十四年内,继续开放国门。最后做到不限制外国人在日本国内的自由旅行、通商和学习。
还好,麦克唐纳知道幕府的命门之一,幕府极度排斥基督教,把这一条加上之后,果然幕府的火力集中到了这一条。井伊直弼甚至发话,洋人要是敢派传教士来,谈判立刻结束,无甚好谈的了。
果然会拿捏啊!
不过作为帝国主义侵入他国急先锋之一的宗教势力,也确实需要防范,忠右卫门也支持严厉教禁。把这一条撇去了,英国人原本比较严苛的诸项条件,看起来就不那么严苛了。
没多久,那边罗什兴冲冲的回来了,告诉葛罗,神户那港口真不错,几千吨的船随便停,又正对大阪湾,不论是出海还是避风,都非常的方便。到时候只要三十公里的铁路一通,和大阪基本就是一座城。
夺了这个居留区,绝对不吃亏!
第34章 安政卖国大条约
《安政列国大条约》签订!
德川幕府再度丧失一系列国家之主权,同英、法、美、德(德意志关税同盟)、荷五国修约,同时丹麦、瑞典、奥匈帝国、沙俄四国的贸易代表作为见证者,也一道签字。
整个条约最重要的便是神户开港,同时将神户居留区租借给法国,租期99年,年租五百两。日本的近畿和西国地区,也被帝国主义列强撞开。作为日本内海的濑户内海,已经成为了国际自由航行区。
列祖列宗自三河冈崎城一隅肇基之天下,德川家康披荆斩棘,曝霜被露,才取得的天下,又丧失了一分。真是子孙视之亦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井伊直弼签字的时候,眼泪都差点掉下来。只是强做镇定,挥笔签字,签完之后便弃笔离席,一人独处,不知做何想法。在他之后签字的忠右卫门,也是无奈。这买办真是做得憋屈,人家就没把你当人看啊。
随同在侧,充当翻译和随员的小栗忠顺、胜海舟、天野八郎等人,或是掩面,或者沉默,不一而足。
见井伊直弼和忠右卫门把字签完,一众列强面色喜悦,开怀不已。尤其是英法两国,他们这次擭取的利益最大,额尔金和葛罗在处置清国的外交之前,先在幕府这边撞了一个“开门彩”。
除了神户被事实上割让给了法国以外,东海道干线,也即江阪铁路,英国人如愿以偿的获得了一半的股份。九州干线以及山阳道干线,由幕府居中协调,法国和幕府以及诸侯方面,股本对半开。法国人出资金和技术,幕府出土地和人工,一切均按照江滨铁路的运营模式处置。
你们以为到此结束了?当然没有!
条约规定,从此以后,幕府对外国人进入日本国内的限制放松。铁道沿线七日里范围内,所有外国人可以自由行动,不论是外交人员,还是普通人员,都不需要再向幕府进行任何的报备。
七日里就是二十七公里,日本南北狭长,这铁道从北到南,一路铺设过去,沿线二十七公里都允许外国人自由旅行,幕府沿海还有什么虚实是洋人不知道的?
原本法国人还说要在火车站设置法国站务,这一条被小栗忠顺死命阻挡了下来。不然以后每个车站都会有法国驻军,法国的势力会快速的侵入到全国各地。
除了这些对幕府而言,绝对算是坏消息的内容外,英法还要求派出矿业勘探和工程人员,协助幕府对全国的矿产资源进行调查。尤其是列强必须且亟需的沿海优质煤矿,以及铜矿和铁矿,列强都有极大地兴趣进行投资。
这到底是协助,还是逼迫,见仁见智吧。
在幕府的极力争取之下,条约有一些内容还是对幕府有利的。包括列强免除幕府以前尚欠的贷款五百万英镑并所生利息,稍候将派员继续谈判对幕府的贷款事宜。贷款数额的大小,以及利息的高低,都可商量。
英法答应援建的大阪炮兵工厂、神户造船厂、江户发电厂、江户第一机械所和横滨制钢所等也全部落在条约上面,贯彻执行。
志得意满的额尔金和葛罗命人快马加鞭把条约送回本国,交议会和国王签字批准。只等明年条约正式生效,再行换约。
原本停驻在横滨的英法联军,也相次撤离,往上海集结。幕府这边的行动结束,英法联军对清国的行动就要开始了。不过似乎冲突还没有全面加剧,巴夏礼正在同清朝廷方面谈判,尚未有结果出来。
如果用武力威胁就能取得外交上的胜利,英法联军也不想打仗。这打仗就得死人,死人多了国内保不齐就会有批评的声音出现,他们只需要最终的结果就得了。
而且这会子清国仍旧是世界上的大国,虽然以前败给了带英一次,可那是带英啊!败给带英有什么丢人的,日不落帝国,全世界超一流强国。指哪打哪,打谁是谁,没有二话。
输给英国太正常了,这年头的地球上,没有输给英国过的国家基本没几个。就面前的列强,法国被英国揍过,甚至打断了称霸欧洲的进程。美国被英国揍过,几十年前连白宫都烧没了。荷兰更是直接被英国从世界霸主,海上马车夫的位置上给拽了下来。
带清的虎皮这会子还没有被剥光,烂船也有三分铁,英法联军的两位统帅,也即额尔金和葛罗,需要为本次军事行动负责的。可能还会进行几个月的外交试探吧,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