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江户旅人> 第50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4节

第43章 趁势宣扬新军威
说曹操到,曹操就到。前头助六才和忠右卫门谈及征印传习队的事情,今儿江川英敏的战报便送到了江户。
得知传习队在印度节节胜利之后,最近已经吵了好两个月的幕府,难得的一致了一回。立刻发动幕府的那些御用文人,开始编写并绘画,元帅海军大将江川英敏司令官阁下征印浮世绘并故事集。呸,是韭山侯海军奉行并江川英敏殿征印故事集。
这大约应该算是无师自通吧,井伊直弼和安藤信正都清楚,现在幕府的威权正在下滑,得赶紧弄点提振民心士气的事情出来,宣扬一波,刷一刷幕府的存在感。让老百姓对幕府的信心恢复恢复,进而减少舆论世情的批评。
说干就干,那些御用的文人和画师,连夜就被召集了起来。其实他们蛮有描写战争画面的本事的,重点不在于真实性,而在于突出主角的“个性”。就比如很有名的故事合集《国姓爷合战》,战争的描写不太详细,更多的是国姓爷本人如何如何,经历了一番怎样的奋斗,匡扶了大明。
现在的要求也差不多,无非就是韭山侯神威盖世,传习队能征惯战。印度人长啥样没有见过,就全部画成黑皮肤比传习队士兵还矮一截的矮人,突出江川英敏的马上指挥作战,鸣枪放炮的那种英姿。
什么夜袭啊,火攻啊,炮战啊,都给他来一套全乎的。最后歼敌五十万,转战天竺国,不闻一败,不损一兵。
齐活!
忠右卫门见到审核稿的时候,都不由得拍案叫绝,到底是这年头最好的一批文艺工作者,这手里的功夫很上道。
转天整个浮世绘故事集就在江户开始兜售了,已经演了挺久的岩崎弥太郎救父大戏,现在也终于换成了有了韭山侯征印奏凯全集接档。这种打打杀杀的剧目,同样受到江户百姓的喜爱,正慢慢传播到天下四处。
宣传效果,一波拉满。
很好,接着处理换防的事情吧。操练了三个多月的新军,肯定是要拉去替换老兵的。这一回忠右卫门大胆的将所有的运输任务,都交给了德川邮船通信株式会社的商船。
以后德川邮船通信株式会社的业务不仅仅要覆盖日本国内,发展一下太平洋航线和亚洲的航线也是很有必要的。前头传习队是租借了部分英国船只带着去印度的,这回就不借英国人的船了,咱们自己去。
海图和领航员英国人肯定会给的,这是给他们帝国最璀璨的那颗宝石送援兵去啊,他们怎么可能会有什么不乐意的。幕府这边一开口,麦克唐纳就命人送来了东亚部分的海图,还雇佣了好些领航员。
另外还有一条护航的幕府战舰,由才回国没多久的槺疚溲锿炒乓坏廊ビ《龋婊辉谟《茸ぴ拇喝胀韬头稍仆琛K车酪部梢园呀ㄓ⒚艋换乩矗煤煤湍桓笾钗淮笕耍惨唤沧罱拇蠊婺U秸歉鍪裁茨J健�
对了,学成归来的土方岁三也被安排进了此次的新军之中。当年天野八郎是征勘察加出兵,见识过战事,才提拔上来的。忠右卫门想要提拔土方岁三,也得让他亲自经历一番战事才行啊。毕竟他们资历浅薄,虽然都是留英军校生,可提拔也要讲基本法的嘛。
土方岁三原本还说去京都的精忠浪士组,替换他的好兄弟近藤勇,让近藤勇也有个去英国上军校的机会。难得这会子有战事,等之后忠右卫门选了妥当人,再行替换吧。
寺泽新太郎则稍稍留后,不是还有正在操训的三千新兵嘛,寺泽新太郎统帅这一部分,将来好替换出征。
松平齐宣通过助六和忠右卫门商议了两次,基本也同意了这个安排,随后三千新军便开赴横滨,坐上了幕府自己的商船货轮,浩浩荡荡的开赴印度。
这事情还有个小小的插曲,安藤信正担任老中之后,知道了正在操练的六千新军,都是农民兵炮灰,且所有开销都是英国人支付之后。认为这件事有违幕府的体统,而且这六千人有可能变成英军的帮手。
要么就把这些他认为没有武士荣誉感,不具备当兵的素质和义务的新军解散掉。要么就把英国的一百五十万给还回去,一切都由幕府开支,加强新军属于幕府将军德川家定所有的忠诚属性。
大伙儿觉得井伊直弼能答应吗?当然不可能的。井伊直弼直接就给他否了,两人又是一阵好撕。得了忠右卫门暗示的胁坂安宅,现在十分勤快的当起了和(搅)事(屎)佬(棍)。在两人中间往来说合,不教某人落了下风。
于是等新军三千人都已经飘到海上了,这个事情也没吵出个什么所以然来。活活把两个人的心气都吵没了,最后两人连续好几天登城奉公,都是一言不发。很完美的为幕府又拖延了好一段时间,真不错。
另外就是再度活跃起来的尊王攘夷派发现了一个问题,他们已经得不到有实力的外样诸侯的支持了。外样诸侯们现在都奔着君主立宪去了,根本不鸟什么狗屁尊王。
尊个狗屁王!再找一个主子骑我头上,能有我架空将军,靠诸侯大议会掌权爽?
战斗力和气势都不如从前的尊王攘夷派便渐渐走向了为了反对而反对的路子,幕府就是万恶的,没有一星半点的好,他做啥都是坏,我都反对。然后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团结那些没有什么明确目标的社会闲散人员。
口号喊得响亮就足够了,政见什么的,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和幕府唱对角戏,获得社会的关注,进而宣扬尊王攘夷的思想。
有点像后世的那些日本在野党,台上那帮已经是只会鞠躬的货色了,他们可能连鞠躬都比不过人家。真要是选上来执政,还不知道是什么鸟样呢。
自然的,像是梅田云滨,梁川星岩等人,因为叫的非常欢,彻底落入了精忠组的眼中,又被报到了井伊直弼的案头。
第44章 朗格里建城筑垒
对于尊攘分子,其实不光是井伊直弼烦,安藤信正也烦。不管两个人怎么吵吧,起码他们都是既得利益者,自然要设法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而那些尊攘分子,时不时的高喊什么“天诛国贼”。根本就是乱杀一通,很多人甚至为了扬名,只管杀个有名有姓的,也不论好坏,杀就完了。整个幕阁上下,包括忠右卫门等人,全都在暗杀名单上面,就是人家还没抱团开始动手。
怎么处置这类“盲流”?
最好当然是杀了了事,从物理上毁灭掉,能够永绝后患。但是社会矛盾本来就比较尖锐了,你要是天天杀杀杀,保不齐就真的掀起动乱了。
“前头桦太的安置人口有多少了?”井伊直弼当初收了英国佬的钱,答应在尼古拉耶夫斯克的正对面,修筑一座城镇的。
“已有约八九百众。”一名属吏抬头回答。
“命江户南町奉行所,详细甄别城下户口,无有作保之流,先发原籍,原籍不要,立刻拨去北桦太。”
很好,没有一个人反对。虽然这些“盲流”未必各个是坏人,但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里面大量隐藏着尊攘分子。反正井伊直弼是封建统治者,又需要不和你讲道理的。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他都已经抓了一批乞丐和流放犯去北桦太了,现在再送一批“盲流”去,好像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吧。
至于英国人给的安置费?呵呵……
说来在北桦太筑城一事,进展居然还蛮顺利的。不因为别的,只说英国人和幕府官吏赶到尼古拉耶夫斯克对海相望的地界之后,惊奇的发现这地方居然有一个人口数百的小村镇。
仔细一调查,很稀奇,这地方原来是明朝设置的囊哈尔卫中千户所,虽然没有实际的城墙,可是有围子。围子这个东西你强行去界定他为某种建筑,很不恰当,插一圈木棍也叫围子。河南地区那种五六米高,四五米厚的夯土乃至于包砖的村堡墙,也叫围子。
反正就是那地方有个围子,围子里有个村镇,这地方算是桦太岛北部的贸易和生活中心。明中期以后,明朝廷对这一地区的羁縻统治基本宣告放弃。但是清朝廷对这一地区的羁縻,反倒是十分稳固。
稳固到什么地步呢?稳固到历史上这地方已经派驻了沙俄的军队,插了沙俄的旗,这地方居然还有小部落的头人夹着包裹,带着皮草去燕京献给同治皇帝。
一直到这事被沙俄发现,然后沙俄把当地杀杀杀杀杀杀杀完了,顺带那点残存的土著居民也被沙俄带来的各种疾病弄死以后,这地方才停止给清朝廷朝贡。
对于幕府派员前来,当地的土著阿伊努人,或者清朝廷称呼为苦夷人或库野人的这些百姓,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命运已经被带英帝国,联合世界上主要的列强以及国家给决定了。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