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节
John Swire的业务主要环绕着纺织业,经营新奥尔良原棉进口业务和兰开夏郡棉产品出口业务。在他苦心经营下,小小的公司日见兴盛,业务蒸蒸日上。到一八四七年John Swire去世时,他留给两个儿子John Samuel Swire(约翰·森姆尔·斯怀雅)和William Hudson Swire的贸易公司已颇具规模。
然后两个儿子就继续经营棉花进口和纺织业,但是南北战争的突然爆发,导致美国南部的棉花生产地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全世界的棉花供应,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遇事不决,那就去东亚闯一闯吧!
好了,太古洋行就此建立,然后变成了几乎垄断整个亚洲的糖业巨头。世间诸事就在这样的巧合下,最终诞生。
至于为什么Swire这个词,会被翻译成太古,那就不得而知了,可能是斯怀雅两兄弟进入清国市场之后觉得这名字吉利吧。
现在斯怀雅兄弟两个应该还在英国快乐的卖棉花,亚洲的糖业市场,尚且还是一片空白,各自为政的状态。提前进入这个市场,绝对可以掌握先机。
或许有人就会说了,你就算现在入场,可是爪哇、安南、马来地区的甘蔗都控制在殖民者手中,你怎么竞争的过未来的英国资本呢?
说句大伙儿可能不太愿意相信的事情,因为那些地方的土著,都是懒狗中的懒狗,一年到头的甘蔗产量都比不过大陆上的产量。所以到最后太古洋行一方面也收购殖民地的甘蔗加工,一方面直接收购清国的土产黄糖。
这些有很多杂质的土糖,在近代先进制糖工业的加工下,很快就变成了质量不错,又价格低廉的白砂糖。然后倒回来,重新售卖回清国。
一来一去,这里面的利润高达120%,你敢信?
清国以极为低廉的价格出口土糖,太古洋行拉去香港的制糖工厂倒一圈,就能获得厚利,为什么他英国佬行,而小日子人就不行?
萨摩本身的黑砂糖,之所以是黑色,其实还是制糖技术不够好的原因。不过日本人似乎对黑砂糖蛮认可的,未必需要白砂糖。可是近代工业化的制糖技术,又不是漂个白而已,光是一个糖分的提取,就远胜于旧式土法制糖啦。
让岛津忠教那小子一年多产一倍数量的糖,你看他高兴不高兴。
恰好幕府又大范围放开了外国投资的限制,忠右卫门有意向法国贷款,引入设备,顺道把岛津家往幕府的破船上,捆绑的更深一点。
一起赚钱,才能永久。
笃姬夫人出一个名头,这是为她挣脂粉钱。岛津家改善制糖业的技术,增加产量,继续在日本国内市场布局。而忠右卫门借此获得资金和技术,进一步开发桦太岛,充实幕府的财政。
至于稍后的占据东亚糖业的龙头地位,都是后话,能不能达成还得再看时局的发展。别到时候布局才到一半,日本就内战了,那就一切白瞎。还是先和法国人交涉一下,预备在萨摩先行建立一座制糖厂,然后等北桦太移民个几千人过去,甜菜地都开垦了出来,再去朗格里修建制糖厂。
正好还可以白嫖一波咱们老兄弟岛津忠教的熟练技术员和技工,美滋滋。
“原来是王后陛下的意思。”罗什本人不了解糖业,但是他可以雇人啊。
欧洲这会子已经有职业的经理人出现了,当然最高的决策者主要还是老板们。几位大佬负责出钱,下面自然有小弟去办。
两人正说着,外面有侍从过来禀报,说是有一名年轻人自称得了鹿儿岛侯的命令,前来拜见罗什的。忠右卫门拍了一下手,这人应该是岛津忠教派来洽谈蒸汽制糖厂事务的。前儿和岛津忠教说好的,让他派人前来。
毕竟岛津忠教是外样诸侯,不容许轻易离开江户,平时都有幕府的目付在监视他们的一言一行,他根本脱不开身来横滨。
“拜见二位大人。”进来的年轻武士浓眉毛,单眼皮,可惜眼睛不太大,但肯定比江藤新平那模样要强的多。
“你是?”忠右卫门笑了笑。
“在下五代才助友厚。”
第48章 甜菜种子有来处
原来是你小子!
忠右卫门不由得多看了两眼五代友厚,不过如今他还只是个萨摩藩派来江户求学的年轻人,并没有后世里在商场上呼风唤雨,同时介入政治的那种风光气势。
五代氏在岛津家可是大户人家,当年岛津义弘和他儿子岛津家久(岛津忠恒)的家老便是五代友喜。决定岛津氏与伊东氏命运的大决战,木崎原之战中,五代友喜带兵四十人,作为钓野伏的那个钓钩,吸引伊东祐安,为战胜立下赫赫功劳。
一直传到五代友厚的老爹五代直左衛門秀尭时,仍旧是岛津氏家中的佑笔和奉行。正儿八经的岛津家上士,地位比那些后来者居上的下士要强的多。
不过很可惜,五代友厚是家里的老二,这在封建继承法中就要了老命了。幕府制度的一个比较明显的标志,就是确立了长男或者嫡男继承制。尽量避免战国时代那种下克上,父子相残,兄弟阋墙的烂事再度上演。
所以家业只能他哥哥继承,他得自己挣一个前途出来。
话是这么说,可是毕竟家门高啊,老爹有实权,不可能看着二儿子就一事无成啊。所以除了送五代友厚念书以外,还把五代友厚送去给岛津又次郎担任侧近小姓。
萨摩藩主岛津忠教是个稳健保守派,有改革的心思,但是不激进。比较喜欢拔擢萨摩武士中这种有开阔眼界,同时还有才学本事的年轻人。那些只会嘴炮尊攘的人,则得不到岛津忠教的青睐。
今年已经二十二岁的五代友厚,历史上是被选拔去了长崎海军传习所学习的。现在历史不同了,被岛津忠教送来江户大学读预科。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明年去法国就读法兰西圣·西尔军校。
正好已经开始学习法语,且对西方知识有所了解的五代友厚就被岛津忠教派来做传话筒。反正也只是开始接触商议制糖厂的事情,啥计划都还没有,全是忠右卫门脑子里的玩意儿。正好历练历练五代友厚这样的年轻人,也算是为萨摩培养人才了不是。
得了,大伙儿开始谈吧。
首先第一点,别想着三口吃成一个大胖子,法国的机械和工程师都得从法国本土调集。最快也得一年才能到位。所以现在只需要萨摩方面开始做准备就行了,包括提前在鹿儿岛城下预设规划土地,修筑厂房,等机器运过来之后再招募一批听话能干的人做劳工等等。
法国这边也可以从安南调派技术人员,去考察萨摩和琉球的砂糖情况。旧有的土法制糖,主要还是产量低,不能够物尽其用。至于砂糖漂白不漂白的,后面再说了。
安南作为法国在东亚的殖民要冲,自然也是有制糖厂的,加上本身的气候又挺温暖湿润,正适合甘蔗的生长。糖类也是安南的重要产品之一,只不过安南的近代化制糖业同样没起步多久,投入也不是很足。
毕竟整个法属印度支(屏蔽)那殖民地还蛮大的,法国的主要投入肯定还是要先集中在交通行业,增加对整个中南半岛的控制力。说一千,道一万,得先把中南半岛控制住,才有后续投入的必要。
谁知道最后反而让英国佬的太古洋行占据了先机呢……
“其实甜菜的话,我国也是有的。”等说到北桦太甜菜种植计划之后,罗什若有所思。
“法国的品种,不太适合桦太岛的气候。”忠右卫门当然知道法国也种植甜菜。
说来这个事情还和拿破仑有关系呢,拿破仑为了打击英国,不是颁布了《大陆封锁令》嘛。你欧洲大陆封锁英国,英国其实也在封锁你整个大陆啊。
彼时欧洲的糖,主要是从美洲地区生产销售过来的,最著名的产地就是那个后世已经被联合国所有成员国一致认定为无可救药到了极点的国家——海地,也既圣多明克殖民地。
仅仅在1767年,这里便向欧洲出口了7200万磅粗糖和5200万磅白糖。1780年,圣多明克提供了欧洲市场上40%的蔗糖和60%的咖啡。
为了稳住这个地方,拿破仑甚至派了两万大军前来镇压和维护当地的殖民统治以及蔗糖生产。然而结果嘛,收效甚微,最后海地还是独立了。